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308|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飼料] 進口大豆威脅非轉基因基地的生存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9-7-2 09:18: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9年初夏,對于中國大豆產業而言,一個格外沉重的話題是,面對進口轉基因大豆的沖擊,非轉基因的“中國豆”還能堅守多久?
      中國加入世貿,大豆等部分農產品(000061行情,愛股,資金)開放了關稅保護,隨著中國大豆需求量的連年激增,進口大豆開始漸次統治了市場。
      而這一變化的直接結果,就是進口大豆的到岸價格如鐵礦石一樣,完全掌握在了國際賣家手里,而其掌控程度甚至超過了鐵礦石。

      大豆需求量激增
      近幾年,隨著中國人飲食結構的變化,對大豆的需求量大幅增加,每年消費的大豆總量達5000多萬噸。據記者了解,1996年中國進口大豆200多萬噸,開始變成大豆凈進口國。到2000年,中國進口大豆量首次超過1000萬噸,到2008年則達到3900多萬噸。而在此期間,中國的國產大豆產量則保持在1300萬噸—1700萬噸,越來越大的缺口只能通過向國際市場購買來解決。

      據中國海關的數據顯示,今年中國進口大豆數量逐月狂增。2009年前4個月累計進口1400萬噸,增長40%,創歷史最高進口量。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國產大豆主產區之一的黑龍江省,今年一季度大豆進口量達44.1萬噸,同比去年增長了84.5倍。
      當黑龍江油脂加工企業無法收購本地大豆時,進口大豆的大舉進入便不可避免。而一般情況下,進口大豆等同為轉基因大豆(進口大豆均以轉基因大豆報關),這便使得中國最大的一塊非轉基因大豆生產基地面臨喪失生存空間的危險。

      價格“中國說了不算”
      在大宗農產品中,中國國產大豆現在只占20%,對價格的影響力已經微乎其微。也就是說,中國市場的大豆銷售價格,已經完全掌握在了別人手里。最近的例子,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進口大豆的價格一路下跌,達到每噸3000元。今年2月下旬,國際大豆期貨市場進入新一輪下滑通道,每噸進口大豆到達大連港口的價格只有2900多元。受進口大豆價格影響,黑龍江省內大豆價格也一路走低,從去年7月份的3.05元/斤,下跌到10月份的1.50元/斤,跌幅超過50%。如果沒有國儲收購,黑龍江農民的大豆肯定都砸到自己的手里。

      據統計,目前,四大跨國糧商“ABCD”(ADM、邦吉、嘉吉、路易達孚)控制著中國75%以上的油脂市場原料與加工及其食用油供應。中國97家大型油脂企業中,跨國糧商參股控股了64家。
      在中國國內總共8000萬噸的油脂產能中,大約80%掌握在外資控股企業手中,他們憑借資本優勢,已完成對原料、加工、品牌、渠道、供應的絕對控制權,掌握著大宗農作物市場的定價權。

      而且,現在的進口大豆價格已經不完全由供求關系所決定了,那些由國際資本操縱的大豆投機商已經成為影響大豆價格的重要因素,直接導致了大豆的畸形價格。如果有一天中國不再生產大豆,其結果十分可怕。這樣的例子早在2004年就出現過。那一年,一船大豆還沒有到岸就讓加工企業破產的事情屢見不鮮。(中華油脂網)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yisiyi + 1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09-7-2 09:33:04 | 只看該作者
    這就是政府層面的問題,政府每年愿意多花700多億購買大豆,不愿意花3-4個億來保護中國大豆種植業。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個回復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表于 2009-7-2 09:40:34 | 只看該作者
    農產品的沖擊是早多少年都可以預測的,缺的是有關前瞻性的政策,調整生產經營模式及加工方式,國產大豆還是有希望的,就質量和技術來講國產大豆和進口并無太大的距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1 20:39,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北县| 兴国县| 普兰店市| 京山县| 永年县| 保亭| 陇西县| 开封市| 营口市| 宁远县| 乐亭县| 秦皇岛市| 花莲市| 襄垣县| 石柱| 湖口县| 运城市| 昭苏县| 丹东市| 蓝山县| 无棣县| 香港 | 临沧市| 齐齐哈尔市| 安阳县| 调兵山市| 惠东县| 巧家县| 云浮市| 稻城县| 冕宁县| 从化市| 来宾市| 偏关县| 宣武区| 阜宁县| 峨山| 绥中县| 和政县| 宁远县| 四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