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萬噸的國家儲備玉米拋售到市場上,卻一點浪花也沒激起來,好像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樣。 本周二,國家糧油交易中心進行200萬噸儲備玉米拍賣,出乎意料的是,買家并不積極,結果僅成交75萬噸。更意外的是,面對明顯的利空信息,期貨市場上玉米各合約價格不漲也不跌,在長達一周的時間內都在上下10個點的范圍內橫盤不動。
目前,國家玉米儲備總量接近4000萬噸,在市場上具有絕對主動權。鑒于中央已經定調,今年下半年繼續施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玉米價格將易漲難跌。
國儲拍賣遭遇尷尬
7月21日,國家糧油交易中心于安徽糧食批發交易市場(黑龍江、吉林、內蒙古、遼寧設分會場)舉行競價銷售交易會,計劃銷售玉米200.50萬噸,實際成交74.59萬噸,成交率37.20%,成交均價為每噸1600元。
“成交量很少的主要原因是價格太高。”上海通聯期貨資深分析師楊文年說,“每噸1600元的價格如果再加上運輸費、出庫費等,比目前現貨市場價格還要高,因此企業沒必要去競拍儲備玉米。”
由此產生的一個奇怪現象是,國家儲備玉米賣不出去,現貨市場卻供應緊張,加工商“等米下鍋”。從本周各地現貨市場的情況看,玉米價格仍然穩定在高位,且供應略顯緊張。在飼料需求大省四川,東北玉米售價每噸1850元;而在河北、山東等地,由于余糧有限,玉米價格也繼續上行,山東臨清當地的玉米收購價格在1740元到1790元之間。
有專家透露,其實國儲本次玉米拍賣顯示了有關部門的良苦用心。首先,目前國家現有儲備玉米近4000萬噸,200萬噸的釋放量非常小,此外拍賣價格明顯偏高,其保護玉米價格的用意非常清楚。
實際上,此前市場一直擔心國家拍賣會對玉米價格形成打壓,但期貨市場的反應卻出人意料的平淡。7月21日,大連商品交易所玉米期貨主力1001合約每噸僅下跌3元,以每噸1614元收盤,而到7月24日,每噸又回升到了1621元。
從技術上看,玉米價格上行仍然有很大的阻力,但下跌更加困難。實際上,主力1001合約在1600元附近已經形成了牢固的底部。未來一旦有風吹草動,都有可能反身向上。
下半年易漲難跌
上漲的第一推動力可能來自美國。本周四,美國玉米開始大幅度反彈,漲幅超過6%,成交量也明顯放大,市場資金有加速流入的跡象。而主要原因正是美國農業部表示,將重新核查玉米種植面積,美國實際的玉米種植面積數據可能遠低于之前已經公布的。
與此同時道瓊斯指數正式躍上了9000點,這預示著美國宏觀經濟很可能已經回暖,這將改善美國及全球玉米市場的需求。
楊文年表示,美國玉米價格止跌企穩會通過貿易渠道影響到國內的價格。如果美國玉米價格繼續上升,會進一步促使國內貿易商轉而在國內購買玉米,推高國內價格。
從國家宏觀調控的角度來說,在全球經濟形勢沒有完全走出衰退以前,維持現有政策和市場的穩定是當務之急。玉米及其他農產品過低的價格不符合農民利益,自然也不符合國家利益。
經過拋售利空釋放以后,大連玉米主力合約的殺跌動能幾乎為零。而從總體看,大連玉米經過近四個月的調整,整理較為充分,近期大連玉米重心有緩慢回升的跡象,在多方“蠢蠢欲動”的情況下,專家提議投資者可少量多單長線參與。
根據相關分析師的調查,今年國內玉米種植面積增加,但由于不少地方玉米受災情況嚴重,玉米長勢不好,預計單產將出現下降,這也意味著玉米下跌空間不大。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