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畜牧業出現了4次大的疾病流行,有兩次確實是個體疾病爆發,即2000年出現的藍耳病和2003年出現的圓環病毒,這兩種疾病的爆發與人們的飼養管理方式沒有多大的關系,只是大家對于生物安全做的不到位而已。剩下兩次,一次是2003-2004所謂的附紅細胞體,還有就是2006-2007年的高熱病,后兩種與豬的行情有密切關系(在豬價低迷一段時間后爆發的),與此,即提到此題目。
從過完農歷新年至今,我們的豬價就沒有讓大家開心過,廣大養殖戶一直處于水深火熱之中,于是,大家開始出現了一些不可理喻的現象,改變過去一直秉承的免疫保健程序,減少飼料添加量,大量選擇價格低廉的原料。
疫苗開始減少使用次數,或不免疫,開始選擇一些不知名的疫苗廠家生產的疫苗,消毒要么不做,要么就敷衍了事,保健藥物就更別提了,很多人早已停止使用。飼料的添加比例也在減少,4%添加的預混料按2-3%添加,25%添加的濃縮料按15%的比例添加(此種現象,飼料廠最有說服力。很多飼料廠的產量在縮減,原因不全是生豬存欄量減少了,還有就是養殖戶的添加量少了)。至于大宗原料就更別提了,很多以前從未聽說的都出現了。有代替玉米的,有代替魚粉的、豆粕的,有代替麩皮的。反正一切的原則都是圍繞著價格,價格主導一切。只要價格低,效果與價值先靠邊站一會兒。這種現象的出現與2006-2007年高熱病爆發前是否一致啊!2004年大家經歷一個高豬價年(因為非典緣故),2005年價格持續低迷,廣大養殖戶(以200頭基礎母豬以下養殖戶為甚)開始出現上述現象,導致豬的健康狀況極差,營養差,主動免疫上不來,生物安全沒有,整個豬群處于無保護狀態。2006年一次大的熱應激,導致高熱病由南至北全國的大流行,給我國畜牧生產造成重大損失。今天,又出現了類似的情形,不得不令我又有了擔心,歷史會否重演。若重演,不但是養殖戶的損失,對于廣大畜牧工作者也是一次打擊。希望血的教訓可以提醒大家,引導生產者走回正規的路上來,不要重蹈覆轍。
以上只是個人觀點,其中若有不當,請指出。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