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涂俊明 文章來源:中國畜牧獸醫報
“如今世上職業三六九等,豬郎中牛醫生怕是末等”,這分明是對畜牧獸醫不公正的“估價”。
最近,遇到幾位在鄉鎮基層畜牧獸醫站工作的朋友,在言談交流之中,他們說了這樣的情況:這幾年,畜牧業連連遭遇“寒流”:“禽流感”、“豬流感”、“三聚氰胺事件”……這些大大小小“疫情”的蔓延,在沖擊與影響著社會生活時,作為產業保障服務鏈中的畜牧獸醫業同樣是深受其害,“冷遇”頻頻。
一直以來,在許多人的習慣思維里,對職業的看法就有著天壤之別。就拿社會生產與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畜牧獸醫職業來說,有些人對此的目光始終是“卑微”的,加之近幾年發生的禽畜流行疾病,市場受到影響,相關禽畜的存欄量下滑,畜牧獸醫業及其從業人員再一次遭到“冷遇”。他們的工作難以被認可,他們的活動難以被拓展,在一些地方甚至使他們的事業跌入“冷宮”,成了有些地方領導工作中“進不了會議”、“擺不上位置”的“可有可無的事兒”。
冷靜想一想,有些地方官員對所在地畜牧獸醫工作視為“可有可無”,似乎也有其“苦衷”:現在不是要考核任期目標經濟責任制嗎?比老百姓家家戶戶的雞鴨豬羊重要得多的是“廠礦企業”,是“招商引資”,農戶幾群雞鴨、幾欄豬羊能夠為地方經濟統計考核指標體系增加幾個百分點?
于是乎,這樣的領導們就心安理得地“抓大放小”了,地方的畜牧獸醫站在他那里便成了“偏門”與“冷宮”,機構設置成了“編外部門”,賜予畜牧獸醫管理工作的就只能是冷言、冷語、冷面孔之類的“冷遇”了!
于是乎,畜牧獸醫站的工作匯報難得聽,畜牧獸醫運轉的情況無心看。領導如此“示范”,給本來就在社會環境里處于“下三等”的畜牧獸醫地位帶來了負面效應,這些地方的畜牧獸醫工作不走下坡路才怪呢!
“其實,養殖雞鴨鵝,發展豬牛羊,是千家萬戶老百姓手里實實在在的致富項目。我們服務畜牧業,就是最直接的百姓利益服務者。”有位獸醫站的同志這樣評說他們從事的工作。
平常日子里,我們總是這樣聲明自己的工作非常重要,時時刻刻在標榜自己是“為人民服務”的公仆。可是,對服務于萬千農家的畜牧獸醫工作,卻因為不能夠直接創造更高的社會經濟考核“百分點”,而被視為“不起眼”的“小不點”,冷淡對待,這樣的領導會讓老百姓的“滿意度”提升嗎?
莫讓畜牧獸醫遭“冷遇”,看來首先得從領導做起。畜牧業是地方經濟發展,造福一方百姓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板塊,畜牧獸醫是畜牧產業良性健康發展的保障性工作。哪里的領導從思想上、認識上真正重視了,位置擺正了,哪里的畜牧獸醫工作就會有聲有色,不僅在遭遇重大禽畜疾病時“群防群治”,得心應手;在平常的上門指導,跟蹤服務也能夠“對癥下藥”,深得民心。畜牧獸醫工作從此由“冷”轉“熱”,為富甲一方照樣做出大貢獻。
莫讓畜牧獸醫遭“冷遇”,還要認認真真落實、完善政府的相關政策。最好的事業要有最好的人去做,許許多多優秀的科技人員投身到畜牧獸醫事業中是畜牧業得以發展壯大的重要保障。對照國家有關事業單位改革的政策精神,關愛廣大的畜牧獸醫工作人員,保障他們應得到的權益,切實解決好畜牧獸醫隊伍的生存發展問題,使他們能夠心無旁騖地服務于地方百姓,效力于畜牧獸醫事業,從而培養造就出一支技術精湛、作風優良、品德高尚、隊伍穩定的從業大軍,推進地方畜牧產業經濟蓬勃發展。
莫讓畜牧獸醫遭“冷遇”,畜牧獸醫從業者要“自尊、自愛、自信”,要堅定信心,相信自己的職業選擇,熱愛畜牧獸醫本職工作,擺正位置,調整心態,鉆研技術,提高素養,完善自我,讓自己在服務區的形象“立”起來,讓畜牧獸醫事業形象通過從業者的精良服務,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口碑里“豎”起來,讓鄉鎮地方獸醫站的牌子“硬”起來。
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經過全社會上上下下的理解、支持、參與,畜牧獸醫業一定會走出“低迷”的怪圈,“冷遇”陰霾會隨之散去。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