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高溫又多雨的季節(jié),潮濕的豬舍往往誘發(fā)豬患濕疹病,以下簡單介紹豬濕疹病,希望引起廣大養(yǎng)殖戶對此病的重視。 |
豬濕疹又稱豬濕毒癥,主要是由于豬長期生活在潮濕環(huán)境中所造成的,以高溫季節(jié)發(fā)病較多。
1 癥狀
急性型豬大多發(fā)病突然,病初頜下、腹部和會陰兩側皮膚發(fā)紅,出現如蠶豆大的結節(jié),瘙癢不安,以后則隨著病情的加重出現水皰、丘疹,破裂后常伴有黃色滲出液、結痂及鱗屑等。如治療不及時,常轉慢性,豬的皮膚粗厚、瘙癢,豬常揩墻擦樹止癢,導致全身被毛脫落。病豬常局部感染、糜爛或化膿,久之豬體消瘦,虛弱而死。
2 預防
高溫季節(jié)不要在豬舍內積肥,而應該常清掃豬圈,保持舍內清潔干燥,防止圈內漏雨,并勤把墊草置于太陽下曝曬。墻壁濕度大的還可撒一些石灰除濕。
3 治療
對于急性型病豬,可靜脈注射氯化鈣或葡萄糖酸鈣10~20毫升,同時內服維生素A5000國際單位,維生素C片和復合維生素B片各0.5~2克;必要時可注射腎上腺素0.5~1.5毫升。對于患部出現潮紅、丘疹的,可用魚石脂1克,水楊酸1克,氧化鋅軟膏30克,混合后涂擦。對于慢性濕疹,先用肥皂水洗凈患部,再涂擦10%的硫黃煤焦油軟膏;如果患部化膿感染,可先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或0.3%的呋喃西林溶液清洗,再涂擦碘酊或撒上消炎粉。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