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維C和青霉素原料藥被限制發展項目 日前國家發改委發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07年本)》(下稱《目錄》)征求意見稿在醫藥工業中維生素C和青霉素這兩個中國大宗原料藥子行業被劃入限制發展類項目 從目前中國原料藥的產業結構來看維生素類和抗感染類原料藥目前仍然是中國在國際市場上具有“比較優勢”的子行業其中尤以維生素C和青霉素原料藥的產能產量最大都分別占據了世界市場70%左右的份額每年出口創匯都超億美元 “將這兩個子行業劃入限制類還是比較符合目前中國原料藥產業發展的現狀”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高級顧問俞觀文告訴《第一財經日報》 綜觀此次《目錄》所提出來的限制發展類項目基本上都屬于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行業維生素C和青霉素原料藥亦如此由于都屬發酵類工業在過去的幾年中這兩類原料藥的環保違規事件層出不窮原料藥工業被劃入12個重點環保治理行業之一 “從節能減排的角度來看的確并不適合大力發展”國內四大青霉素原料藥生產商之一的魯抗醫藥總經理張正海亦對記者說 “行業本身也存在自我限制的必要目前這兩個產品的供需都處于過剩的局面”俞觀文說“產能輪空的現象很嚴重像青霉素工業鹽全球需求量每年大概在5萬噸而中國企業的產能已經接近10萬噸”張正海說 在產能嚴重過剩的局面下近年來這兩個子行業頻繁發生價格戰國外反傾銷訴訟這兩大產品的低谷時期價格與生產成本都相去無幾再加上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率降低生產成本環保成本上升等因素已淪為低附加值行業
國家發改委在此次《目錄》中將這兩大類原料藥劃入限制范圍的同時在發改委和商務部于12月1日執行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07年修訂)》中也將維生素青霉素撲熱息痛等大宗原料藥劃入限制外商投資行列 “中國在這幾個子行業處在龍頭位置實際上也沒必要和外商合資合作”健康網研究員巴艷鳳對記者說
實際上這幾年來在大宗原料藥領域鮮有外資身影幾年前的巴斯夫與東北制藥就維生素項目開展的合作最后告吹而兩年前帝斯曼與華北制藥就維生素和抗生素項目的合作在上報發改委和商務部后歷經兩年迄今仍未審批 張正海認為:“外資在這些基礎原料藥上的合作等于將高能耗高污染轉移至中國產品卻出口至其他國家對中國產業結構的升級并不利”實際上上世紀90年代起中國維生素和青霉素原料藥的后來居上正是承接了瑞士美國意大利等歐美國家的產業轉移 “與外資的合作應更多著眼于開發高端產品和利用先進的生產工藝如綠色酶法對發酵法的替代更重要的是在限制大宗原料藥的同時可以促使企業向下游高附加值產業鏈上發展轉向制劑藥用輔料中間體和環保工藝的研究開發及與外資的合作上來這些都屬于鼓勵項目”俞觀文指出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