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養雞規模化程度的提高,環境因素對養雞生產的影響愈來愈顯著。論文分析了規模化養雞環境控制的三個不同目標與作用,討論了光環境、空氣環境和水環境等主要環境控制的參數,并綜述了現代養雞環境控制技術已經取得的主要成就、發達國家在養雞環境控制技術方面的發展趨勢及我國養雞環境領域迫切需要加強研究的方向。
隨著近30年來規模化養雞的快速發展,養雞業的集約化、工業化程度不斷提高,雞舍小氣候環境對雞的健康和生產性能的影響愈來愈大。特別是現代養雞生產體系中,雞品種的優良遺傳性能不斷被強化,品種的更新換代速率加快;而其對小氣候環境變化的適應性則是相反,表現為愈來愈差。所以現代養雞品種的抗病能力和健康水平方面呈下降趨勢,這就更加要求規模化養雞的環境控制技術要不斷跟上現代養雞生產的需要,適時調整養雞環境控制的目標和策略,不斷研究開發與應用新型的雞舍環境控制技術與裝備,為現代養雞業的健康安全生產做好保駕護航和技術支撐作用。
1 規模化養雞環境控制的目標
規模化養雞環境控制的目標歸納起來主要是提高雞的生產性能、經營者的經濟效益和保障雞群和人員的健康等,但從設計與運行管理的角度,還是有一定的區別。
1.1 提高雞群的生產性能的環境控制目標
目前,規模化養雞環境控制的目標大多是從提高雞群生產性能的角度,從小氣候環境條件與雞群生產性能的相互關系來確定較適宜的環境設計參數取值。例如,雞舍的溫度控制主要尋求在雞體代謝的熱中性范圍或避免熱應激為控制范圍,并以此來設計配置通風、降溫與供暖系統的設備容量等。雞舍的光照控制更是以保持雞群的高產為目標進行設計與運行管理;有害氣體及濕度控制等也是以不影響雞的生產性能來制定設計和運行標準。這種環境控制設計目標可保持雞群的較高產性能、降低飼料消耗,達到較高產出的目的。但是,現代高產雞的品種,對小氣候環境參數的突然變化的適應力很弱,一些常規的環境控制措施,例如濕簾風機降溫系統,在高溫季節每天上午開水泵的瞬間即會降舍溫5 ℃以上,造成雞的應激,反而影響了雞的生產性能。這也是現代養雞生產對環境控制技術提出的一些新要求。
1.2 保障雞群健康和減少排放的環境控制目標
近年來,隨著養雞業疫病的不斷增多、難控,以及對環境污染控制的重視,對保障雞群和飼養人員健康等問題逐步提到重要議事日程上來。世界各國都在加強對雞舍空氣質量、減少雞舍粉塵和有害氣體排放、加大糞污處理與利用力度等環節的研究與應用。規模化養雞環境控制的目標除了傳統的溫濕度、光照、噪聲等外,特別加強了對有害氣體的控制要求。同時,處于對防疫安全和減少交叉感染的考慮,不少大型養殖場又提出了對雞舍圖像的采集、傳輸與控制要求。此外,出于對雞群健康的保障與鍛煉角度出發,所謂“免(無)應激”的環境控制目標策略,不利于雞群對環境的適應,而日常控制中可以采用“適量(少)應激”的環境參數控制標準。這種環境控制策略,是從雞群的健康養殖出發,以減少環境中的致病因素、增強雞只自身的免疫功能、有效抵御病毒侵害和保障雞群健康為目標。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