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樓主: 孟俊英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后抗生素時代的飼料營養觀念

      [復制鏈接]
    41
     樓主| 發表于 2009-8-27 12:00:00 | 只看該作者
    謝謝關注!我只是懂得一些皮毛而已。關于產品質量安全認證,我認為應是獨立的機構,不隸屬于任何政府部門的才行。也就是民間社團,這個社團有較高的公信力,發布的信息非常客觀、公正。現下還沒有這樣的社團吧。其實美國的FDA下屬的一些機構也是純民間組織,是由農場主、大學研究人員和食品檢測分析人員志立的,不過其公信力很高,是后來被收編的 40# xunliliu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2
    發表于 2009-8-28 08:07:22 | 只看該作者
    樓主如果只懂皮毛,那我就只能是一個看熱鬧的啦!其實機構在哪里都無所謂,關鍵是人的信用意識,光有認證機構一家是不足信的,機構同樣需要監督,需要有多家的互相監督。哎,這里不是談這個的地方,越位了,抱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3
    發表于 2009-8-28 08:23:58 | 只看該作者
    后抗生素時代,就是在不用或少用抗生素來進行防病。而現在養殖業疾病多發,病的流行范圍廣,其深層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是我們養殖物種的抵抗力越來越差,還是我們的追求太過,或是人類的高速發展破壞了環境的后果在動物身上預演呢?可能是養殖的模式所提供的環境條件不適合于它們吧!一味的是用抗生素來治病防病,有堵而不疏之嫌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4
    發表于 2009-8-28 09:37:37 | 只看該作者
    凡事有個過程,過些時間慢慢會好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5
     樓主| 發表于 2009-8-28 17:26:1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孟俊英 于 2009-8-28 21:53 編輯

    功能性飼料添加劑,應該說,在后抗生素時代的應用會越來越廣泛:
    a 酶制劑 開發飼用酶制劑最初的目的是為了提高飼料的可消化性,因此一開始,纖維素酶、淀粉酶、蛋白酶占主流。隨著動物遺傳選育和營養研究的深入,仔豬斷奶日齡提前至35日齡以內,仔豬消化生理決定了其自身內源酶的活力不足以消化固態的以植物性飼料為主的“食品”,這就為酶制劑的添加提供了可能(當然,酸化劑的添加會促進仔豬對固態飼料的消化,提供一個酶制劑發揮作用的適宜環境)。
        現在業內公認的、目前使用也是最廣泛的是植酸酶。這不但大大減少了飼料中磷酸氫鈣的使用量,而且飼料中植酸磷的利用率提高意味著畜禽糞便中排出的磷量減少,這也減輕了養殖場糞污處理的壓力。
        近年來飼料原料價格節節攀升,人畜爭糧的矛盾也在加劇,解決這類問題的營養學思路一是開發新的飼料資源,一是提高一些低值原料的消化性,添加酶制劑是提高飼料原料消化性的途徑之一。非淀粉多糖(NSP)酶(包括戊聚糖酶、葡聚糖酶、果膠酶等)的應用今后會更加普遍,歐盟大量采用NSP酶在一定程度上還解決了飼喂小麥-大麥飼糧引起的“濕糞”問題。
        另外,在推廣過程中,技術人員還發現,酶制劑具有抗生素樣作用,即添加了酶制劑的飼料在飼喂畜禽時,其疾病的發生率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6
     樓主| 發表于 2009-8-29 20:36:04 | 只看該作者

    b 微生態制劑

    本帖最后由 孟俊英 于 2009-8-29 20:38 編輯

    微生態制劑,對照十年前筆者曾發表過的一篇文章,可以看到業內對微生態制劑的認識加深了,微生態制劑起碼上在一定范圍內取得了成效,如種禽,如蛋雞。
        在其它版塊,對微生態的作用機理有專門論述,在此則重點討論微生態制劑的營養作用。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蛋雞養殖戶最感興趣的一點是使用微生態制劑后,蛋殼質量和蛋的顏色有很大改觀,臟蛋、砂皮蛋減少,作用效果與添加維生素、蛋氨酸等營養物質的類似,是否是微生態制劑自身的作用還需進一步驗證。
        可是,也存在一些誤區,比如,飼料中微生態制劑的有效濃度問題,美國是以活細胞數計,每克配合飼料中不低于100萬,那么含有10億活菌的微生態制劑的添加量是:100*1000*1000/100000=1000克。從生物發酵的觀點來看,每克微生態制劑中含100億、200億活菌在工藝上是可行的,關鍵是價位,生產成本不低于8元,那么業內5元/kg的微生態制劑會是什么水平,也就可以想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7
     樓主| 發表于 2009-8-31 08:41:27 | 只看該作者

    對飼料中抗營養因子的再認識

    本帖最后由 孟俊英 于 2009-8-31 09:29 編輯

    引自“絲竹子”關于抗營養因子的帖子:
        [抗營養因子在植物上,是一種植物保護自身不受昆蟲,鳥獸、細菌、真菌侵害的一種機制或途徑,因此,合理考慮抗營養因子在配方中的含量,可以變害為利。舉個例子,利用鞣質的抗菌活性,可以適當考慮含有這種物質原料的使用,把鞣質控制在不影響適口性和抗營養性的水平以下,這樣可以增加飼料的抗菌能力,可以節約或完全替代掉藥物添加,這有利于降低飼料成本,更有利于食品安全,綠色環保]
         這也是在養殖過程中,用戶直接玉米麩子加豆餅飼喂,效果不遜于商用玉米-豆粕型飼料的原因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
    發表于 2009-8-31 09:18:04 | 只看該作者
    不使用抗生素是對的,可關鍵是使用什么來替代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9
     樓主| 發表于 2009-9-1 21:20:03 | 只看該作者
    引用自tian11aiguo 發表于 2009-8-31 09:18的內容
    不使用抗生素是對的,可關鍵是使用什么來替代呢!
    我認為這個問題是其次的,在九十年代以前,飼料中抗生素也基本不用。重要的是做好基礎工作——原料品質監控、生產過程監控、成品出廠質量追蹤——這些工作即是在為飼料營養提供支持,舉例來說,使用了劣質的次粉,即使飼料中加藥,肉雛雞一樣會拉稀。所以動物營養觀念并不是空中樓閣,而是建立在良好的應用技術基礎之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0
     樓主| 發表于 2009-9-3 22:23:17 | 只看該作者
    c 中草藥提取物   中草藥提取物自歐盟宣布禁抗后一直是研究熱點。就動物營養學角度看來,中藥提取物似乎與動物營養關系不大,而與機體免疫水平關系密切。是草藥提取物已知的活性成分幾乎涵蓋了有機化合物的所有類別——蛋白質(包括肽類)、碳水化合物(酮、醛、酚類、酯類,還原糖和非還原糖類,纖維素)、脂肪(多不飽和脂肪酸)及小分子有機物。牛至油的研究文章很多,但其氣味是豬比較敏感的,所以應用于豬,并不普遍,而添加于雞飼料,又受到諸如成本等諸多限制。甘草提取物用于人較為常見,所以獸用領域并不多見,主要是成本因素。目前看來中藥提取物的應用似乎只是一個陪襯,因其效用受到諸如栽培地點、收獲時期、采摘部位等諸多因素影響,扭轉此種書面只有靠全社會的共識。

    點評

    呵呵,多謝多謝!  發表于 2010-5-4 20:25
    呵呵,多謝多謝!  發表于 2010-5-4 20:25
    呵呵,多謝多謝!  發表于 2010-5-4 20:25
    呵呵,多謝多謝!  發表于 2010-5-4 20:25
    孟老師:你好! "中草藥"、“中藥”等說法,在中醫界都在改口。望您老考慮也改口,讓文章更具國際性。后輩惶恐致上  發表于 2010-5-4 15:53
    孟老師:你好! "中草藥"、“中藥”等說法,在中醫界都在改口。望您老考慮也改口,讓文章更具國際性。后輩惶恐致上  發表于 2010-5-4 15:53
    孟老師:你好! "中草藥"、“中藥”等說法,在中醫界都在改口。望您老考慮也改口,讓文章更具國際性。后輩惶恐致上  發表于 2010-5-4 15:53
    孟老師:你好! "中草藥"、“中藥”等說法,在中醫界都在改口。望您老考慮也改口,讓文章更具國際性。后輩惶恐致上  發表于 2010-5-4 15:53
    更正:“書面”應改為“局面”。中藥提取物雖不是不可再生資源,但人口的急劇膨脹已使得中草藥的采集和大面積種植越來越困難——生存的壓力正在催生一股難以遏制的破壞天然資源、斷送子孫后代明天的人類短期行為。  發表于 2009-9-4 21:31
    更正:“書面”應改為“局面”。中藥提取物雖不是不可再生資源,但人口的急劇膨脹已使得中草藥的采集和大面積種植越來越困難——生存的壓力正在催生一股難以遏制的破壞天然資源、斷送子孫后代明天的人類短期行為。  發表于 2009-9-4 21:31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15:32,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锡林浩特市| 黄骅市| 永顺县| 敖汉旗| 清河县| 巫溪县| 武夷山市| 泽普县| 桦甸市| 城步| 江川县| 宁化县| 青浦区| 隆尧县| 古丈县| 东港市| 万源市| 修武县| 高台县| 江山市| 濮阳市| 原平市| 汽车| 新乡市| 湖口县| 桃园县| 赤城县| 闵行区| 广宗县| 清水县| 烟台市| 海安县| 东城区| 栾川县| 醴陵市| 女性| 虎林市| 永丰县| 梓潼县| 宣恩县| 宜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