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475|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信息] 建立高產牛群的方法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09-7-30 16:29: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調整好奶牛的牛群結構是奶牛育種工作的關鍵問題之一,目前對解決這一問題尚無統(tǒng)一的方案。我們認為,確定高產奶牛的牛群結構,既是經濟管理問題,又是育種技術問題.一個奶牛場全部牛中成母牛和后備牛的比例,以及成母牛中年齡胎次的比例,稱為牛群的年齡結構;一個奶牛場中核心群、生產群和淘汰群的比例,可稱為遺傳結構。年齡結構直接影響經濟效益,而遺傳結構是牛場的育種潛力。
    為使牛群逐年更新而不中斷而成母牛群的年齡胎次應有合適的比例.在一般情況下,1-2胎母牛占母牛群總數的40%,3-5胎母牛占牛群總數的40%,6胎以上占20%。老弱病殘牛應淘汰,以保持牛群高產穩(wěn)產。但是,在調整好年齡結構的同時,還必須考慮有適當的遺傳結構。下面就建立高產奶牛牛群結構的方法從不同角度作以探討:
    1.根據頭胎牛產奶量制定逐步淘汰計劃
    奶牛的頭胎產奶量與以后各胎產奶量之間有極強的正相關,評定奶牛的育種價值一般以頭胎產奶量為依據.牛群更新率一般20%-25%,每年除因老弱病殘或死亡淘汰一部分(約占10%-15%)外,另外10%牛只應根據頭胎產奶水平高低來決定,但淘汰工作應逐步進行,如此,淘汰低產牛后,牛群產奶水平可提高多少呢?
    設某牛群頭胎產奶量平均為6400kg,標準差δ=600 kg,產奶量的遺傳力h2=0.3,根據表1得知當淘汰率為10%時,留種率戶為90%,選擇強度i=0.195,則:選擇差s =i×δ=0.195x600=117(kg),這時牛群頭胎平均產奶量為6400+117=6517(kg)遺傳進展為R=i×δ×h2=0.195×600×0.3=35.1(kg)。即下代牛群頭胎牛平均產奶量可望達到6517+35.1=6552.1kg.因這種淘汰工作是逐年進行的,因而對牛群產奶水平的提高幅度比上述預計的還要大,可見,這種選擇是十分必要的。

    2.建立核心群
    核心群是帶動全群發(fā)展的核心,是指導后備牛選留標準的重要依據。從剛完成頭胎產奶量的牛群中,根據產奶量高低,選擇50%作為預選牛進行體型線性評定,根據評定結果,去掉部分體型不合格的牛,約保留30%的母牛作為核心群。此時核心群中在不同年胎胎次中的比例為1-2胎占7.5%,3-5胎占10.5%,6胎以上占12%,核心群牛除因年老和死亡外,一般不淘汰。
    怎樣計算核心群的遺傳進展呢?例如,某牛群平均頭胎產奶量為6400kg,標準差為δ=600kg,產奶量的遺傳力h2=0.3, 根據表1得知,當留種率p=50%時,i=0.798, 選擇差s=i×δ,s=0.798×600=478.8(kg)。核心群的頭胎平均產奶量為6400+478.8=6878.8(kg),核心群下一代的遺傳進展為R=i×δ×h2=0.798×600×0.3=143.6(kg),下一代牛群頭胎產奶量水平可望達到6878.8+143.6=7022.4(kg)。因此,從確定牛群遺傳結構角度出發(fā),一個奶牛群的組成應為:核心群30%,生產群60%,淘汰群10%。

    3.從經濟效益角度確定后備牛的留養(yǎng)數
    影響牛場經濟效益的主要因素有:牛群平均產奶量,鮮奶價格,鮮奶成本,后備牛培養(yǎng)費等。過去一般奶牛場都是用成母牛折舊費來支付后備牛的培養(yǎng)費,但因物價的上漲,后備牛的培養(yǎng)費比以前要高得多,所以用成母牛折舊費來支付后備牛的培養(yǎng)費是不夠的,還必須動用成母牛生產的當期利潤。因此,必須以成母牛帳面價格和折舊率及母牛生產當期利潤,測算經濟承受能力,確定后備牛的留養(yǎng)數。
    設成母牛總數為N,平均單產為A,鮮奶價格為F,鮮奶單位成本為Y,利潤總額為S,則: S=N×A×(F-Y)。
    設成母牛平均帳面價格為D,折舊率為P,折舊總額為Q,則Q=N×D×P。
    設后備牛年培養(yǎng)費為T,能夠承受的后備牛飼養(yǎng)總數為n,則n=(S+Q)/T。
    例如某奶牛場有成母牛1000頭, 平均單產為7000kg, 鮮奶價格為2元/kg, 鮮奶單位成本為1.85元/kg,成母牛平均帳面價格為6500元,成母牛平均折舊率為15%,后備牛年培養(yǎng)費為3866元,后備牛平均投產月齡為26個月,那么,最多能承受飼養(yǎng)多少頭后備牛?每年留養(yǎng)多少頭犢牛?計算如下:
    成母牛總利潤S=1000×7000×(2-1.85)=1050000(元)
    成母牛折舊費Q=1000×6500×15%=975000(元)
    后備牛年培養(yǎng)費T=3856(元)
    可培育后備牛總數為n=(1050000十975000)/3856=525(頭),
    即該場應有奶牛1525頭,其中成母牛1000頭,占65.6%;后備牛525頭,占34.4%,成母牛與后備牛的比例約為2:1,每年應留養(yǎng)樓牛數為525頭/26個月×12個月=242頭。

    4.從育種技術的角度確定后備牛的質量
    牛群每年可繁殖成活犢牛的計算方法:
    設成母牛數為N,產犢間隔為G,犢牛成活率為P,則每年可繁殖成活母犢牛數為:
    n =N/G×365×P/2
    例如,某牛場有1000頭成母牛,平均產犢間隔為390天,犢牛成活率為90%,則每年可繁殖成活母犢牛數為:1000/390×365×90%/2=421頭
    可見,每年可繁殖421頭犢牛,但實際只能留養(yǎng)242頭,留種率只有57.5%,淘汰率為42.5%。那么怎樣確定留養(yǎng)的犢牛呢?
    首先,核心群牛的后代,除個別發(fā)育不良外,全部留養(yǎng)。留養(yǎng)數為:300/390×365×90%/2=126(頭),約占留養(yǎng)牛的52%。
    其次,淘汰群的后代全部淘汰。淘汰數為:100/390×365×90%/2=42(頭)。還有242-126=116頭牛,要從生產群母牛的后代中選擇。生產群后代總數為:421-126-42=253(頭),所以生產群后代的約46%留種。這些牛應視初生重及以后發(fā)育情況決定選留。
    為了使牛群總數保持不變,如果每年留養(yǎng)242頭犢牛,就必須更新242頭成母牛,以使牛群總數保持動態(tài)平衡。故成母牛年更新比例為24.2%。如果加強飼養(yǎng)管理和選種育種工作,每年單產水平還會有所提高。牛場承受培育后備牛的能力也可增加,達到更新率為25%的良性循環(huán),使牛群持續(xù)穩(wěn)產高產。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阿杜 + 10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fā)
    發(fā)表于 2009-7-30 16:37:31 | 只看該作者
    建立高產奶牛群好像不太容易啊。

    評分

    參與人數 2論壇幣 0 收起 理由
    nety -10 樓主不滿意,扣除系統(tǒng)獎勵
    system + 10 第一個回復系統(tǒng)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fā)表于 2009-12-2 20:19:12 | 只看該作者
    學點知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

    中國畜牧人養(yǎng)豬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2 09:35,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灌云县| 梨树县| 东至县| 滕州市| 望奎县| 祁门县| 古田县| 澳门| 钟祥市| 利川市| 郎溪县| 靖江市| 林芝县| 莆田市| 安西县| 邹城市| 巧家县| 昌黎县| 都安| 油尖旺区| 莆田市| 海盐县| 庆城县| 黄石市| 乐亭县| 军事| 孝感市| 会宁县| 晋江市| 衡南县| 棋牌| 揭东县| 昌黎县| 克什克腾旗| 滨州市| 天峻县| 黔西县| 新丰县| 长顺县| 博乐市| 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