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癥狀與診斷
胎膜的一部分露在陰門之外下垂。當子宮高度弛緩時,整個胎膜停滯于子宮因而不露出?;寂1憩F舉尾、拱腰、時發輕度努責。經過產道檢查容易確診。此病超過24小時,胎衣逐漸腐敗變為惡臭而污穢的液狀物由陰道排出,母牛拱腰、舉尾努責表現甚強。如果腐敗產物被吸收,一般在產后3天左右,產牛即要出現全身中毒癥狀,食欲與反芻減退以至廢絕,體溫增高,瘤胃弛緩或腹瀉等,還往往伴有卡他性膿性子宮內膜炎。
二、治療
1.可應用垂體后葉素或麥角新堿等子宮收縮藥,應在分娩后24小時左右應用。
2.也可在子宮壁與胎膜之間注入5%~10%的高滲鹽水2000~3000毫升。為預防胎膜胎衣腐敗及感染,待自然排出時,可向子宮粘膜與胎衣之間注入土霉素2克或金霉素1克。
3.剝離胎衣。經上述方法治療后24小時仍未排出應進行手術剝離,其方法如下:剝離前用肥皂水及消毒液將外陰部及其周圍洗凈消毒,向子宮壁與胎膜之間注入5%~10%高滲鹽水1000~2000毫升,30分鐘后即可較容易地剝離,術者按常規洗凈消毒手臂。剝離時,術者以左手輕輕牽引露在外面的胎膜,右手插入子宮壁與胎膜之間,用中指和食指夾住胎膜或子宮子葉,再用拇指推離子宮子葉或胎兒胎盤。由近向遠逐個剝離,剝離子宮角的胎衣較困難,這時應向外輕拉胎衣,再將手向前下伸入,迅速抓住未脫落的胎盤,即可順利地剝離。剝離后胎衣必須完全,不要在子宮內殘留,以免發生繼發病。剝離完畢后,要用42℃左右的生理鹽水或高錳酸鉀等溶液沖洗子宮,并排出沖洗液,之后向子宮內注入消炎藥物,根據母牛狀態,采取適當的對癥治療。
4.激光治療。這是一項新技術,根據江蘇省啟東縣奶牛場和河北省保定畜牧場等的資料報道,以產后48小時胎衣仍不下者為試驗對象。均采用氦氖激光,功率為25~45毫瓦,照射交巢穴,每天照射一次,每次10~15分鐘,一般照射三次左右見效,治愈率為94.74%。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