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國家的中醫學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世界上唯一完整保留獨特傳統醫藥理論體系的國家,中獸醫學就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2003年,在防治非典中中草藥所起的作用使眾多有識之士認識到,中草藥對傳染性疾病的防治大有作為。
1 、四季保健方案的理論基礎
近年來疫病流行特點多呈非典型病毒病,細菌病,混合感染,繼發感染的情況,由于西藥在動物疫病中的大量使用,甚至濫用,使很多病原產生耐藥性,更重要的是對動物肝腎功能的損害以及在動物產品中的藥物殘留,這些都嚴重影響了養殖業的發展和畜產品的食品安全。與之相比,中草藥主要是調理動物機體臟腑功能為主,不會產生耐藥性,而且基本沒有毒副作用,對于西藥治療后所遺留下器官損傷、體弱、免疫力低下等現象可以進行整體的調理與恢復,從而提高機體整體免疫力。而且體內的沒有藥物殘留,從而滿足人民對畜產品的食品安全需要。
中獸醫學的醫學模式是把動物作為一個整體,自然界環境中進行考察,以整體的觀點進行診斷,關心動物機體的整體變化,注重時間,地理環境,氣候環境等變化對動物機體的影響。中獸醫學重視對動物機體的整體調節,強調“不治已病,治未病”,即未患病時防止疾病的發生;已經患病時,防止病情進一步變化及蔓延,盡快控制、治愈或消滅。我們根據中獸醫學原理在國內首次提出中獸藥四季保健方案,它是運用“五行學說”和“藏象學說”生動系統的辨明了春夏秋冬四季對肉雞,蛋雞和種雞各個臟器及經脈的功能及其如何進行調理。雞群在亞健康的狀態下或者極端氣候影響下使用抗生素預防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為我們不知道雞將要發生什么疾病,但運用中獸醫學可以做到這一點。通用四季合理用藥和臟腑辯證的關系讓疾病控制在萌芽狀態,保持雞群健康穩定的生和長,下面簡要地論述一下中草藥四季保健具體做法和理論體系。
2 、四季保健方案在雞群的應用
中草藥四節保健理念及用藥原則:根據臟腑關系,五臟歸于五季,在外部自然環境我們無法改變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調理雞體的臟器來提高機體體質,適應環境的變化及抵抗外部侵襲,保持雞群的穩定生長。
2.1 春季保健方案
冬去春來,萬物生長,養殖業剛經過三九寒冬嚴重的考驗,許多雞只受到寒邪侵擾,使雞群抵抗力嚴重下降,由此春季容易受到風邪侵擾,使雞群的防疫體系得不到有效的保護和完善,傳染病開始增多。春季,雞群易受“風”邪。春是五行中的木,與動物的肝臟相對應,也就是說肝屬木,肝與膽相表里,動物的肝臟是調理的對象。肝水過旺,必侵害膽,膽汁分泌不足傷胃,肝主筋,開于目,藏血,沖二脈,對種雞的發情和排卵有較大的影響,根據中獸醫理論“春夏養陽”原則,春季用藥原則應是:疏肝瀉膽、健脾開胃、祛風之藥 。
2.2 夏季保健方案
酷夏到來,高濕高熱的氣候對養殖場有較大影響,尤其是高產蛋雞及種雞,如果這一環節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損失將會很嚴重。以中獸醫角度考慮,高熱必擾心臟,高濕將損脾臟。心主神,脾主運化,所以夏季以“清心、安神、健脾、潤肺”為用藥準則,可選用香薷、天花粉、黃連等藥物
2.3 秋季保健方案
秋季來臨,養殖場剛剛經過酷暑的考驗,雞的機體受到暑邪、濕邪的嚴重侵擾,大部分雞只(特別是高產蛋雞及種雞)機體受損嚴重。如會便秘、厭食、配種不良、消瘦等癥狀,代謝性疾病及慢性疾病增多。另外秋季呼吸道疾病開始增多,應該注意調理肺臟的功能。秋季的保健作用一方面是修復夏季的暑邪造成的傷害,另一方面為雞群越冬打下夯實基礎。根據中獸醫的理論秋季宜用:清心,潤肺
健脾,化食之藥,可選貝母、百合、魚腥草、甘草等中草藥
2.4 冬季保健方案
秋去冬來,養殖場將面臨很大的壓力。物別是雞的病毒病增多,如雞新城疫,溫和型流感,病毒性腹瀉等,種雞代謝性疾病等相應增多。根據中獸藥理論,冬季宜用:祛寒,溫陽,理氣,祛風之藥,作為冬季主治多發“寒病”,易傷“腎”。由于腎為“先天之本”,藏精,主水,主骨髓,通于腦,與其他臟腑這間也有著密切的關系,對雞越冬起著關鍵作用。所以冬季以護腎為準則,中藥可選黨參、黃芪、山藥等滋陰補腎之類藥物
3、 小結
中草藥四季保健應合理應用,各個季節嚴格按照用藥原則進行雞群的保健,將會保證雞場平穩,有序地發展。目前中草藥保健的意識在養殖戶心目中還沒有占到應有的分量,仍然錯誤的用西藥進行疫病預防保健和控制。西藥保健有兩大弊端:一方面它不可能創造一個無菌環境,只能會減弱豬群本質和產生耐藥性,為以后的治療帶來發許多困難。另一方面,西藥保健以殺菌為主,同時它也殺死食料中的有益菌,降低食料利用率,增加養殖成本,介于此,結合自己實際情況,給自家養殖場制定一個既合理有效,又經濟實惠的中草藥保健方案。國家一再要求綠色養殖,生產綠色畜產品,這不僅符合國家的政策,還符合人們群眾對畜產品日益增長的要求。我們堅信,中草藥的四季保健將是一次養殖業的技術創新,會給養殖業帶來輕松、經濟的養殖環境。四季保健的運用將會使我們國家的養殖業推向一個新的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