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2000年以后, 養豬業愈加發達,規模化豬場的數量逐漸增加, 豬的飼養密度增大,豬的流通也愈加頻繁.致使養豬業需要向專業化、科學化、系統化和工廠化發展。但是各種不明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高熱病的嚴重爆發,,給中國養豬業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對致病原因專家百家爭鳴,觀點不一.國家為了防治高熱病,大規模生產了豬藍耳病疫苗,結果豬高熱病依然嚴重爆發.病愈豬解剖和實驗室診斷以支原體,副豬嗜血桿菌,鏈球菌為主.本文對自2001年至今發病和未發病豬場的藥物預防程序、免疫程序、消毒程序進行逐一登記分析,總結了許多經驗,希望對今后我縣的養豬業有所幫助。,現闡述如下:
一、緊急注射豬瘟細胞苗,并添加利安欣-44防止細菌繼發感染,豬表現全身發紅、心跳加快,以后正常。
二、藥物預防的同時;補充亞硒酸鈉-VE、鹽酸嗎啉胍及電解多維、黃芪多糖、口服補液鹽連用7-14天。
三、消毒程序 高熱病爆發后,養豬場老板驚慌失措,大量使用消毒藥。消毒藥廠家標識不清或飼養人員沒有看清楚就接二連三帶豬消毒,潮濕和刺激性較強的消毒藥分別造成豬拉稀和豬皮膚病嚴重發生,有專家就說是圓環病毒或偽狂犬引起的。
四、由于近年來大中豬場大量使用四環素.氯霉素類等抗生素,眾所周知,四環素類抗生素及氯霉素類抗生素主要破壞動物腸道菌群平衡、阻礙幼畜造血功能、減少白細胞、降低血小板(免疫抑制劑),在高熱病爆發嚴重期間,對發病和死亡嚴重的豬場的考察發現,病愈豬喘氣病,副豬嗜血桿菌病、鏈球菌病繼發感染較多,但是可以肯定,高熱病與溫差.飼養密度及濫用抗菌素有很大關系。在高熱病爆發初期采用保守療法即防止細菌繼發感染和防止脫水都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并且繼發感染幾乎沒有。
五、結論 由此可見規模化豬場由于沒有合理的藥物預防程序,專靠某些“專家”的誤導,預防程序不合理及沒有保溫以及密度過大是當前造成豬群高熱病爆發的主要誘因。高熱病的爆發跟豬的其他疾病如流感病毒似乎有關,尚無定論,但是通過保守療法效果都很理想。因此合理做好規模化豬場藥物預防程序、免疫程序、消毒程序是養豬生產者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不僅關系著豬場生產效益,更重要的是豬場能否正常可持續發展。豬場生產的產品的質量安全等;所以我們在生產中應密切結合本場實際情況,制定出科學合理有效的程序,不斷地改變與完善自身,降低豬場疾病的發生,從而提高生產效益。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