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6月份,飼料廠開始圍繞著究竟要不要提高飼料售價而展開積極的討論,最后僅有部分飼料廠采取漲價行為:高檔膨化料調升200元/t左右;低檔膨化料調升100元/t左右;畜禽飼料調升50元/t左右。此前在歷次漲價中,飼料廠的步調都是一致的,少有在漲價上出現分歧。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在促成和阻° 本次飼料廠飼料漲價,答案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背景中可以找到。
一、美元貶值,國際商品價格走高
5、6月份以來美元加速貶值,引領國際商品價格一路走高,國際原 油價格一度突破70美元/桶,美國CBOT大豆價格連創新高,帶動國內豆粕價格走高。沿海豆粕現貨價格從4月份的3100元/t迅速提升到最高點3650元/t,漲幅達17.7%。在豆粕價格上漲的推動下,其他植物蛋白原 料價格也不斷走高。(如圖)魚粉也追隨著國際商品行情的走向,價格振蕩走高,FAQ65%魚粉價格幾近8000元/t的大關。因此,在飼料蛋白原 料成本不斷上升,各飼料廠均面臨著利潤萎縮的局面,提升飼料銷售價格已經 勢在必行。
二、高溫暴雨天氣,養殖病害頻發
近段時間珠三角地區氣溫水溫大幅升高,天氣炎熱而且多變,暴雨、臺風天氣常見,水產養殖品種進入病害多發時期,主要以寄生蟲病和細菌性病為主。同時該月是苗種放養的高峰期,也是纖毛蟲病的多發季節。因此各種水產病害困擾著養殖戶,養殖情況不容樂觀,尤其是南美白對蝦養殖,廣西、海南、粵西均發生嚴重的蝦病,排塘現象常見,而珠三角地區對蝦養殖部分也發生了蝦病。因此,清明前后投苗的南美白對蝦基本已經 提前出塘,養殖效益不容樂觀,繼續投苗的積極性不高。在水產養殖病害頻發的季節,如果飼料廠提高飼料的價格,養殖戶不僅得不到利潤,甚至會面臨虧損,也會增加部分飼料廠回收貨款的難度。
三、季節性需求淡 季,養殖產品價格下降
進入夏季,肉類消費轉入淡 季,不僅價格一直低迷的豬肉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就連普通淡 水魚價格也有著小幅的下調。雖然國家實施了防止生豬價格過度下跌的利多政策,提振了肉類食品價格,但由于整體需求量不高,肉類食品價格也難以有較大幅度的提振,整體養殖利潤水平較低。如果飼料廠飼料價格上調,養殖戶在利潤不大的條件下,寧愿選擇品質較低的低價飼料。因此,在養殖產品價格下降的背景下,飼料廠上調飼料價格面臨流失客戶的可能性更高。
綜上所述,在整體蛋白原 料價格上漲的行情中,飼料廠為了降低飼料成本上升帶來的壓力,通過提升飼料售價來保證飼料產品的品質,為爭取市場份額做好鋪墊。但此時恰是養殖病害頻發、養殖產品價格下降的敏感時期,飼料廠上調飼料價格將會使得養殖戶養殖利潤進一步下降,更加打壓了養殖戶養殖的積極性。不僅如此,養殖戶也會重新在飼料品質和價格上衡量,使得上調價格的飼料廠的市場優勢減少。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