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財周報資訊: 一個民企上市公司的背后,就是一個跌宕起伏的創業故事。十一年磨一劍,薛華和他的廣東海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從1998年名不見經傳的水產飼料生產企業起步,如今已發展成國內水產預混料龍頭公司。
8月17日,廣東海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招股說明書》透露,本次擬發行5600萬股,發行后總股本為22400萬股,去年凈利潤為13064.26萬元,每股收益為0.58元。按30倍市盈率計算,其股價約為17.4元。而董事長薛華通過第一大股東深圳海大間接持有廣東海大5883.99萬股。這意味著,成功發行后,薛華個人財富將達10億元左右。
廣東海大主營水產預混料、水產配合飼料和畜禽配合飼料。其中,水產預混料銷量居行業第一,淡水魚配合飼料銷量居行業第二,雞料銷量居廣東第一,鴨料銷量居廣東第二。
該公司發展速度驚人。2005年入選“全國三十強飼料企業”,2006年入選“全國十強飼料企業”和“2006中國成長企業百強”,2007年被評為廣東省農業龍頭企業,勢頭直逼國內上市公司通威股份(600438,股吧)(600438.SH)和正邦科技(002157,股吧)(002157.SZ)。
董事長薛華可謂飼料行業的傳奇人物。這位39歲的陜西人1992年畢業于華中農業大學水產學院特種水產養殖專業后,同年就讀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動物學碩士專業,師從已故著名魚類營養學家林鼎教授。
1998年,薛華辭去廣東省農科院的公職,創辦了廣州海大飼料有限公司,從事預混料的研究、生產和銷售。
2002年起,廣州海大陸續投資設立了廣州容川、廣州海雄、廣州海貝、廣州珠峰和岳陽海大等公司以進入預混料的下游行業——配合飼料行業。
2004年1月,為了整合各個子公司資源,薛華及其創業伙伴設立了廣東海大實業有限公司,并陸續收購了廣州海大所持有的廣州容川、廣州海雄、廣州海貝、廣州珠峰和岳陽海大的全部股權。
在此后短短兩年間,海大實業歷經七次增資,還于2006年12月12日引入PE巨頭鼎暉投資,增資9600萬元。
2007年5月17日,公司整體變更為廣東海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開啟登陸A股的征程。
正是憑借正確的戰略思想、以市場為導向的研發思路和較高的市場敏感力,薛華和他的團隊將海大由一個作坊式的小廠打造成年產值25億元的高科技型集團公司,躋身全國飼料行業十強。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