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436|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家禽育成期的飼養管理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9-8-29 17:05: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育成期的飼養管理

    1.1 體重

      蛋雞6周齡體重與開產體重、300日齡蛋重和72周齡產蛋數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91、0.84和0.63,所以有"五周齡定終身"之說,而開產體重對產蛋性能有較大的影響。資料表明:羅曼褐商品代蛋雞18周齡標準體重組最高,產蛋率達94.8%,而超重組最高為92.2%,嚴重超標者最高僅為85%,且產蛋高峰僅持續3個月。體重偏低,則影響更大。

    1.2 脛長

      骨骼的發育和體型的發育相一致,而脛長和骨骼發育相一致,所以,可用脛長來評判體型的發育。現代養雞把體重和脛長看作是蛋雞育成期的兩個主要標準,可以通過體重和脛長來衡量雞群的生長發育程度及均勻度。脛長、體重不達標,則繼續使用營養水平高的育雛料,脛長達標后,換成育成料。如體重不達標,應增加飼料能量水平;如體重達標,脛長低于指標,應檢查飼料營養是否平衡,適當降低能量。

    1.3 性成熟日齡
      羅曼蛋雞一般在18周齡見蛋,140~145日齡日產蛋率達50%,如性成熟提前,則全期平均蛋重小,產蛋高峰后產蛋率下降快,開產時雞體重小,死淘率高,易感染大腸桿菌。如性成熟延遲,全期總蛋數較少,初期雙黃蛋多。性成熟主要通過育成后期限飼和光照管理進行調控,適當限飼可增加早期蛋重。育成后期的光照對性成熟相當重要,通過光照控制,可使性成熟與體成熟同步達標。

    2 .營養水平

    2.1 育雛期營養水平要高

      因為雛雞生長迅速,代謝旺盛,而胃容積小,所以營養濃度要高。三周齡內可用肉小雞料,以后也要用營養水平較高的育雛料,直到脛長達本品種標準后換育成料。

    2.2 蛋雞達開產體重后可換用產蛋期料

      見蛋后,應迅速增加雞體重量,為長時間產蛋準備充足的養分。飼料能量不夠則產蛋率低,蛋白質不夠則體重小。產蛋料中應包含形成蛋殼所必需的成分。

    2.3 產蛋高峰前后營養是產蛋率及高峰持續時間的物質基礎

      在沒有其他應激的情況下,產蛋率不高或下降,或產蛋高峰持續時間短,應首先考慮營養水平。一般羅曼褐產蛋率達80%以上,稱為產蛋高峰,可持續4個月左右,90%以上可持續5周時間。雞每產一枚蛋約需蛋白質13~15克,鈣3~4克,在產蛋率達70%時日糧中蛋白質含量要達17%,產蛋率每提高10%,日糧中蛋白質含量相應提高1%。產蛋高峰期間,鈣含量3.5%~4%,鈣磷比例5∶1~6∶1可使蛋殼質量達最佳。適時補喂青綠飼料可提高產蛋率。產蛋期輕易不要更換飼料或改變成分,確有必要,要逐漸過渡。

    3.光照
      光照時間及強度可影響蛋雞性腺發育,育成期間光照時間長則開產日齡提前,光照時間短則開產日齡延遲,光照還能影響雞的采食量和脫肛、啄癖的發生,最終影響蛋雞的產蛋性能。1周齡光照強度需達20勒克斯,且24小時不間斷,2~6周齡強度在10勒克斯,按每周2小時的幅度遞減,至6周齡每天14小時,一直保持至17周齡,此階段光照強度維持5勒克斯。從17周齡雞群轉到產蛋舍后,按每周0.25小時的幅度增至17小時的光照,強度增加到10~20勒克斯,產蛋期間要早晚"雙加光",光照時間不能縮短,光照強度不能減弱,直至淘汰。
       
    4. 環境因素

    4.1 溫度

      在育雛期需執行嚴格的溫度控制程序,產蛋期間舍內溫度保持在18℃~23℃為宜,夏季注意通風降溫,冬季需加溫保暖。

    4.2 有害氣體

      按照雞舍內有害氣體的要求,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0ml/L,硫化氫濃度不超過10ml/L,氨氣濃度不超過10ml/L,如超標,可能影響雞體健康,降低產蛋率,因此一定要注意雞舍的通風,提倡使用縱向式通風。

    4.3 應激反應

      突如其來的驚嚇、斷水、停電都能引起產蛋率的大幅下降且很難恢復到峰值水平,因此一定要盡量避免。對于可預料的應激因素如寒流、臺風、斷喙、轉群、免疫接種等,一定要預先補充多維,這樣可減輕應激造成的影響。

    5. 疾病

    5.1 病毒性傳染病

    5.1.1新城疫(ND)。由新城疫病毒引起,一般為非典型性,發病率和死亡率較低,主要表現為產蛋率下降20%~40%,持續1~2個月,發病時可用新城疫Ⅳ系苗3~4倍量飲水。

    5.1.2禽流感(A1)。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該病毒多型、易變,且臨診癥狀多樣,發病率和病死率可達90%~100%,產蛋率下降50%~70%,甚至停產,目前尚無特效藥治療,可用與當地毒株血清型一致的滅活疫苗接種預防。

    5.1.3減蛋綜合癥(EDS)。由腺病毒(減蛋綜合癥病毒)引起,無臨床表現,產蛋量下降10%~40%不等,可持續4~12周左右,目前尚無特效藥物治療,110~120日齡時用滅活苗免疫接種,可有效預防該病。

    5.1.4馬立克氏病(MD)。由馬立克氏病毒引起。內臟型出現貧血,極度消瘦,神經型呈"劈叉"狀,無特效藥物治療,在1日齡用馬立克氏液氮苗預防接種效果較好。

    5.2 菌性傳染病
    5.2.1大腸桿菌病。由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主要表現腸炎、卵黃性腹膜炎。青霉素類及磺胺類藥物均對此病有效。

    5.2.2雞白痢。由沙門氏菌引起。癥狀為水樣白色糞便,臟器上有針頭大的壞死灶,磺胺類藥物、氯霉素、環丙沙星均可治療此癥。

    5.2.3禽霍亂。由巴氏桿菌引起,突然發病,迅速大量死亡。肝臟硬而脆,腫大,黃褐色,有出血點和壞死點。產蛋前注射禽霍亂蜂膠滅、活苗可有效預防,發病后可用青霉素、氯霉素、磺胺類藥物治療。
    5.3 寄生蟲病

    5.3.1雞住白細胞原蟲病。由原蟲感染,咯血,冠蒼白,可用磺胺類藥物預防和治療。

    5.3.2雞組織滴蟲病。由組織滴蟲感染,盲腸炎癥,頭部皮膚發暗,可用氯苯胍、米巴砷預防和治療。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50 收起 理由
    山中的漫游者 + 50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0-1-29 23:02:22 | 只看該作者
    總結得很好。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個回復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1 01:50,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独山县| 石家庄市| 广宗县| 华坪县| 慈利县| 玉田县| 江永县| 榆林市| 邻水| 马山县| 冕宁县| 枣庄市| 巴彦淖尔市| 东源县| 尉氏县| 黑龙江省| 宁强县| 临武县| 连城县| 广州市| 泰宁县| 建始县| 萨迦县| 锡林浩特市| 柘荣县| 顺昌县| 江油市| 郴州市| 大庆市| 锡林浩特市| 阜平县| 平邑县| 汪清县| 湘乡市| 平乡县| 杨浦区| 桃江县| 广安市| 花莲市| 正蓝旗| 邯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