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下旬的一天下午,高明鎮曉莊村曉莊路東側,千畝桑園周圍,數名村民正忙著安裝綠色圍欄。當中,該村14組村民曹德書最為勤快。
曹德書是曉莊村養雞專業戶之一,有著多年積累的豐富養殖經驗??删褪沁@位被村民稱之為“養殖領軍人物”的他,最近養雞的觀念卻發生了根本變化。其中的原因,與該村正著手實施的“千畝桑園養雞”項目有著密切關系。
“桑園用單一的模式發展,經濟效益比較差;桑園里散養草雞,蠶業和禽業雙豐收,一舉多得?!表椖控撠熑恕郧f村黨總支書記繆世益在分析養殖模式、管理成本、市場需求后得出如此結論。
桑園養雞發展是放養模式,借助野外不關養,因此,雞肉的質量比較高。雞患病率很低,不用打針不用喂藥,是真正的“原生態”草雞。桑園養雞適合于大城市消費市場的需求和消費者的心理要求,他們喜歡吃生態的、綠色的、天然的雞肉和雞蛋,市場前景十分看好。
據了解,單一桑園每畝地的收入在3600元左右,現在桑園養雞初步估算,每畝可增加800元的收入。更重要的是,雞吃蟲子、雞糞做肥料、桑葉養蠶、蠶蛹作雞的添加飼料,資源循環利用,既生態,又環保,更降低成本。僅桑園田間管理一項,每畝較以前降低成本400元左右。
來源:中國養殖網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