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3124|回復: 4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堅挺的飯局讓中國餐飲業無懼金融危機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9-7-23 14:47: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去年中國餐飲業零售額達15404億元,同比增長24.7%,這種兩位數的增長已持續18年

      “吃”已經成了一項巨大的產業。中國社會科學院和中國烹飪協會6月19日聯合發表的《餐飲藍皮書》中稱,去年中國人平均每人在外就餐消費1158.5元,首次突破千元大關。全年零售額達到15404億元,同比增長24.7%。中國餐飲業已連續18年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成為國際金融危機中逆勢上升的一個顯著行業。

      而同為“美食大國”的法國,餐飲業卻受全球金融危機沖擊嚴重。法國餐飲業第二大工會在今年4月發表公報說,2009年第一季度法國眾多餐飲企業營業額降幅超過10%。公報認為,由于需要節省開支,人們不得不減少外出就餐次數,導致法國餐館客流量減少。其中法式傳統餐廳,尤其是高級法式傳統餐廳,營業額下降最為嚴重。

      盡管現在全世界的投資機構都在縮減項目,中國餐飲業卻依然被看好。中國烹飪協會2009年發展報告顯示,2008年至今,風險投資與股民投入餐飲業的資金,據不完全統計已超過15億元。

      何以中國餐飲業在全球金融危機中風景獨好,尚缺乏專家分析。不過,2008年年底前程無憂網的一項調查顯示,由于全球金融危機導致裁員危機,一些國內白領發現,“請戀人不如請老板吃飯”,超過60%的人希望能通過與老板套套近乎躲避裁員風,其中23%的個人或團隊準備或已經在規劃與老板吃飯之事。

      有熱心網友還提供了一份“點菜攻略”:老板失眠,禁忌辛辣和燒烤;老板腸胃不佳,避免煎、炸、爆食物;老板脫發,那就少點肝啊、肉的……

      與網上流傳的已形成完整理論的“飯桌攻略”相比,這份“攻略”只是小菜一碟。那些動輒洋洋灑灑數萬字的理論包括:如何發出邀請,如何安排座次,如何點菜,如何寒暄,如何敬酒,如何喝酒,如何付賬……讓人不得不感嘆:這里面也有大學問啊。

      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這種“學問”,他們不理解,為什么表達友情非要以請客喝酒的方式,甚至不惜自傷身體?為什么要浪費那么多時間在飯桌上?吃飯就是吃飯,為什么要那么復雜?

      這些人不理解的是,大部分時候,“吃”是具有社會功能的,它是一種具有親和力的社交方式,而且不同飯局還會有不同的規則。有人認為,學習并掌握這些規則的過程,也是一個人社會化的過程。

      2006年零點調查公司曾發布一份《中國居民溝通指數》,該報告顯示,“飯局社交”仍是中國人最為普及的社交方式,選擇“聚餐”這種社交方式的人達到46%,比排在第二的“體育活動”整整高出33個百分點。

      小事小吃,大事大吃。人這一生,有無數飯局早就在排隊等你:滿月要喝滿月酒,考上大學會有謝師宴;第一次見面的男女要通過吃飯緩解尷尬,升官進爵更要欣然享受下屬“夸官”;辦喜事不能不大吃大喝,辦喪事更得擺上幾桌;就算是失戀了、被炒魷魚了,最大的安慰也是:“走,喝酒去!”

      吃,聯系著中國人的喜怒哀樂。人們種種強烈心態都會通過“大吃一頓”來宣泄,似乎只有這樣才能記憶深刻。

      中國傳統的價值精神在飯桌上更被展現得淋漓盡致。有人將飯桌文化總結為“禮”、“孝”、“德”、“教”。其核心就是“禮”,講究一種秩序和規范,比如坐席的方向、餐具的排列、上菜的次序、菜品的象征種種都體現著“禮”的精神。

      不懂得飯桌禮儀,也許就會辦不好事兒,甚至找不到“飯碗”。中新網曾報道,一些大學生求職面試都被安排到了飯桌上。浙江一家企業在招聘秘書崗位時就是這樣做的,這家企業表示,借助飯局會直接考察出考生的溝通能力、調節氣氛能力以及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

      錢鐘書就曾說,吃飯有許多社交的功用,譬如聯絡感情、談生意經等等。社交的吃飯種類雖然復雜,性質極為簡單。把飯給有飯吃的人吃,那是請飯;自己有飯可吃而去吃人家的飯,那是賞面子。交際的微妙不外乎此。

      但飯局的意義太豐富,吃起來也就不那么享受了。從飯局出來的人,要么吃撐或大醉,要么就是回家再煮泡面。所以,雖然名義是吃,但意義卻不是飯。

      不過,也不要以為,在外就餐全是公款消費。央視國際一項調查顯示,比起“談公事”的飯局,更多人(62%)參加聚餐的最主要目的,還是“和老朋友聯絡感情”,這就少不得自己埋單了。

      一位網友說:“昨天我在家里準備菜,請了5位同事來家里各展廚技,很成功,感覺更有樂趣,同事之間的距離也更近了!”朋友、同學聚會等飯局,被公認為是最溫馨有趣,也最樂意參與的飯局。有人說這是因為這樣的飯局目的更單純。當然沒準兒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花的基本都是自己的錢,才會吃得如此節制、輕松。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huhongj0723 + 1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09-7-23 14:56:42 | 只看該作者
    人多力量大,吃飯也是一樣啊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個回復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表于 2009-7-23 18:10:29 | 只看該作者
    飯局多也沒問題,最可怕的是浪費。干我們這行的都知道糧食來之不易,但每桌必剩傳統,浪費了多少社會勞動!
    新加坡人吃中餐菜是一個一個上,這個菜吃完了下個菜餐廳才給你端到桌上。如果菜點多了,隨時可以停掉。不像我們的飯店,只要你退菜,他肯定說已經做了。浪費是個社會現象,需要時間改變。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30 收起 理由
    可憐的豬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毯
    發表于 2009-7-23 21:51:39 | 只看該作者
    民以食為天,中國的文化---美食文化可是首屈一指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表于 2009-7-23 22:34:41 | 只看該作者
    公款吃喝的人們養活了很多人,吃窮了更多的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0 01:59,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社旗县| 图片| 姚安县| 秦安县| 克东县| 万年县| 沾益县| 资源县| 石景山区| 北海市| 建始县| 黎川县| 武平县| 江西省| 昌图县| 葫芦岛市| 溆浦县| 兴安盟| 晋江市| 义乌市| 克山县| 庆阳市| 平阴县| 汉寿县| 慈利县| 微山县| 会东县| 曲麻莱县| 多伦县| 页游| 泽普县| 玉溪市| 马公市| 沐川县| 马尔康县| 怀安县| 三台县| 蒙山县| 绥化市| 乌拉特后旗| 富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