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維生素類產品非常風光的一年。金融危機給我國工業出口帶來了很大沖擊,但我國醫藥產品出口卻獨樹一幟,這其中,維生素類產品更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據海關統計,2008年我國維生素類產品出口數量為15.56萬噸,同比增長9.8%;出口金額為21.44億美元,同比增長78.34%。但是,2009年一季度的海關統計數據顯示,維生素各類品種的出口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今年維生素出口能否延續去年的風光?業界開始擔心。 [b]VC:[/b]
據海關統計,2008年VC出口8.5萬噸,同比增長18.7%;出口金額為7.4億美元,同比增長116.8%。VC是我國醫藥產品出口中“老牌”的出口創匯產品,VC生產企業經過多年與國內外競爭對手的風雨歷練,形成了東北制藥、石家莊制藥、華北制藥、江山制藥、魯維制藥“五大家族”,各家產量均在萬噸以上,產業集中度極高。與此同時,VC企業憑借技術和成本優勢,穩步占領了80%以上的國際市場份額。
我國VC出口市場主要集中在歐洲、北美洲和亞洲。2008年,VC對歐洲、北美洲和亞洲出口數量同比均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其中亞洲增幅最大,達到30.28%。
進入2009年以來,我國VC市場表現平淡。1~3月,VC出口2.15萬噸,同比減少2.79%。飼料業的需求下降較為明顯,醫藥、食品行業的市場需求尚能維持平穩。隨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的進一步顯現,預計國外客戶訂單會下得更加謹慎,我國VC出口形勢不容樂觀。
[b]VE:[/b]
2008年,我國VE出口2.96萬噸,同比增長1.6%;出口金額為5.6億美元,同比增長242.2%。VE生產企業主要有浙江醫藥股份、浙江新和成和西南合成3家,總產量不到3萬噸,占國際市場份額的50%以上。國外生產廠家主要是DSM及BASF ,兩家合計產量有2萬多噸。全球產量為5萬~6萬噸,市場供需基本平衡。
2008年,我國VE對新開發市場——泰國的出口表現突出,全年出口數量同比增長133.44%,主要用于飼養添加劑。此外,對荷蘭出口同比增長48.97%,對比利時出口同比減少41.76%,主要原因是經銷商變動,導致荷蘭、比利時交貨口岸變動所致。總體上看,2008年國際VE市場需求尚處于平衡狀態,因為VE屬于在飼料添加劑中必然使用的產品,目前尚沒有其他替代產品。
2009年一季度,我國VE出口數量僅為0.44萬噸,同比銳減50%。究其原因,一是2008年VE價格上漲過快,客戶手中存貨較多,還沒有消化;二是2009年初,正值VE出口淡季;三是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市場需求總體呈下降趨勢,國內和國際市場均是如此。預計2009年VE出口價格基本平穩或略有下降,但不可能出現大幅下降。
[b]VA:[/b]
VA廣泛應用于醫藥、營養補充劑、飼料添加劑及食品加工業。2008年,我國VA出口0.31萬噸,同比增長12.9%;出口金額為0.8億美元,同比增長114.03%。VA出口數量的八成以上均銷往德國、美國等發達國家。2008年對德出口數量同比增長9.12%,金額增長123.56%;對美出口數量同比增長34.13 %,金額增長165.79%。國內主要生產企業有浙江新和成、廈門金達威維生素有限公司和浙江醫藥股份。
2008年8月之前,國外客戶加大采購量囤積VA,使其出口量持續放大,出口價格堅挺。由于大量庫存需要消化, 9月份以后VA出口數量銳減,價格出現下滑。
隨著金融危機對飼養業沖擊的加大,飼料添加劑市場需求也受到影響,國際VA市場出現整體疲軟。2009年一季度,我國VA出口數量同比下降近七成,市場極度萎縮。
[b]B族維生素:[/b]
我國是B族維生素的主要生產國和出口國,主要出口維生素B1、B2、B5、B6、和B12。我國生產的B族維生素品種齊全、成本低廉,并且生產工藝不斷改良,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定優勢。
2008年,我國B族維生素出口1.54萬噸,同比減少17.45%;出口金額為3.2億美元,同比減少16.78%。其中,僅VB2保持了全年8.95%的增長,其他皆呈同比縮量態勢,出口量下降幅度最大的是VB12。究其原因:歐美是最主要的B族維生素市場,占我國出口總量的65.63%,其中出口主要目的國依次為美國、荷蘭、德國、比利時和印度。美國由于次貸危機引發金融危機,經濟迅速衰退,市場需求降低、訂單減少,使我國B族維生素出口數量和價格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而且,這種影響還在繼續,2009年一季度,我國B族維生素出口數量同比下降了10.56%,金額同比下降了28.85%。
[b]總結:[/b]
在2008年維生素類產品出口中,僅VC和VE兩個商品的出口金額之和就占了維生素類產品出口總額的61%,可以說,是VC和VE的漲價帶動了整個維生素類產品價格的上揚。
2008年有一個特殊情況,就是北京舉辦奧運會。奧運會前夕,市場啟動了一撥轟轟烈烈的奧運行情,客戶加大了采購量,幾乎所有產品的出口價格、出口數量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是,奧運會后,客戶手中大量存貨尚未消化,采購量持續下降。同時,金融危機引發全球效應,客戶謹慎下單,也是維生素類產品出口量下降的原因之一。下降的趨勢一直延續到了2009年年初。2009年1月,VB12出口數量同比下降93.66%,是維生素類產品中降幅最大的品種,同時出口價格也急劇下跌了50%,每公斤價格跌到不足2000美元,訂單明顯減少;VC出口同比降幅最小,2008年12月下降9.28%,2009年1月降幅僅為0.97%。盡管2009年年初VC市場略顯疲態,但是由于有簽約長單在手,企業仍能從容應對,量價均能保持常態,市場趨于平穩。
其實,我國VB12的基本情況與VC類似,目前我國生產出口的VB12占有全球85%的市場份額,如此強勢為什么在市場中又如此被動?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行業自身問題卻是最主要的——企業間互相猜忌,希望打敗對手、獨占市場,紛紛采取低價策略競爭,結果只能是幾敗俱傷。
從目前來看,全球金融危機持續升級使2009年我國維生素類產品的出口面臨較大風險。與此同時,產能過剩造成國內企業間低價競爭,也一直困擾著我國維生素行業。有關資料表明,目前我國整體出口貿易正接近臨界線,價格競爭力的上升空間已經十分有限。在這種情況下,維生素行業何去何從,如何保持2008年的風光?值得每一個企業思考。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