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農村報
編者按 目前,廣東省21個地級以上市全部建立了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制度,還有部分市建立了不同形式的農民養老保險辦法。截至5月底,全省農村居民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的人數達到222.2萬人,其中65.6萬人已按月領取養老金。但據有關方面統計,全省符合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農民有2300多萬人,現在仍有大量農民沒有納入養老保險的范圍。
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了“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要覆蓋全國10%左右的縣(市)”的要求。據了解,廣東省下半年將全面啟動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爭取2009年底參保率達到20%,計劃用3年時間實現農保制度全覆蓋。
日前,南方農村報記者走進先行試點的平遠,全面、深入了解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實施情況。
6月30日,平遠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黎紅英局長手拿截至6月28日的《平遠縣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各鎮參保進度統計表》,看到實際參保人數已達32976人,微微點了點頭。這意味著平遠農民的參保率已經超過30%,超額完成省下達的任務。
平遠于今年3月30日在全省率先啟動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按照梅州市的要求,要在今年完成60%的參保率。僅過了一個季度,任務就完成了一半,按當地媒體的說法,“開局良好”。
平遠勞動和社會保障系統的人都知道“開局良好”這四個字背后的付出。平遠去年縣財政收入不到1.5億元,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76%。年初,平遠在無試點啟動資金,省基礎養老金未定,甚至《廣東省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指導意見》尚未出臺的情況下,第一個吃了螃蟹。
把制度風險降到最低
“平遠這幾年財政增速較快,社會保障系統人員配備齊全?!崩杓t英作為主管平遠勞動和社會保障事務的部門領導,早在去年就收到風:“平遠要盡早推開農村養老保險?!?br />
這話是梅州市副市長葉勝坤對她說的,葉副市長還說,市政府有關部門會爭取省里的試點名額,平遠要做好準備。
今年2月17日,元宵節剛過。黎紅英接到市勞動和社保局養老科的電話,被告知平遠已被確定為省試點縣,務必在一個月內拿出制度框架,市局將全力配合。
黎紅英立即向縣領導請示,得到縣委縣政府的爽快答應,“縣財政將拿出去年財政增加部分的30%用作農村養老保險補貼?!?br />
平遠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立刻設置了一份調查問卷,針對繳費標準、參保意愿、補貼方式、待遇水平等詳細問題,聯合統計局、各鄉鎮政府向全縣12個鎮的農民家庭進行抽樣,展開入戶問卷調查。
此次調查共收回有效問卷720份。調查結果顯示,平遠農村家庭平均人口數為5.2人,60周歲以上的平均每戶有0.96人,去年家庭人均現金純收入為2338元。
有314個調查對象計劃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占調查人數的43.6%;梅州市去年農民的月均收入是419元,如果每月繳費的最低額度按6%計,要交24.96元,58.33%的人認為25元比較適合目前農村的收入實際;
近九成的人擁護“60周歲以上的人,一次性躉繳15年,即可享受養老保障待遇”這一政策,其中八成以上的農民表示有能力一次性繳交15年合計4500元的農村養老保險費。
過半數農民認為農保的待遇水平至少每月應達到100元左右才能保障基本生活,調查還顯示,待遇水平與參保熱情成正相關。
與問卷調查同時進行的,是情況摸底和費用測算工作。
經過摸底,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掌握了比較全面的數據:全縣農業人口有19萬,除去16周歲以下的、出門打工參加職工養老保險的、參加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的、在讀學生等人群之外,適齡的參保人群共10萬左右。
如果這10萬人全部參保,梅州市去年農民的月均收入是419元,縣政府補貼按1%算,縣里每年需要投入500多萬元。這個數字縣政府是能夠承受的!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低起步原則,繳費額度和政府補貼高了,群眾和政府都負擔不起;兩者都太低,對農民沒有吸引力。”黎局長說,前期調查摸底的目的就是制定出符合平遠實際的“農民能接受,政府能承受”的農保制度,把制度風險控制在最低范圍內。
試點頭兩天800人參保
前期工作完成后,就得制定詳細的制度了。
“我們查閱了大量資料,在網上也看了很多外省的制度,沒有一個可以照搬的?!崩杓t英局長說。
在個人繳費標準方面,大家考慮按上年月均收入的5%(即20.95元)收取比較合適。但調查顯示,農民認為每月繳20元,以后每月領取的養老金太低,繳25元也可以接受。于是,平遠將個人繳費的最低額度提高到25元。
最高標準則按上年農民月均收入的3倍作為基數,按6%征繳,即每月繳75元。從低到高,設定了6個檔次,以滿足不同收入水平的人群。
養老金的發放,“平遠的模式也是‘個人賬戶+基礎養老金’。個人繳的歸個人賬戶,基礎養老金由財政補貼,這是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最大的亮點?!逼竭h縣社?;鸸芾砭志珠L楊志強向記者介紹,市、縣兩級都按上年度農民月均收入的1%予以補貼,記入統籌基金。發放養老金的時候,市、縣財政補貼的基礎養老金按上年農民月均收入的5%發放,目前是20.99元。
這樣一來,在省的基礎養老金還沒有確定的情況下,目前最高每月可領取養老金118.11元,以后每年會做出調整(見下表)。
該農保制度的另一個亮點是參保人死亡后,個人繳交部分一次性退還給法定繼承人,并且一次性發給喪葬補助費300元,如沒有法定繼承人,才轉入統籌基金。
而廣州實行的老人津貼制度,黎紅英認為“在窮財政地區不可復制”。以平遠為例,該縣有2萬名左右60周歲以上的農民,假設每人每月發放50元,每個月基金就要花去100萬元,財政壓力太重。因此,老人在平遠被納入躉繳人群,通俗講就是補交。60歲以上的躉繳15年、70歲以上躉繳5年之后,于次月就可領取養老金。為避免一些未滿60周歲的人等到60歲再一次性躉繳,造成基金壓力過大,暫定躉繳制度有效期為一年。
“這個制度框架前后修改了八稿,一個月就出臺了?!崩杓t英說,制度出來后,便在全縣展開了鋪天蓋地的宣傳。
3月30日,農村社會保險試點工作正式在平遠啟動,3月份的最后兩天就有800多人參保。
如何吸引年輕人參保
4月,全縣有750多人拿到了第一筆養老金;5月,參保人數超2萬,有1.4萬人領取養老金;6月,參保人數超3萬,領取養老金的人數達1.8萬人。許多農民領到養老金后高興地說:“農民也有工資領了?!?br />
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出,短短3個月,平遠已經有三成應保人群參保,但超過半數是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
“早就料到會出現這種情況?!崩杓t英說,參保人群中老年人和年輕人的比例是3:1。從數據上看,八成以上應保老年人已經參保,并領取了養老金。
這項制度對于老年人來說,基本是穩賺不賠的。當月繳費,次月就可領錢,明顯比存錢劃算。
60周歲以下的人則覺得還要等較長時間才能受益,對政策持懷疑觀望態度,因此參保熱情不高?!斑@樣下去,基金會穿低,即入不敷出?!崩杓t英說,市里在定任務時遠遠高于省里的平均水平。省里說參保率要達兩成,這對平遠來說,可能僅僅是老年人的數量。但如果參保率能達到六成,則意味著有2萬名老年人和4萬名60歲以下的人參保,達到1:2的比例。換句話說,就是兩三個年輕人養一個老年人,這樣才能達到基金可持續運轉的目標。
可喜的是,目前45歲以下參保人群已占總參保人的四分之一,這說明有許多年輕人已認可了這一制度。接下來能否完成60%的參保率,關鍵看能否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參保。
“年輕人的工作比老人難做多了?!崩杓t英說,歸根結底是吸引力還不夠,現在從養老金測算表上看,繳費25元才能領到54元養老金,這個待遇太低。如果省里的基礎養老金明確有50元以上,那么繳費25元就能有100多元的回報,“一元變四元,吸引力就會大很多。”
政府為養老制度保底
6月30日上午,揭陽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社?;鹁志珠L謝錫奎一行來到平遠,專門就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向這個全省首個山區試點取經。
謝錫奎最擔心的還是資金問題。財政到底能否負擔,資金會不會有缺口?簡單舉個例子,能活到70歲的老人,很多都可以活到75歲以上,而他們只繳5年的保費,這意味著基金是貼錢為這部分人養老。
黎紅英說,按最壞的打算,單現在一次性躉繳的費用也能維系七八年的養老金發放,所以短期內資金不會穿底。長期來看,必須鼓勵年輕人參保,制度才能可持續發展。為了避免45-60歲的人等到60歲躉繳而造成基金缺口,現已規定,他們必須在一年內參保,超過期限則不能躉繳,必須累積繳夠15年才能領取養老金。當然,政府肯定會為養老保險制度保底,這是和商業保險最大的區別。
“正因為財政壓力大,所以市、縣補貼標準不可能很高。”針對一些群眾提出目前養老制度保障水平太低的觀點,黎紅英說,這點錢只能“?;尽?,如果要徹底保障農民養老,現在的財力暫時還辦不到。“我們的任務就是不要丟下農村老年人這個包袱,先把制度推開,再談待遇”。記者 黃棟林
胡文輝 于 2009-7-13 09:26 補充以下內容
8億農民之福。
當社會的保障體系完全建立之后,我們的社會將出現巨大的變化。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