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3483|回復: 3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益生元新知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9-8-3 12:11: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益生元的概念僅有十幾年,但已經吸引和促進了營養、醫學許多領域的研究,隨著企業對益生元宣傳力度的加強和人們對微生態健康的關注,益生元引起了終端消費品生產企業、消費者者和科學界的興趣,而隨著研究的深入,益生元的知識也正在不斷更新。

        首先,關于益生元的定義進一步明確,并非所有非消化性低聚糖(NDO)都是益生元,需要制定明確的標準來界定哪些可以歸類為益生元。不考慮益生元的標準而聲稱具有益生元的功效,會在科學概念上誤導消費者。

        《營養雜志》上刊登的《益生元概念回顧》一文指出,益生元是“選擇性發酵的成分,可引起腸道微生物群組分和/或活性特殊的改變,有益于宿主的舒適和健康”。作為益生元,必需符合以下三個條件:一、抗胃酸、抗哺乳動物酶的水解和腸道的吸收;二、被腸道菌群發酵;三、選擇性刺激對腸道健康有益的腸道細菌的生長和/或活性。

        要指出的是第一點所指的抗消化性并非意味益生元必須完全不被消化,而是保證其絕大部分可以在腸道(特別是大腸)內作為酵基質被利用。

        雖然每條標準對一類物質是否可以稱為“益生元”都非常重要,但以第三條件最難滿足。要證明一類物質能否作為益生元,需要收集這類物質在生物學上有意義并可靠的資料,并且必須用標準方法對這類物質的功效進行嚴格試驗。僅僅做一些體內或體外的試驗報告,證明這類物質可以被單一微生物種類的純培養發酵或在混合細菌培養物中增殖有限的幾個菌屬,是不能證明益生元功效的。因為這些試驗沒有考慮到細菌間的相互作用,證明益生元功效的試驗必須最終在生物體內完成,即通過目標生物(包括人、家畜或相應動物)適當的營養干預試驗,用公認有效的方法獲得合理科學的數據。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菊粉的科學試驗數據在各類非消化性低聚糖中一直占據絕對優勢,人體或動物試驗數據也遠遠多于其他非消化性低聚糖。綜合研究結果,科學家認為目前只有三種非消化性食用低聚糖完全滿足益生元標準,可以作為益生元類物質,即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菊粉。而其他的一些非消化性低聚糖,比如低聚異麥芽糖,研究顯示它會部分被人體消化吸收,它對有益菌增殖的選擇性也還有待開展更多的試驗來研究,因此不符合益生元的定義。另外,低聚木糖、大豆低聚糖、低聚乳果糖也并非有足夠有效的資料來證明他們的非消化性和發酵性,不過他們表現出了成為益生元的潛力,只是有待科學家資料的進一步補充。

        另外,現在市場上有一些低聚糖生產企業經常用該種低聚糖的用量來突出產品的優勢,即“劑量觀點”,就是強調以很少的用量就能增殖雙歧桿菌等益生菌倍數。這種觀點很容易誤導消費者。

        事實上,科學資料并不支持劑量觀點,決定益生元功效的正確指標應該是“益生元指數”,即刺激雙歧桿菌增長的絕對數量值與每日益生元攝入量的比例。這個指數受剛開始補充益生元食物時每克糞便中雙歧桿菌的數量的影響。真正有效的益生元是刺激雙歧桿菌增長的絕對數量,益生元對有益菌增殖的倍數往往并不能反應對宿主健康的益處有多大。比如一個人糞便中雙歧桿菌初始數量是1056 /克,通過食用低聚糖增殖為1084/克,增殖倍數為1028(是初始數據的631倍),絕對數量增長為2.5Χ108/克,;另一個人糞便中雙歧桿菌的初始數量為109.9/克,通過食用低聚糖增殖為1010.3/克,增殖倍數為100.4(是初始數據的2.5倍),但絕對數量的增殖倍數為120Χ108/克。后者雖然增殖倍數不及前者,但絕對數量增長更多,對宿主的健康作用也更大。

        益生元作為促進或維持腸道菌群平衡的物質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可以廣泛用于食品制造業,科學理智的認識并將益生元知識傳遞給消費者非常重要。隨著科學實驗的不斷積累,包括多結構、功能和目標細菌代謝作用特征的資料匯總,關于益生元的定義會更加清晰,一些目前很少或沒有證據支持的低聚糖也有希望能夠歸類到益生元,能夠對促進益生元產業發展、改善全民微生態健康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原文來源:中國食品報(營養產業版面)公眾營養與發展中心、國家公眾營養改善項目辦公室合辦
            發布日期:2009-6-26 星期五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21 收起 理由
    nety + 21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09-8-3 12:36:46 | 只看該作者
    微生態制劑是發展方向,不過市場還不規范呀,亂的很!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個回復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表于 2009-8-3 13:12:59 | 只看該作者
    改善微生態發揮積極的作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毯
     樓主| 發表于 2009-8-4 12:19:27 | 只看該作者
    科學家認為目前只有三種非消化性食用低聚糖完全滿足益生元標準,可以作為益生元類物質,即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菊粉。其中低聚果糖(FOS)是被人類發現較早、研究最為深入的一種低聚糖,其對動物和人體健康的安全與功效早已得到權威認可。飼料行業如果能不用或少用抗生素、藥物、高鋅、高銅,動物肉才能真正安全、美味。
    健康肉食源于安全飼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23:08,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卓尼县| 鄢陵县| 内乡县| 镇江市| 巴林右旗| 元江| 万源市| 出国| 临邑县| 确山县| 石家庄市| 宣武区| 深水埗区| 东兴市| 芜湖市| 万荣县| 名山县| 克什克腾旗| 西充县| 三河市| 宜君县| 潜山县| 乳山市| 连州市| 孟津县| 靖西县| 湘潭市| 通许县| 旬邑县| 台中县| 青岛市| 安乡县| 通江县| 桂林市| 西贡区| 平陆县| 修武县| 静乐县| 海晏县| 嘉兴市| 鲁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