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能量營養雜談
l 生命現象:生長、繁殖、應激、疾病、……,必然伴有能量轉化和物質合成與分解。這個過程里,往往包括許多超物理性質的現象。精準的【定律】和【公式】,在這里有時用不上。
l 從能量營養指標的屬性看,外源來自飼料的全部有機物質(醣、蛋白、脂類,還有維生素),對變溫動物(蜥蜴、鱷魚、蛇),也許太陽光能也應計入。
l 動物所接受的各種能源,用于自身營養代謝,都有一個效率問題。能源利用效率不會是100%,因為都會有無效的【熵】的損失。
l 作為一個開放系統的動物,其能量代謝的某一局點,可能用生物化學或生物物理學進行定性或某種定量的描述與測量。但對于動物整體,則只能籠統地模糊概括與判定。當然,也可以進行動物營養學的一些【量】的估測 。
l 飼料能源的有效性,各層次的有效能形式,是研究者對應于能源效率估測方法而進行劃分規定的。動物體內是是無法分清能量層次界限的。
l 所謂的【消化能】、【代謝能】、【凈能】、只是人們為了方便研究而規定下的【概念】。從【供】與【求】,即【飼料】與【動物】兩方面看,是非常不容易對上口徑的。
l 能量營養的應用意義,在于保障動物的【健康生命】和【高效生產】,二者應統一于一體。
l 商業上,損害與扭曲動物健康,達到高產而獲取最大利潤的做法,從生態學和動物福利觀點來講,并不可取。而現行的社會取向,人們又無可奈何!
l 動物能量營養實踐上,【供】與【求】要求【對口】并【對稱】。【營養需要】與【飼料價值】二者的能量指標(DE、ME、NE),不管用那一種,都應當對應齊備,而且要可靠。
l 【能量營養需要】與【飼料能量價值】是動物能量營養的兩個支柱。好比一個人的兩條腿:一長一短謂之【瘸】;一粗一細稱之【畸】;假肢替缺則為【殘】。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