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球蟲病的病原生活史是什么? 球蟲的生活吏比較復雜,可分為無性繁殖和有性繁殖兩種方式。
(1)無性繁殖:卵囊(合子)隨糞便排出體外,在適宜條件下,經1—3天就發育為具有感染性的成熟卵囊(孢子化卵囊),其中含有4個發育的孢子囊,每個孢子囊內又含2個孢子。這種孢子化的卵囊被雛雞吞食后,就能引起感染。卵囊隨飼料和飲水進入雛雞的肌胃,由于肌胃運動和胃液的作用,囊壁被溶解,子孢子就游離出來,隨同胃內容物進入盲腸,鉆入盲腸粘膜的細胞內,攝取營養,形成滋養體。滋養體進一步發育成裂殖體,進行裂體繁殖成許多新個體,稱為裂殖子。裂殖子在盲腸粘膜上皮細胞內繼續發育,破壞粘膜組織。一部分裂殖子鉆入新的細胞內,重新發育成為滋養體,進一步發育成為新的裂殖子。如此周而復始,腸粘膜組織就會受到嚴重的破壞。
(2)有性繁殖:腸粘膜上皮細胞內的裂殖子,形成雄性和雌性配子,取代裂殖體。雄性配子和雌性配子結合后形成合子(即卵囊),合子表面很快形成一層被膜,然后隨同糞便排出體外,條件適宜時發育成為孢子化的卵囊,當被易感雞食入后即可感染。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