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安權博士(奧格生物技術(上海)有限公司)在報告中指出,中國對霉菌毒素的認識存在誤區。2005年,美國普渡大學農業試驗站向全世界通報了關于嘔吐毒素及玉米赤霉烯酮不同濃度對不同階段的豬的實驗成果,此結果顯示,生產中我們可以把嘔吐毒素及玉米赤霉烯酮在飼料中的濃度放大20倍以上,而且美國官方未嘔吐毒素及玉米赤霉烯酮列入控制標準,只是建議列入參考指標,并把兩種毒素在仔豬料中的建議控制指標從200ppb提高到5ppm。但官方對黃曲霉毒素B1的控制標準絲毫沒有降低,依然是10ppb。他通過一些數據及美國FDA新的飼料霉菌毒素標準(見表2)和中國霉菌毒素標準比較后得出,中國大部分高溫高濕地區飼料中霉菌毒素的主要危害來自于黃曲霉毒素。
他還指出,中國官方標準規定飼料原料玉米中的黃曲霉毒素B1為50ppb,雖然原料中的黃曲霉毒素已高達40ppb, 然而根據標準,檢驗機構依然得出黃曲霉毒素濃度為“陰性”的錯誤結論,使得飼料生產商及生產者并沒有及時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反而將有限的防控基金用于嘔吐毒素及玉米赤霉烯酮,其結果是嘔吐毒素及玉米赤霉烯酮本身并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浪費了資源,還延誤了控制黃曲霉毒素的最佳時機。根據美國農業科技委員會的文獻, 黃曲霉毒素在飼料中造成的損失是嘔吐毒素的12.5倍 (CAST, 2003), 雖然嘔吐毒素在飼料及飼料原料中的濃度比黃曲霉毒素濃度高得多,但當飼料中不同種類的霉菌毒素同時存在,其毒性主要決定于黃曲霉毒素的毒性,只要黃曲霉毒素得到有效的控制,其他毒素的毒性幾乎可以忽略,這也是為何美國官方只控制黃曲霉毒素及煙曲霉毒素的原因所在。
看了許多霉菌毒素污染方面的資料,確實現在的霉菌毒素對畜禽的影響比較大,但是真的只要控制好黃曲霉毒素的危害就可以了嗎?希望大家都說說自己的看法。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