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隨著世界范圍內玉米和大豆價格急劇增長,使用更多非常規飼料原料潛力加大,但是營養師需要認識到其潛在問題的存在,PoultrySite資深編輯Jackie Linden認為。
Dale教授認為, "家禽飼料中使用玉米和大豆不是偶然的,它們是美國、加拿大、阿根廷和巴西的主要飼料原料,因為它們能導致家畜高產。"玉米是一個好的能量來源,而大豆是良好的蛋白源,"他說。 "可替代原料必需向上發展," 他解釋道。
Dale教授認為有三種類型的可替代飼料原料:非常規添加的飼料原料;營養組成相關知識還不完善的飼料原料;最大添加百分比還沒有建立的飼料原料。
新飼料原料
這種類型的飼料有些飼料原料是真正的新原料,例如,生物燃料副產品,其以許多種形式存在。但是,事實上大部分都是低水平添加,如大麥副產品。質量控制是很重要的話題,因為質量可能也是不斷變化的。
這些原料中有些是特定領域很新的。Dale教授例舉了喬治亞州的高粱、花生粕、棉籽粕和珍珠粟。最后三個由于眾所周知的抗營養因素而在家禽飼料中很少使用。例如棉籽粕在所有蛋雞日糧中都不能使用,因為會存在蛋黃變色的風險。
粟可以在家禽日糧中添加,但是Dale教授又解釋道,"人們遠離它是因為他們花費較多。"所以原料的價格或者實用性促使這些原料淡出人們的考慮范圍之內。
營養組成不完全的原料
"可替代飼料原料需要從開始限制特殊來源養分含量以進行合適的質量控制," Dale教授說。 他繼續解釋雖然DDGS含有26-29個點的粗蛋白,而含44個蛋白的大豆和含48個蛋白的大豆是不同的產品。來自中西美的羅非魚粉的賴氨酸含量為3.0-3.9之間,這樣就不可能在最低成本日糧中添加,因為需要對每個樣品進行養分分析。
組成限制的認識
在設定非常規原料的添加比例限值時需要經驗。
Dale教授說他已經發現花生粕是一個非常好的原料,其碳水化合物可以被很好利用,雖然賴氨酸水平低但是精氨酸含量高。 花生粕的問題是可能存在黃曲霉毒素污染。在1962年首次意識到該問題發生是由于火雞X病的發生。黃曲霉毒素對家禽健康有負面影響。但是黃曲霉毒素在何種水平之上會對家禽產生不利?雖然黃曲霉毒素沒有安全水平,Dale教授推薦在完全日糧中含量不超過10億分之3。所以100ppb的花生粕中黃曲霉毒素應該不超過3%。
利用機會
Dale教授要求必需認識可替代飼料原料使用的小生境。他引用在重型種小母雞中使用棉籽粕為例。目標是讓這些雞只健康均勻的生長。棉籽粕中低賴氨酸含量-大約是大豆的一般,僅僅60%的賴氨酸是可用的——這意味著可以給雞提供更多的飼料以達到這個目標。在16周齡的時候必需停止飼喂這種日糧以確保在育種階段不存在棉子酚影響產蛋量問題的發生。
Dale教授總結,認為在家禽飼料中新的飼料原料是有用的。在質量控制上需謹慎,尤其是那些不同來源養分變化很大的原料。營養師必需記住使用環境,雖然他們可能不會帶來巨大的成本節約。
"在危機發生之前必需評估和理解可替代原料。"Dale教授在結論中警示。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