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殖激素在牛繁殖障礙上的應用
一、卵巢機能靜止引起的不發情
1、病情分析:子宮小而柔軟,無異常,兩側卵巢小,卵巢缺乏活力,直檢發現沒有成熟卵泡,無排卵現象,沒有黃體,多由于飼養管理導致的營養不良,維生素、微量元素缺乏,產奶量高而致體況虛弱,運動不足,致使卵巢缺乏活力,引起不發情。第一胎高產青年母牛多見,栓系式飼養的母牛高于散欄式。
2、治療方案:
(1)促卵泡素(FSH)200單位加促黃體素(LH)100單位肌注一次。
(2)孕馬血清(PMSG)1000單位肌注一次。發情后肌注HCG 2000單位。
3、療效分析:
(1)要加強飼養管理,使母牛體況恢復膘情。
(2)治療方案件中,若單獨注射孕馬血清(PMSG)1000單位,易使卵泡過度發育而排卵力度不足,引起卵泡囊腫,務必發情后肌注HCG2000單位。
(3)、治療方案1、2一次治愈率都在80%以上。
治愈后,配種時肌注促排卵素3號(LHRH-A3)25微克,可明顯提高情期受胎率。
(4)、用苯甲酸雌二醇或三合激素治療,可直接導致血液中雌激素水平升高,而引起一系列發情外觀表現,而不發生本質的變化,即沒有卵泡發育成熟及排卵。雖在此誘導下,部分牛下一情期可正常發情,但發情率、受胎率很低。此方案應在生產中淘汰。
二、持久黃體或黃體囊腫引起的不發情
1、直腸檢查:母牛體況、飲食均正常,直檢發現卵巢表面有或大或小的黃體不消退,直檢手感堅實。
2、病情分析:母牛胎衣滯留,子宮積膿積液,或木乃尹、死胎等子宮生殖生理異常;腦垂體分泌FSH過少,LH過多又持續分泌,就易出現持久黃體。
經產母牛多于初產牛,高產奶牛多發。
3、治療方案:
(1)注射PG后,迅速溶解黃體,血液內孕酮水平急劇下降,48-96小時內可引起發情,有卵泡發育成熟并排卵,可配種。
(2)發情配種時肌注促排卵素3號(LHRH-A3)25微克,情期受胎率提高明顯。
三、卵巢囊腫
癥見母牛持久發情,頻頻爬跨其他牛只,俗稱慕雄狂。
1、病情分析:母牛礦物質、微量元素缺乏, 飼料能量蛋白比失調,導致垂體分泌FSH過多、LH不足,均會導致無法排卵,引起卵泡囊腫。血液中雌激素一直維持在較高水平,出現慕雄狂癥狀。。直檢發現卵巢腫大,呈圓形,表面平滑并有明顯的波動感。此病隨年齡的增加而增加,青年母牛發病率較低。
2、治療方法:
(1)HCG 10000-20000單位肌注一次(靜注5000-10000單位,因靜注會出現較多的過敏反應,生產上應選擇肌注);
(2)促排卵素3號(LHRH-A3)25微克/頭,早晚各一次,連用三天。
3、療效分析:
(1)加強管理,重在預防。有卵泡囊腫經歷的母牛,在發情初應及時注射絨促性素(HCG)1000-2000單位,特別是治愈后的下一情期。
(2)方法1一次治愈率在95%以上。若一次無效,可重復給藥一次。
(3)方法2中,為加強效果可配合10-15毫克地塞米松。但須注意地塞米松會引起奶產量明顯下降,所以產奶牛盡量不配伍,特別是高產奶牛。
(4)治愈的母牛配種宜在下一情期進行,配種時肌注促排卵素3號(LHRH-A3)25微克。
(5)為充分發揮奶牛繁殖力,可在治愈后的7-10天時檢查卵巢黃體。若有黃體,可肌注PG0.4-0.6毫克,4天內即可發情配種。
四、多卵泡發育與兩側卵泡交替發育但不排卵,久配不孕。
1、病況分析:癥見母牛發情短暫,18天內又迅速返情,常常配不上種。直檢發現卵巢內有多個卵泡均衡發育,或兩側卵泡交替發育。母牛由于腦垂體FSH分泌不足,卵巢不形成一個優勢卵泡去抑制其它小卵泡繼續發育,從而卵巢上多個卵泡共同發育。當這種平衡態勢消退后,另一側卵巢中的卵泡又開始均衡發育,并使血液中的雌激素水平上升,引起發情,但這種發情持續時間短暫、深度不足,而且無成熟卵泡排卵,往往導致久配不孕。
2、治療方法:促卵泡素(FSH)200單位發情初肌注一次。
3、療效分析:
(1)次日肌注促黃體素(LH)100單位催情催熟,治療效果更佳。
(2)LH可用絨促性素(HCG)1000-2000單位代替;
(3)配種時肌注促排卵素3號(LHRH-A3)25微克/頭,提高情期受胎率。
五、黃體功能不全及早期流產
1、病況分析:飼養水平低,管理不當,導致母牛體狀不良,黃體功能弱,孕酮分泌不足,胚胎早期被吸收或死亡,以及習慣性流產,以內流產較多見。此為臨床上較多見的久配不孕原因之一。
2、治療方法:
(1)在配種后肌注促黃體素(LH)200單位,每天一次,連用2-3天。
(2)在配種后第3天開始,每天肌注HCG3000-5000單位,每天一次,連用3天。以后每周兩次,連用2-4周。
3、療效分析:
方法1中注射LH,從治本出發,可有效促進黃體發育,加強黃體功能,提高黃體分泌孕酮的能力,保胎效果確切,預后良好。
與注射孕酮有本質區別,外源性孕酮的注射雖可直接導致血液孕酮水平上升,但必須保證有較長的用藥時間,才能確保療效。否則,外源的孕酮對黃體發育的抑制作用將產生藥害作用,導致保胎困難。
方法2不僅療效確切,而且可明顯提高發情正常但又久配不孕牛的情期受胎率。此法治愈率高,對比效益明顯,生產上應為首先,特別是規模化牛場。
六、子宮內膜炎、子宮積膿積液
1、病況分析:牛舍衛生條件差,母牛分娩異常,死胎,流產,陰道突出,助產錯誤,產后子宮復原遲緩,惡露排出障礙等,均會導致子宮感染、積膿,引起母牛子宮生殖生理異常,而局部自凈、抗病功能的下降,進一步加劇子宮炎癥向深度發展。
2、治療方法:
(1)肌注氯前列醇鈉(PG)0.4-0.6毫克,每天一次,連用3天。
(2)產后晚期及空懷期:先注射PG,1-2天后肌注雌激素,1-2小時后肌注或靜注催產素,宮注或肌注抗生素.
3、療效分析:
(1)氯前列醇可引起子宮平滑肌收縮舒張節律加強,從而促進惡露、炎癥滲出物排出,促進子宮恢復。
(2)子宮的生理異常往往反饋性地引起卵巢生理異常,較常見的是黃體功能持續不退。注射氯前列醇鈉可有效溶解黃體,恢復卵巢發情周期,又反饋性地促進子宮生殖機能,提高自凈能力,減輕并逐漸治愈炎癥。
(3)治愈后第二個情期進行配種較好。若想在下一情期配種,則配種前2小時向子宮內灌注促排卵素3號(LHRH-A3)25微克/頭,另配伍適量的青、鏈霉素,可明顯提高情期受胎率。
(4)產后早期全身癥狀明顯的,忌用雌激素,忌沖洗子宮。
(5)若病情較為嚴重,可配合消毒防腐藥進行子宮沖洗,同時配伍廣譜抗生素進行治療。
(6)激素治療與常規療法配合,預后效果更佳。根據PG藥效時間應與抗菌素藥效時間錯開。
七、卵泡成熟度差、排卵遲緩
1、病況分析:夏季高溫,母牛營養不良,運動不足,礦物質、維生素缺乏等,導致卵泡成熟度差,卵子受精能力弱,直檢發現卵泡體積小,不夠圓潤、柔軟,彈性不足,常有成熟卵泡持續時間稍長,排卵遲緩。
2、治療方案:
(1)絨促性素(HCG)1000-2000單位配種時肌注一次。
(2)促排卵素2號(LHRH-A2)25-40微克/頭配種時肌注一次。
(3)促排卵素3號(LHRH-A3)25-30微克/頭配種時肌注一次。
3、療效分析:方法2、3能有效促進垂體分泌FSH和LH,使卵泡充分發育成熟并及時排卵;同時可促進輸卵管、子宮運動,有利于精子卵子的結合,提高受精卵著床生存率。從而表現為情期受胎率提高。
(二)生殖激素在牛繁殖技術上的應用
一、提高情期受胎率
1、應用方法:
(1)配種時肌注促排卵素3號(LHRH-A3)25微克/頭。
(2)人工授精后第4或5天肌注HCG3000-5000單位。
2、原理分析:
(1)奶牛由于產奶量高,營養上長期處于負平衡狀態,再加上氣候、管理等因素,牛群中存在卵泡成熟度差、排卵遲緩的牛只比較多。配種時肌注A3后,能促進垂體分泌FSH、LH,它們能促進卵泡進一步發育成熟并及時排卵,提高受精率,促進黃體形成分泌孕酮,提高情期受胎率。
(2)排卵后,若黃體發育不全,則導致血中孕酮水平降低。肌注HCG不僅可誘導產生副黃體,而且可促進既有黃體的功能,從而提高受胎率。
二、誘導發情
1、應用方法:對于未配上種且有功能性黃體存在的母牛,在周期的第7-14天肌注PG。
2、原理分析:在黃體發育成熟后,肌注PG,溶解黃體,卵泡開始發育,2-4天可發情配種。
3、實際效果:在生產上,往往采用第七天時肌注。這樣,繁殖周期可人為控制在10天的水平,則一個情期可節省11天*10元/天元的飼養成本。而用藥投入則不多于15天。
三、同期發情
1、應用方法:
每頭母牛肌注氯前列醇鈉0.4-0.6毫克。兩針肌注法則在間隔11-12天重復給藥一次。在第一次給藥后,有發情的牛可及時配種。為加強效果可在第一次輸精時肌注HCG 1000-1500單位或促排卵素3號25微克。
原理分析:母牛發情周期分為卵泡期和黃體期。卵泡期為黃體退化繼而孕酮水平顯著下降后,卵泡迅速發育、成熟、排卵的時期,黃體期為卵泡排卵后形成黃體,黃體分泌孕酮,卵泡的發育受抑制,未受精情況下,黃體維持一定時間后即行退化,隨之又開始下個卵泡期。同期發情的藥理作用在于控制黃體期。
方法1,肌注PG后,一部分處于黃體期的牛,隨著黃體被溶解,卵巢進入卵泡期,2-4天內就可表現發情。一部分處于非黃體期的牛,第一次肌注PG沒有作用,間隔11-12天后,此部分牛恰好處于黃體期,第二次肌注PG后,則2-4天內可表現發情。
實際效果:同期發情能有計劃的集中安排牛群的配種和產犢,便于人工受精的開展,減少因分散輸精所造成的人力、物力的浪費,提高了工人效率。還可使處于發情期的奶牛出現正常的發情周期,提高了繁殖力。
同期發情也是胚胎移植必須的前提條件和重要的技術環節之一。
本方法操作簡便,易掌握,發情率、受胎率均較理想。在國內外大多牧場較常采用。
四、產后康復與縮短產犢間隔
方案一:
應用方法:產后2-5天內肌注氯前列醇鈉0.4-0.6毫克,每天一次,連用2-3天。
原理分析:氯前列醇鈉對興奮子宮肌有明顯特異性,可有效促進惡露排出,加快子宮復原。促進卵巢由黃體期向卵泡期轉化,引起卵泡生長發育。同時因氯前列醇特異性地溶解黃體功能,可解決產后持久黃體、黃體囊腫病例的發生。
實際效果:促進產后康復,縮短產犢間隔。縮短產犢間隔在20天以上,400天內提高受胎率在20%以上。對比效益顯著。
就群體而言,預防性用藥投入遠遠少于治療性用藥費用。該方法重在預防產后疾病的發生。
方案二:
應用方法:產后8-15天內,用促排卵素3號(LHRH-A3)15微克/頭,早晚一次,連用2-3天。
原理分析:促排卵素可刺激腦垂體內泌FSH和LH,從而促進卵巢卵泡生長發育,進一步影響子宮功能的修復,并與之相適應。通過卵巢、子宮功能自身調節,激發卵巢、子宮防御功能,從而來達到防病目的。
實際效果:有效縮短母牛的空懷期5-20天水平。該方法重在促進卵巢、子宮功能的修復和建立較強的非特異性抗病能力。
方案三:
應用方法:在母牛產后40天左右時肌注促排卵素3號15-25微克,間隔6天肌注氯前列醇鈉0.4-0.6毫克,再間隔1天肌注促排卵素3號15-25微克。
原理分析:一般奶牛在40天左右有卵泡發育,肌注促排卵素3號能促進卵泡發育成熟,并誘導排卵,促使卵巢進入黃體期。肌注氯前列醇鈉來溶解黃體,調控黃體期,誘導卵巢進入卵泡期,并引起發情。最后一次肌注促排卵素3號可促進卵泡充分成熟,并排卵
實際效果:縮短產犢間隔,明顯提高60天內受胎率;400天內提高總受胎率在20%以上。該方法在卵巢子宮修復良好的基礎上,人為調控正常發情周期,來達到加強發情配種效率,從而提高繁殖水平。
方案四:
應用方法:在母牛30天左右時,肌注氯前列醇鈉0.4-0.6毫克,間隔12天重復用藥一次原理分析:通過摸擬同期發情效果,來調整卵巢功能,使之產生正常的發情周期。同時進一步促進子宮復原,為受精卵著床作好充分的和質基礎。
實際效果。明顯提高產后90天內受胎率(20%以上)。但第一情期受胎率無明顯差異。該方法不僅能有效促進卵巢子宮功能的修復,而且能有效防治產后繁殖障礙性疾病的發生。從而來達到縮短產后間隔的目的
方案五:
應用方法:在產后25-30天,用孕馬血清(PMSG)1000單位,3-4天后肌注1000-1500單位絨促性素(HCG),有發情的牛可及時配種。
原理分析:產后25-30天多數奶牛卵巢機能靜止或不全,處于乏情狀態,孕馬血清(PMSG)半衰期長,能充分刺激卵泡發育成熟。絨促性素(HCG)促進卵泡排卵,并形成黃體,避免卵泡囊腫的發生。
實際效果:可獲得正常的受胎率,并明顯縮短產犢間隔。
五、超數排卵
1、應用方法:在供體牛發情后的第9-12天開始處理,肌注促卵泡素(FSH)600單位,用減量法分8次注射,每天兩次,在處理后48小時肌注氯前列烯醇0.5-0.6毫克,在處理結束后適宜時間肌注促黃體素(LH)100-200單位或用絨促性素(HCG)1000單位。
2、原理分析:在卵巢處于黃體期向卵泡期轉化階段,肌注促卵泡素(FSH),促進多個卵泡同時發育,氯前列烯醇溶解黃體、促黃體素、絨促性素(HCG)催情催熟,促進卵泡排卵,提高受精率。
3、實際效果:平均每頭供體牛可超排.68枚,可用胚胎6.36枚,為胚胎移植順利進行提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