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廣州七月二十三日電 (記者 郭 軍) 近年來,UL、SGS等十多家國際知名檢測認證機構紛紛在華開疆拓土。然而,在正規檢測和認證行業蓬勃發展的同時,該行業的造假現象亦令這些檢測認證機構苦惱不已。
SGS通標公司華南區總監劉希珍二十二日透露,“隨著SGS檢測報告和證書市場認可度的提升,市場上出現了很多偽造的SGS報告和證書。 很多不法個人和企業通過網絡等媒體制假,售假,一些企業為了節省檢測經費去購買假證書和假報告,嚴重地破壞了檢驗檢測和認證市場的健康環境。”
據不完全統計,僅在過去的十八個月中,全國共發現各類偽造SGS測試報告或認證證書總計四百二十六份。其中以江浙、廣深等加工制造業和進出口貿易發達地區尤為顯著,華南地區虛假報告證書占全部的近八成五,主要分布在輕工產品、玩具、紡織品、食品、電子電氣、材料等行業。
虛假報告主要是某些代理機構或者咨詢公司為了一己私利,并未按承諾將客戶的樣品送往SGS實驗室,而是直接在舊的SGS報告上進行針對性的修改。一些不法機構或個人冒充SGS的審核員或講師,非法到企業進行審核及培訓活動,頒發偽造的SGS認證證書。
虛假報告和證書不僅會給正規認證企業帶來名譽損失,還帶來更嚴重的后果。一小部分劣質產品流入國際市場,損及“中國制造”的質量聲譽和品牌誠信度。
劉希珍透露,不久前,中國警方在廣東澄海剛剛查獲一起非法偽造SGS檢測報告并獲利兩百多萬元人民幣的案件。其中兩名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一名在逃。“兩百萬元還只是直接的損失,它們對SGS公司和中國產品的的聲譽造成傷害更嚴重。”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