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肉雞生產上,造成肉雞中毒的原因很多,其中對肉雞生長影響較大的中毒病有藥物中毒,如磺胺類、呋喃類、抗生素類等;毒素中毒,如黃曲霉毒素、棉酚等;食鹽中毒;農藥中毒,如有機磷、有機氯等;鼠藥中毒,如磷化鋅;還有重金屬中毒,如砷、汞等。
一、磺胺類藥物中毒
磺胺類藥物可分為三類:一類是易于腸道內吸收的,另一類是難以吸收的,第三類是局部外用的。其中以第一類中毒較易發生,常見的藥物有磺胺噻唑、磺胺二甲嘧啶等。
1、病因:中毒原因有四:一是長時間、大劑量使用磺胺類藥物防治雞球蟲病、禽霍亂、雞白痢等疾病;二是在飼料中攪拌不勻;三是由于計算失誤,用藥量超過規定的劑量;四是用于幼齡或弱質肉雞,或飼料中缺乏維生素K。
2、癥狀:雛雞比成年雞更易患病,常發生于6周齡以下的肉雞群。病雞表現萎頓、采食量減少、體重減輕或增重減慢,常伴有下痢。由于中毒的程度不同,雞冠和肉髯先是蒼白,繼而發生黃疸。
3、治療:(1)立即停藥。飲1%小蘇打水和5%葡萄糖水;(2)加大飼料中維生素K和維生素B的含量;(3)早期中毒可用甘草糖水進行一般解毒。
4、預防:(1)使用磺胺類藥物時用量要準確,攪拌要均勻;(2)用藥時間不應過長,一般不超過5天;(3)雛雞應用磺胺二甲嘧啶和磺胺喹惡啉時要特別注意;(4)用藥時應提高飼料中維生素K和維生素B的含量。
二、呋喃類藥物中毒
常引起肉雞中毒的呋喃類藥物有呋喃西林、痢特靈等。
1、病因:一是在使用這類藥物防治某些雞病時用量多大或使用時間太長;二是在使用時由于在飼料中或飲水中混合不勻所致。
2、癥狀:病雞先是興奮不安,持續鳴叫,盲目奔走,繼而極度沉郁,運動失調,倒地不起,兩腿抽搐,角弓反張。
3、治療:(1)立即停止使用呋喃類藥物;(2)灌服0.01—0.05%的高錳酸甲溶液,以緩解中毒癥狀。
4、預防:(1)呋喃類藥物在飼料中含量一般不應超過0.02%,同時連續使用不可超過7天。(2)拌料或飲水時,計算稱量要準確無誤,攪拌或稀釋要均勻。(3)提高用藥量時必須先做小群試驗,安全無害方可加量。(4)雛雞應慎用本類藥物。
三、黃曲霉毒素中毒
玉米、花生、稻、麥等谷實類飼料在潮濕的環境中極易被黃曲霉菌污染,其產生黃曲霉毒素可引起肉雞肝臟損壞,并可誘發肝癌。
1、病因:肉雞吃了霉變的飼料或墊料。
2、癥狀:2—6周齡的肉雞發生黃曲霉毒素中毒時最嚴重。可造成大批死亡。病雞出現虛弱嗜睡,食欲不振,生長停滯,發生貧血,雞冠蒼白,有時帶血便。
3、防治:(1)不喂發霉飼料,不用發霉墊料,加強飼料及墊料的保管。(2)對已發霉的要用福爾馬林進行熏蒸消毒。(3)死雞要進行深埋處理,不可食用。
四、食鹽中毒
食鹽是肉雞飼料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如果采食過多則會引起肉雞中毒,甚至造成死雞損失。當飼料中食鹽用量達到肉雞每公斤體重1—1.5克時即可中毒,達到4克時即可死亡。飼料中食鹽超過3%時,飲水中食鹽超過0.9%,5天內肉雞死亡率達到100%。
1、病因:(1)飼料管理不當,使肉雞采食了過多的食鹽,如喂飼過量的魚粉、飼料或飲水中加入過量食鹽等。(2)鹽粒過粗,混合或稀釋不勻。
2、癥狀:病雞早期食欲不振,或完全廢絕,飲水量大增。隨著病情的發展,病雞高度興奮,肌肉震顫,運動失調,兩腿無力,走路搖擺,有時出現癱瘓,最后虛脫死亡。
3、防治:(1)飼料中食鹽含量不能超過0.5%,混合要均勻。(2)發現中毒后,應立即停喂含鹽的飼料及飲水,以大量清水供肉雞飲用。(3)肉雞中毒早期,可口服植物油緩瀉劑,可減輕中毒癥狀。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