飼料成本占畜禽飼養總成本的60%以上,要獲得最大的飼養效益,就要供給畜禽足夠的、營養平衡的飼糧。要滿足畜禽的物質需要,就要研究如何配制營養平衡的日糧。配制日糧離不開飼料原料,離不開對飼料原料的營養成分及含量地分析。要準確知道營養成分含量最有效的辦法是進行實測,實測需要飼料原料的樣品,獲得飼料原料樣品就要采樣。采樣、特別是采集袋(包)裝飼料,要用取樣(采樣)釬。這就構成如下鏈條:取樣(采樣)釬→樣品→化驗→原料營養成分含量→配方→合格日糧。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導致日糧不合格。這里取樣釬的使用就是一個最基礎的環節。
取樣釬有套管取樣釬和單管取樣釬,一般飼料廠常用的是后者。單管取樣釬全長60~75cm,槽口長50~55cm,口寬1~1.8cm,頭尖形,最大外徑約2.5cm。取樣時正確的操作方法是,手握取樣釬柄,使取樣釬槽口向下,從盛飼料的包口縫線處以對角線方向插入包中,然后轉動取樣釬至槽口朝上,抽出取樣釬,將取樣釬柄下端的流樣口對準盛樣容器,倒出樣品。
使用飼料取樣釬取樣操作不正確目前并不是個別現象,主要表現為,使用取樣釬插入飼料包中時,沒有槽口向下,而是槽口朝上插入包中,然后抽出。槽口朝上插入包中采樣,其結果是,落入取樣釬槽口中的樣品都是飼料包插入口處的飼料,而并非取樣釬長度到達處各處的飼料。取樣釬槽口向下,插入包中,然后轉動取樣釬九十度至槽口朝上,落入取樣釬槽口中的飼料才是取樣釬長度到達點各處的飼料。槽口朝上插入包中采樣,最后的結果是如同在飼料包口處抓了一把,不能代表整個飼料包中的情況。所以以此法采集的樣品不能代表飼料整包(袋)中飼料的真實情況,對此樣品進行化驗,結果再準確也不是整包中飼料的營養成分含量。用此結果進行配方,配方再好,因為使用的飼料與樣品提供的營養含量脫節,最后配制出的飼料質量還是沒有保證。
不要小看取樣釬槽口朝上和朝下這一字之差,它關系到最后配制出的日糧是否合格、營養是否平衡,進而影響養殖效益的高低,應予以特別注意。
因取樣釬造成采樣代表性的差異,致使檢驗結果不同的例子今天見識了。細節決定成敗。。。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