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日相關媒體“豬肉雞蛋價格近期持續上漲,或成新一輪通脹誘因”的觀點,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價格司有關負責人27日說,肉蛋價格上漲是正常的恢復性上漲和季節性波動,不會導致通貨膨脹。
據記者了解,國家發改委于近日所發通知中,也要求各地價格主管部門切實加強價格監管,努力穩定重要商品價格,審慎出臺調價方案,避免集中、大幅度提價。
通知稱,受國內外市場供求關系變化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最近一段時間少數商品價格有所上漲,與信貸高速增長、股市房市價格迅速回升等因素相互疊加,社會通脹預期有所增強。但發改委認為,由于我國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基本平衡,糧食儲備充足,消費品市場競爭充分,保持價格穩定具有雄厚的物質基礎,當前價格總水平不會出現全面、持續、大幅上漲。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不少產品價格已經開始“漲”聲一片。據發展改革委和商務部監測,今年前幾個月,受生豬市場供大于求影響,我國生豬和豬肉價格連續下降,并于5、6月份出現低谷。全國36個大中城市生豬出場價格及全國規模以上和定點屠宰企業白條肉批發價格比年內最高點降幅均超28%。為保護生產者積極性,6月初,國家啟動了政府凍肉儲備的收儲措施,有效抑制了豬價過度下跌的勢頭。8月19日生豬和白條肉價格分別為每公斤11.98元和15.7元,比去年同期的生豬和豬肉價格低12%左右。
上述這位負責人說,雞蛋價格上漲是正常的季節性波動。每年7、8月份由于天氣炎熱,產蛋量下降,而且中秋節將至,雞蛋是制作月餅的原料之一,需求增加較多,雞蛋價格一般都在全年較高水平。今年前幾個月雞蛋價格較低,部分養殖戶出現虧損,也導致價格出現上漲,這與歷年雞蛋價格走勢基本相同。
這位負責人還表示,價格合理回升有利于保護農民利益,促進畜禽養殖發展。2006年,我國曾經因為生豬價格過低,嚴重挫傷了農民養殖積極性,導致生豬供應大幅減少。而據農業部統計,7月底全國生豬存欄量為4.5億頭,比上月底增加300萬頭,已改變了今年以來連續6個月的下降勢頭;能繁母豬占全部生豬存欄的比重為10.7%,高于9%的正常情況水平,這說明未來生豬供應是有保障的。
社科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價格研究室助理研究員盛逖認為,此輪農產品價格上漲只是因為價格的觸底反彈,不用過分擔心,農產品價格不會無限制上漲的。
從4月份以來,上海、天津等各大城市紛紛上調水價,每立方米價格上調在0.3元至0.65元之間。盛逖說,很多資源性產品價格的上漲是有一定合理性的,但是對于水這種涉及民生的產品,對其漲價的幅度還是要深入研究的。
發改委的通知要求,各級價格主管部門要重點開展食品、液化氣、游覽參觀點門票、交通運輸、停車收費等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重要商品和服務價格監督檢查,嚴格控制以補償供水成本為由集中上調自來水價格。另外,要加強游覽參觀點門票價格監管,不得在國慶節前集中上調門票價格。
來源:上海證券報
相關閱讀:
豬肉雞蛋價格近期持續上漲 或成新一輪通脹誘因
豬肉價格連續上漲70天潛伏通脹隱患
發改委要求各地避免集中提價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