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長期以來美國肉雞產品傾銷至中國的行為,近日,我國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肉雞產品啟動了反傾銷和反補貼(簡稱“雙反”)立案審查程序。記者了解到,美國傾銷到我國的雞肉,絕大部分為白羽肉雞及其產品,因此,“雙反”對白羽肉雞產業作用明顯,對黃羽的影響有限。
13日,商務部依照我國法律和世貿組織規則,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肉雞產品啟動了反傾銷和反補貼立案審查程序。商務部表示,近期,商務部收到國內產業申請,反映美國肉雞產品以傾銷、補貼等不公平貿易方式進入我國市場,對我國養雞產業造成沖擊,要求商務部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對此,中國畜牧業協會副秘書長馬闖14日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該協會幾個月前就組織過行業有關企業開會,討論美國肉雞產品出口到我國,并對國內產業造成影響的事情,最終形成書面申請,上交給商務部。他介紹,長期以來,美國肉雞產品憑借其便宜的價格大量出口到中國,已經嚴重影響了我國企業的利潤和正常銷售。
據了解,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雞肉生產加工商,巴西和中國分別排名第二和第三。馬闖表示,這個排名是按白羽雞肉產量來算的,美國年產1600萬噸排名第一,巴西的產量大概800萬噸僅次于美國,而我國白羽雞肉的年產量只有590萬噸,位居第三。不過,我國的情況比較特殊,要是算上黃羽肉雞、淘汰母雞以及家庭散養等部分,我國雞肉年產量大概1000萬噸,世界排名第二。
同時,美國是世界最大的雞肉出口商,也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商,中國進口雞肉中超過80%以上來自美國。2008年美國出口到中國的雞肉達58.43萬噸,占到其總出口的20%以上,占中國白羽肉雞總產量的10%,今年1-7月進口凍雞肉43.8萬噸,其中82.5%來自美國。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白羽肉雞的行情并不樂觀,最低潮時,一羽雞苗只賣到幾毛錢,遠低于成本價,肉雞價格也在成本價上徘徊。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我國白羽肉雞行業持續低迷,跟美國傾銷雞肉不無關系,因為美國養雞業集約化程度高于我國,飼養成本較低,加上美國財政補貼的力度非常大,導致美國雞肉可以憑借其便宜的價格大量出口到中國。該人士透露,美國將其幾乎不要的產品如雞腳、內臟等附屬產品大量出口到我國,對我國養雞產業沖擊不小。
馬闖表示,一旦“雙反”立案審查程序進入最終階段,國家將會依照我國法律和世貿組織規則,加收關稅,以減少美國進口雞肉對我國養雞產業的沖擊。顯而易見,如果對來自美國的肉雞產品實施“雙反”調查,將有助于減少國內供應量,改善供求關系,提高雞肉產業鏈上相關產品的價格和盈利水平。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我國每年進口美國凍雞肉只有近60萬噸,而全國肉雞消費量超過1000萬噸以上,并且以國內市場為主,進口比重只及6%左右,因此即使實行反傾銷措施,對國內肉雞養殖效益的提升作用也相當有限。
另外,馬闖還表示,美國進口雞肉主要影響我國白羽肉雞的生產,對黃羽肉雞的影響則相當有限。他說,我國白羽肉雞的主產區在黃河以北,因此,山東、河北等省的白羽肉雞生產企業受影響應該最明顯,而南方則相反。比如廣東出欄肉雞中95%為黃羽肉雞,白羽肉雞所占比例很小。對此,廣東省廣弘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漢林表達了相同觀點。他說,美國進口雞肉對國內白羽肉雞市場形成一定沖擊,但對黃羽肉雞市場影響有限,廣東是黃羽肉雞的主產區,因此廣東養雞業應該能夠獨善其身。
不過,廣東省家禽業協會副秘書長陳麗琴則表示,廣州番禺有多家企業有進口美國肉雞產品,進口產品大部分為分割肉,投放到市場。她說,一旦分割肉便宜了,也同樣會拉低黃羽肉雞活雞的消費量,尤其是快大型黃羽肉雞的消費量,會明顯降低。
來源于:南方農村報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