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奶牛焦蟲病是由巴貝斯焦蟲或泰勒焦蟲寄生于牛的血液引起的一種嚴重的寄生性原蟲病。本病由蜱傳播,又稱蜱熱,臨床上常出現血紅蛋白尿,故又稱紅尿熱。
臨床癥狀 本病的潛伏期為1~2周。病牛發燒,體溫高達42℃,早輕晚重,同時伴有咳嗽出現,下臥時呻吟,一般病程較長,后期乳房及乳頭黃亮,眼結膜發黃,血液清淡、稀薄,小便發黃,體表淋巴結腫大,間歇性拉稀等癥狀。
預防 疫苗預防:可用牛焦蟲病疫苗于每年3~4月給牛進行預防接種,盡量避免給發燒病牛、孕牛和弱牛免疫注射。阻斷傳播媒介:給牛肌肉注射或口服伊維菌素或阿維菌素進行滅蜱。10~11月,用 0.2%~0.5%的敵百蟲水溶液噴灑圈舍的墻壁、牛欄和磚縫,消滅環境中的幼蜱。藥物預防:在本病流行季節,可用黃色素、貝尼爾等藥物按預防量進行預防注射。
治療 用貝尼爾(血蟲凈),將1瓶(含1克重)藥粉用蒸餾水或其特定稀釋液30亳升稀釋后,給病牛肌肉注射,用量按100公斤體重1/2瓶,隔日肌肉注射1次,連續注射3~5天。也可用黃色素靜脈注射,成年牛每次40~50毫升,每天1次,連續注射3~5天。上述藥物交替使用,效果更佳。為防止繼發感染,可用5%的葡萄糖溶液2000毫升、生理鹽水2000毫升、安鈉咖40毫升(4克)、安 乃近50毫升、維生素C注射液40毫升 (4克)、80萬國際單位青霉素20支,混合后一次靜脈注射,每天1次,連續注射3天。病牛嚴重貧血時,每次肌肉注射維生素B121~2毫克,必要時進行輸血,每次500~1000毫升。同時,加強護理,對病牛給予營養豐富、易于消化的飼草飼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