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制粒模具
模具的分類:環模的分類按與主機的裝配形式來分類,一般分為螺釘式和抱箍式兩種;按用途分類:畜禽類(糧食顆粒,飼草顆粒),水產類(魚料,螃蟹,蝦料)燃料類(木屑顆粒,草顆粒),肥料類(有機肥,復合肥等)。
1.抱箍型環模:以CPM系列,正昌系列為代表的,其特點是:裝卸速度快,同軸度易予調整,緊固牢固可靠,適應性強;不易開裂,缺點是結構比較復雜,制造成本比較高,制造
期長。
抱箍型環模的安裝:環模正確的安裝,是制粒工藝中最重要的環節,關鍵就是同軸度的把握,抱箍型環模的裝配與傳動盤耐磨襯圈應該遵守間隙配合的規則;其標準公差為:320-400型0.2mm左右;420以上的0.3mm左右,安裝時墊上木板用錘輕輕敲入。相對于舊設備,耐磨襯圈磨損嚴重,造成裝配間隙過加大,雖然安裝容易,但環模會因自重自然下沉就形成了與空心軸的同軸度偏差,這個偏差如果超出標準規定,會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比如:啟動主機后運轉不平穩,震動較大——有周期性震動響動,感覺到環模不圓等、就是同軸度偏差太大所造成的)標準做法是抱箍一定要按號碼排序安裝,在緊固過程中一定要循序漸進逐漸抱緊,要確保三個端口間隙相等(要用尺測),同時用帶磁性座的百分表來測量環模徑向跳動偏差,使其控制在0.2MM-0.3mm以內。
抱箍的作用不僅是抱緊環模傳遞動力,還保護環模安全工作,不至于開裂,為確保抱箍的有效性:要滿足4個條件:A.抱箍與環模配合部位兩者之間的幾何尺寸必須相吻合, (3塊形式的抱箍比2塊形式的抱箍要好的多);B.3塊抱箍的連接部位,要有足夠的間隙(5-10MM),同時要注意3塊抱箍的排序.C.抱箍與傳動盤和環模之間只有兩斜面接觸,其他不能有干涉的地方.D.抱箍螺拴要采用大于8.8級高強度螺拴,和特制的標準墊片(凹凸墊).
2.螺釘式環模:其特點是,結構簡單緊湊,制造成本較低,效率高,可以正反調換使用,以至到環模的后期能夠容易的得到磨損比較平整的工作面,缺點是:調整比較麻煩,強度較差。螺釘式裝配形式分直邊(圓柱面)和斜邊(圓錐面)兩種;
直邊(柱面式--布勒系列)裝配環模:裝卸很容易,同軸度較容易保證,其最大的難點是裝配公差的把握,以420型為例如果控制在0.3-0.4mm以內,那么直邊螺釘式是最好的一種裝配形式,最基本的一點是它和傳動盤之間的軸向位置是固定的不會變化,從而也就保證了環模與壓輥之間的配合;實際中還要考慮到熱脹冷縮的因素,也就是熱機狀態下更換冷環模時,一定要讓環模有一個預熱膨脹的過程(對任何一種環模都一樣要有一個預熱適應的過程,但對直邊《柱面式》尤為重要)。
斜邊(錐面式牧羊系列)裝配環模:是在直邊的基礎上改進的新的裝配形式,其裝配面制作成錐面與傳動盤錐面在緊固螺拴的作用下形成緊密配合,從而能夠牢固、可靠、平穩、有效的傳遞動力同時又增加了環模的強度。其關鍵問題還在于:如何調整環模與傳動盤的軸向平行度,使其達到標準要求,標準做法是:把環模裝到傳動盤上,少許拉緊,然后用百分表測量環模的端面,手盤動傳動盤旋轉,測量到最低點用傳動盤后面的頂絲將環模頂出,最高點用后邊的緊絲往后拉,最后整體環模端面軸向跳動控制在0.2mm以內。那么同軸度也就得到了保證;還要注意的一點是所有環模緊固螺拴受力要均衡達到標準要求。
牧羊600型環模緊固件的緊固轉矩值如下表:(1N.m=0.1kgf.m)
序號
| 緊固件名稱
| 轉矩值(N.m)
| 3
| 給料錐輪固定環(加強法蘭)螺拴
| 300
| 6
| 環模緊固螺拴
| 300
| 8
| 壓輥鎖緊螺母
| 750
| 12
| 給料錐輪緊固件
| 210
|
滿足斜邊式環模正確裝配的條件:例圖
3.壓輥與環模的配合:壓輥安裝:安裝前應認真清理裝配孔內的雜物,并抹上潤滑脂,左側輥大面朝右上,右側輥大面朝左下,裝入孔中,裝上壓板。a.間隙調整:偏心軸逆時針旋轉間隙變小;順時針旋轉變大,新環模要配新壓輥:間隙在0.2mm左右, 正常生產時間隙在0.3mm。輥模間隙的調整非常重要是個耐心細致的工作,間隙太小,輥模直接接觸,磨損加劇,喇叭孔刃口遭壓研破壞;間隙過大則影響產量,且容易堵機,甚至不能出粒。經驗是當手盤動環模時,壓輥被動似轉非轉為宜。B.壓輥與環模的軸向配合:主要是壓輥與環模工作面的軸向位置要正確,大多數壓輥工作面比環模工作面寬出4mm, 最理想的配合是前后平均分布2mm。其測量方法是用能測量深度的游標卡尺測量環模端面與壓輥端面的距離,然后算出是否合理。再做出調整(調整的方法:……).類似于這種位置的多數發生在更換主軸軸承之后,或者是使用了不標準壓輥及配件。
4.影響壓輥與環模配合的因素:
a.類似于正昌系列顆粒機主軸鍵和壓板經過一段時間的磨損后,間隙增大,在扭矩的作用下,前后壓板形成角度錯位,從而使兩壓輥與環模工作面間隙后小前大,產量會逐漸下降;
b.壓板上安裝壓輥的銅套經磨損后,也會出現上述情況,牧羊系列制粒機壓輥的固定采用與正昌系列完全不同的結構,它設置了壓輥支撐軸,壓輥軸是空心軸,軸根部做成錐面結構,與顆粒機主軸盤上的錐面穴相配合,經壓輥螺母緊定后,大大增強了抗應能力,可以很大程度減少這種影響,布勒和申德結構基本相似,都是加大了壓輥軸根部直徑,從而增大了軸的剛度從而減小變形和磨損帶來的影響。
c.壓輥和環模的磨損:新環模配新壓輥,這是制粒工作最基本的規矩,但到后期環模和新舊壓輥之間的調配使用確不太在乎,實踐證明調配使用后確實是提高了產能,延長了環模的使用壽命,降低了消耗;調配使用的關鍵要素是:如何使得環模工作面和壓輥工作面在整個使用壽命周期中保持吻合;
d.影響壓輥和環模磨損的主要因素,喂料刮刀的工作狀況即:喂料的分布情況,平整均勻的分布是制粒人員不斷的觀察調整,加上精心的維護修整而促成的。
七.環模的使用與保養
1..新環模的啟用:
①. 洗模:取新鮮大米糠40kg,植物油6kg,干細砂(不含土)過20目標準篩篩下物10kg備用。
②. 將米糠40kg與6kg植物油混合并揉搓均勻(不能含有油疙瘩)即成為沖洗環模的油料(其總含油量應小于30%)
③. 起動主機,用拌好的油料20kg沖洗10分鐘,停機檢查環模出料率達100%,可進行下一步。
④. 再取油料10kg,和上述油料混合,起動主機,繼續沖洗,將砂料逐漸撒入料中,隨著沖洗的進行將砂料漸漸摻入,這個過程需要10分鐘。之后再沖洗20分鐘,感覺出料很通暢。可停機檢查模孔出料能達100%則進行下一步,否則繼續沖洗。
⑤. 起動主機將剩余油料投入機內,繼續沖洗5分鐘,將砂料全部沖出,即可準備生產。
⑥. 用于畜禽料的不銹鋼環模孔徑Ø2.5以上低壓縮比的,直接用油料沖洗10分鐘即可。
2. 環模的正常使用
①.工藝流程中的除鐵器必須有操作工負責清理,規定:每天/每班-班前/清理一次,并制表做記錄,形成制度化。
②. 開機生產:開機必須在空載狀態下進行,把斜槽料門打到外排位置。啟動主機運轉正常后,依次啟動調質器和給料器,少許加速給料器,同時打開上部調質器蒸汽閥門加汽,觀察料溫上升及調質效果,待調質溫度升至60℃左右,合上料門開始制粒,觀察主機電流的變化,逐漸加大給料和加汽,使得主機負荷平穩上升,達到額定負荷。調節溫度達到標準要求。
調質溫度隨產品的不同而不同,畜禽料80-85℃,魚料90-95℃,特種水產料100℃左右。料型的長短由切刀的調整和給料速度的快慢來決定,標準規定:顆粒長度是直徑的2-2.5倍。一個得力的制粒工其技能取決于你對工藝的深入了解和對設備的全面掌握,設備從開機到正常運行需要一個調整過程,環模也有從低溫.預熱以及對物料的適應過程,須按規程平穩的操作,任何過急的操作(負荷陡升陡降,蒸汽量乎高乎低矮)都會給工藝及設備帶來不利影響。
③. 正常運轉:當調質溫度達到標準要求,主機電流達到額定值而不再擺動,基本進入最佳狀態,此時工藝各環節出現波動都會影響主機的穩定,比如供汽壓力的變化,疏水效果,原料的變化,工藝流程是否順暢,所以全系統有機的配合才能形成穩定高效的狀態和產能。
3.了解環模
①.環模的定制:每個飼料企業都涉及多種產品,不同的產品相對于環模的設計參數有所不同,沒有一種環模什么料都能生產,你的環模是根據你產品的結構.性質、配方、機械狀況等諸多的因素而定制的,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所以為了使你產品的產量與質量達到最佳,根據你的不同產品制備相應的模具。而且要預先訂做。
②.環模的安裝和拆卸注意不要用錘直接敲擊,因為是經過淬火,高硬度蜂窩結構式鋼件,因為在高強度工作狀態下,環模會承受循環形變應力,任何野蠻的操作都會帶來開裂的隱患。
③.當停機間歇2小時以上,或更換環模時,應以非腐蝕性油料,反復沖洗環模,直到將所有的物料全部擠出為止。否則熱的環模會把原物料顆粒烘干變硬,影響下次使用,久而久之變成死孔;發現有死孔時,要用鋼釘及時通開,死孔多時可用手電鉆用小于模孔的鉆頭逐個打通,切莫未經處理繼續使用,其生產效率會越來越低。
④.環模使用一個結段后,應檢查工作面是否平整,內外的磨損程度是否一致,喇叭孔刃口是否鋒利,如果有異常需檢查刮料板的磨損狀況和角度是否正確,會影響模具工作面上料的分布情況,務請徹底消除。喇叭孔刃口破壞時,須用硬質合金鉆頭锪成35-50度的錐孔。
⑤.環模在整個使用壽命周期中,為發揮其最高的產能,和最佳的經濟效益,建議所配壓輥應更替使用:開始配新輥殼,到150小時,再配一副新壓輥,使用一個結段后再換上原壓輥,直到環模失效。這樣操作的意圖是:使環模在整個壽命周期中環模工作面與壓輥配合保持平整,磨損一致。從而達到穩產,高效,低耗的目的。
⑥.環模的整個使用過程,應有詳細的記錄,以便準確的計算其生產效率和使用壽命,并及時反饋給我們。
⑦.環模應存放于清潔,干燥通風的地方,并涂刷機油做防銹蝕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