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3033|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飼料] 外資的進入究竟給中國養豬業帶來了什么影響?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9-7-7 10:50: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新華網
    布局制高點
      不少外資企業選擇育種為突破口
      育種是畜牧業的制高點
      我國主要依賴洋種豬
      從高盛亞洲投資2005年以3000萬美元投資江蘇雨潤到2008年德意志銀行出資6000萬美元購買上海宏博養豬場30%的股份,3年來,外資布局中國養豬業的消息不絕于耳。那么,外資的進入究竟給中國養豬業帶來了什么影響?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畜牧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劉玉滿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不可否認,外資進入帶來了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
      在進入養豬行業的外資企業中,不少企業選擇了以種豬育種為突破口。全球最大的種豬育種公司美國PIC在山東擁有龍大、萬福等幾家祖代豬場,后又在東營通過美國深藍集團投資建設3000頭母豬的曾祖代、祖代豬場。荷蘭TOPIGS將中國總部放在青島,另在齊河、壽光等地積極布點。加拿大海波爾集團也在煙臺海陽建設了原種豬場。
      “育種是畜牧業的至高點,也是我國畜牧業的薄弱環節。”劉玉滿指出,“我國的種豬基本以外來種為主。一方面這個環節一直不受重視,直到南方開始流行三黃雞時,為了符合消費者口味,一些農場才開始重視選本地種。另一方面,我國在育種方面的技術力量不夠,以前我們也發展過自己的種豬,但是在生長率、生產轉換率上都比不過洋種豬,漸漸地我們自己培育的種豬就銷聲匿跡了。總體看,國外的育種業專業化早,國內育種體系與國外有很大的差距。”
      打通產業鏈
      外資養豬企業正向著完整的產業鏈進軍
      資金實力雄厚,容易整合上下游,產生規模效應,形成壟斷
      從“預混料生產商”變成了“預混料商+生豬生產供應商”,美國艾格菲國際集團通過在福建、廣西、海南和江西收購養豬場,已經成功轉型。
      擴張產業鏈讓艾格非嘗到了甜頭。2008年艾格菲銷售收入將近1.44億美元,不到兩年的時間實現企業經營規模增長7倍以上。
      此外,美國深南控股集團公司也在山東省利津市建設100萬頭規模的養豬場,由美方獨資建設,包括生豬養殖場、種豬繁育場和飼料加工廠等子項目。
      飼料原料-品種-養殖場-屠宰加工-零售,外資養豬企業正向著完整的產業鏈進軍。
      這種現象不僅僅發生在豬養殖產業鏈中。2008年泰森公司已經與江蘇京海禽業集團有限公司合資組建江蘇泰森食品有限公司,注冊資金3000萬美元,總投資8500萬美元,其中,泰森占總投資額的70%。公司主要經營肉雞屠宰加工,計劃年生產冰鮮雞系列產品10萬噸,深加工雞肉熟制品2萬噸,配套生產全價飼料10萬噸,年飼養父母代種雞50萬套,商品代肉雞5000萬羽。從飼料到雞肉熟制品,泰森公司在中國打通了養雞上下游全部產業。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畜牧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劉玉滿表示:“從種豬著手,外資如果控制了中國的種豬或者育種,就基本控制住了養豬業的上游。”而飼料、養殖、加工這種更長產業鏈的整合將會產生規模效應。中國養殖企業尚未形成產業化發展,普遍未成規模。有專家指出,外資在中國養豬業的優勢主要在于資金實力雄厚,容易整合上下游,產生規模效應,形成壟斷。
      并未賺大錢
      上半年閑置產能約50%
      商業養豬的產值利潤率只有8%,投入1000元,只賺80元
      中國市場規模太大,肉價上漲有極限
      不少專家指出,養豬業并不是個暴利的行業,外資企業一般擁有雄厚的資金,將推動養豬業的規模發展。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畜牧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劉玉滿向記者表示:“在2007年,我國的生豬產量是短缺的,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外資陸續進入了中國市場。外資手頭資金寬裕,上來就收購養豬場,這在當時緩解了一部分生豬需求。但是現在情況變了。”
      中國畜牧業協會原副秘書長錦繼中指出:“今年上半年國內豬肉價格大幅下跌、產能過剩。據他透露,閑置的產能可能在50%左右。而且商業養豬的產值利潤率只有8%,也就是投入1000元,可能只賺80元,這個數據還是針對管理較好的企業來說的。”
      此外,外資企業在華養豬也與國內企業面臨一樣的生產環境。錦繼中指出:“在中國,獲得養豬土地比較困難,養豬業有嚴格的環境治理要求,豬價波動性較大,這些生產環境都是公平的。而且,中國的市場規模太大了,豬肉價上漲有極限,價格不可能超越百姓的承受能力,可以想象,外資企業在華賣豬并不賺錢。”
      短期難壟斷
      應該制定好外資準入標準
      過快開放整條產業鏈傷害中小豬場利益,弊大于利
      外資企業政策層面處劣勢
      外資進入養豬業,有業內人士高呼“狼來了”。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畜牧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劉玉滿指出:“說外資對國內市場形成壟斷、操控價格為時過早。”
      他認為,外資來華投資養豬業首先是看好中國市場。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肉類食品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預計到2015年,全國肉類需求總量將達到8845萬噸,其中豬肉總需求量將達到5497萬噸,占肉類總需求量的62.15%。
      其次,中國現在不少種豬都是引進國外的,外資與國內企業合資辦養豬場還可以保證種豬銷售渠道。比如在青島設立總部的荷蘭TOPIGS就是歐洲最大的種豬公司。
      錦繼中則認為:“從現有外資投資情況看,他們還很難撼動中國養豬市場。中國的養豬市場太過龐大,外資的這點投入是不可能壟斷的。”
      不過,劉玉滿也指出,有幾點需要警惕:“在引進外資的時候,中國應該制定好準入標準,如技術、環保都需要外資企業達標,不能盲目放任。”他認為,外資進入養豬業是把雙刃劍,一方面帶來了先進技術,行業競爭,而另一方面也將傷害中小農戶利益。他告訴記者:“就目前背景看,過快開放整條養豬產業鏈是弊大于利的。開放速度過快,實力小的中小養豬場的生存空間將被外資養豬企業搶占。”
      而錦繼中則表示,養豬完全可以開放。他透露,其實外資企業在政策上不占什么優勢,國內許多大企業,比如大型養豬企業都獲得政府扶持,由政府出錢購買種豬等。(記者 張競怡)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和興 + 1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09-7-7 11:01:08 | 只看該作者
    應該制定好外資準入標準
    怎么什么都要準入呢  不說和國家接軌了嗎    算不算 我們玩賴?

    評分

    參與人數 2論壇幣 +30 收起 理由
    nety + 20 該貼得到樓主的二次獎勵!
    system + 10 第一個回復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表于 2009-7-7 11:27:48 | 只看該作者
    引進豬種的同時也引進了疾病,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1 09:32,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城市| 衡南县| 砀山县| 丰顺县| 密云县| 朔州市| 东乌珠穆沁旗| 泰和县| 崇明县| 阿克苏市| 平凉市| 丰宁| 微山县| 亚东县| 禹城市| 宁阳县| 三门峡市| 宣汉县| 乌什县| 绵阳市| 仁布县| 洛宁县| 安达市| 砀山县| 五家渠市| 南丹县| 阜城县| 乐昌市| 栾川县| 道真| 怀仁县| 三门峡市| 三台县| 商洛市| 定西市| 新沂市| 北安市| 泗洪县| 五大连池市| 正阳县| 广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