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圖 本刊撰稿人 陳立法 羅丹
陽東死魚事件(圖片說明:被洪水沖上岸的死魚一路凌亂地堆在塘基、塘坡上).jpg (322.77 KB, 下載次數: 3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09-9-1 10:06 上傳
8月5日早上,臺風“天鵝”登陸廣東臺山后,在臺山至陽江一帶徘徊了近2天。受此影響,當地水產業損失慘重。陽江市陽東縣新洲鎮東村主要養金鯧與南美白對蝦,據當地養殖戶自行統計,僅東村受災的魚蝦塘就超過1000畝,損失數百萬元。當地數十名水產養殖戶認為,離他們魚蝦塘相距不遠的下水水庫在沒有通知的情況下泄洪,才是導致災難的主要原因,并希望有關部門給個說法。
災難
13日正午,“天鵝”臺風已經過去一周,走在東村龍床透蝦圍的魚蝦塘基上,仍能看得出洪水沖洗的痕跡,分布在塘基、塘坡上一堆又一堆死去的金鯧爬滿蠅蛆,讓人觸目驚心。
當地的魚蝦塘承包人之一柳華榮的小屋旁,周圍的養殖戶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柳的合伙人茹計升,本地養殖戶林旭彬,來自浙江縉云縣的養殖戶劉舜亮、朱土南等人,還有東村村委會主任馮路結,一個沉默寡言的中年人。在人們七嘴八舌的描述中,水災前后的情況開始清晰起來:8月5日臺風來后,當地降雨量很大,魚塘水位開始上漲,但水還沒淹過塘頂。到了晚上10點多,水位異常上漲,來勢洶洶,人們猜想是不是下水水庫在泄洪。由于水位上升太快,人們匆忙逃生,有些來不及逃離的人被洪水圍困,后打通110,被陽東縣政府派來的武警救出。第二天,洪水退去,重新回來的養殖戶發現,所養的魚蝦已被洪水沖得無影無蹤,基本上全軍覆沒。有農戶固定的二十多臺增氧機都被沖走,魚塘邊簡陋房屋里堆放的飼料及生活設施也大多被沖走。
據東村村委會主任馮路結和眾多養殖戶估計,光是東村受災的魚蝦塘就有1000多畝,損失近千萬。陳明集,陽東縣大溝鎮飼料經銷商。他的幾十畝魚蝦塘也受災嚴重,但比這打擊更大的是,東村及附近不少養殖戶都有賒欠他的飼料,價值大約400萬元;雖然其中有不少是飼料廠賒的,他自己還是要承擔大部分損失。有蝦農試探性地問:“陳老板,現在沒錢養蝦了,要是今年吃你的料,能不能支持支持啊?”他笑了笑,沒有回答。
阿祖,珠海某飼料廠陽江、臺山片區銷售負責人,由于飼料廠賒給經銷商的資金因為這場損失難以收回,他一筆預計豐厚的提成也泡湯了:“去年黑格比,搞得大家都很慘,本來以為今年好過些;沒想到又遇到泄洪和臺風,這下好,老婆本都沒了。”
質疑
巨大的損失讓養殖戶們心情沉重,令他們尤其憤怒的是,下水水庫深夜10點多泄洪前,他們沒有得到通知——村委會主任馮路結肯定地證實了這一點。“水庫要泄洪我們理解,但政府至少應該通知一聲,讓我們有時間把魚蝦安置好,至少也能帶些財物走吧。還好這次沒有出人命,要是死了人,誰來負責?”他們還認為,雖然5日降雨很大,但當時魚蝦塘水位還不到塘頂,“可以說,損失這么大,和水庫泄洪,以及鎮政府沒有及時通知有很大關系”。
說法
筆者電話聯系了陽東縣水利局,一位工作人員說,水庫水位達到警戒水位后,自然要泄洪,一般會先通知鎮政府,再由鎮政府通知村里、通知村民。“現在臺風多,養殖戶要自己加強聯系,政府有時太忙,可能顧不上。”他建議筆者聯系新洲鎮政府與新洲鎮水管會。新洲鎮一位姓譚的主任在電話中表示,這事我們不大清楚,你還是找下水水庫的管理者林主任。
而下水水庫的林主任說,5日臺風來后,當地降雨很大,有的地方達到六七百毫米,水庫所在地也達到400多毫米,5日晚上水庫水位超過警戒水位,我們決定泄洪,大概是10點多11點的時候,也通知了新洲鎮鎮政府。他表示,東村一帶魚蝦塘被水淹不是因為泄洪,因為這片養殖區挨著大海,5日當天是農歷十五,海水漲潮,對排洪系統有頂托作用,加上這次特大降雨,導致魚蝦塘被淹。
后續
14日,筆者致電養殖戶劉舜亮,他說今天他們大約20名養殖戶代表一起去鎮政府要個說法,鎮里工作人員說“主要領導都不在”。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