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百多年來,管理領域的不斷進步推動了世界經濟的持續發展。然而,到了今天,管理創新的步伐幾近停滯。要想適應未來新時代的需要,一場重大的管理革命勢在必行。為此,2008年5月,眾多管理學者和企業領導齊聚一堂,共同制定重塑管理學的路線圖。在會議中,與會者列出了25項管理大挑戰,也稱“登月計劃”。其中前十項挑戰最為關鍵。
管理工作的使命必須高遠。股東價值最大化這個目標不夠遠大、不夠具體,也不夠鼓舞人。未來的管理工作必須致力于實現高尚且社會意義重大的目標。
在管理體制中充分融入社區和公民理念。未來的管理體制必須體現社區和公民意識,以表明所有利益相關群體之間存在相互依存性。
重建管理理念基礎。要想讓自己的組織超越高效,我們就需要從人類學、生物學、設計、政治科學、城市規劃、神學等眾多學科領域尋找新的理念。
消除等級結構中存在的問題。應該用一種“自然形成”的等級結構來取代傳統的金字塔形結構,因為它可以解決當前這種自上而下的權力結構存在的諸多弊端。
減少恐懼,增加信任。只有建立高度信任、沒有恐懼感的企業文化,才能增強組織的適應力、創造力和員工的敬業心。
尋求新的控制手段。傳統的控制制度會扼殺員工的創造力、創業精神和敬業心。企業應該鼓勵員工自我管理而不是依靠外部約束。
重新定義領導工作。在未來的管理體制中,領導者的工作應該是創造一種環境,讓每個員工都有機會進行協作、創新和超越。
擴大和利用多樣性。未來的組織不但要尋求合規、共識和團結,還要認識到多樣性、爭論和分歧也同樣重要。
建立自然的戰略制定流程。在動蕩的環境中,企業的戰略制定應當遵循多樣性、競擇和保留等生物準則。
打破組織結構和部門界限。企業要想提升自己的適應力,就必須進行結構重組,縮減部門規模,建立靈活的項目型組織結構。
其余的管理挑戰還包括:大膽擺脫舊體制的羈絆;共同制定戰略方向;重建整體性的業績考評制度;管理者的眼光要更長遠、更寬廣;實現信息民主;保守派下臺,改革派當權;擴大員工自主權;建立內部的創意、人才和資源市場;消除決策過程中的政治因素;更好地平衡各種矛盾關系;進一步激發員工的創造力;發揮員工的激情;設計新的管理工具,適應新的開放環境;使公司語言和做法更加人性化;重新培養管理思維。
這些“登月計劃”并不都是新的,而且其中不少都是大型企業普遍的問題。之所以強調這些挑戰,目的是想激發出新的思路來解決這些長期困擾企業的問題。除非管理創新者解決了這些問題,否則企業將無法應對未來的動蕩世界。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