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好后備牛要抓好兩個關:
一是初乳關。及時飲到足量的初乳。
二是斷奶關。當犢牛能采食1kg左右顆粒料時斷奶較為理想。
整個育成牛期間應以粗料為主。
在奶牛一個完整的泌乳周期中,圍產期的飼養管理絕對是各個階段中最為重要的。
在泌乳早期,根據胎次和泌乳天數將奶牛分群,而在泌乳中后期則根據奶牛產量、體況和繁殖情況分群。根據奶牛體況調節日糧是奶牛場獲取經濟效益的關鍵。奶牛動用體組織中的能量來維持泌乳早期的能量需要,泌乳中后期再恢復組織沉積以供下一次泌乳需要,這是奶牛的一種正常生理過程。牛只過肥和過瘦都會引起代謝失調,產奶量下降,受胎率降低和難產危險。奶牛身體過肥的組織是由超過正常生產需要的日糧營養轉化形成的,如此不僅增加了飼料成本,還可能導致難產和泌乳早期DMI降低。相反,過瘦的奶牛沒有足量的體沉積以滿足最高產奶量所需并時常伴隨不能適時受孕。盡管體況評分本質上是主觀的,但它卻是評估奶牛體能消耗貯備的唯一實用的方法。我們通常對產犢時、泌乳早期、泌乳中期、泌乳后期及干奶期的牛只進行體況評分。其中泌乳后期和產后250天進行體況評分尤為重要。體況評分時對奶牛以下部位進行目測和觸摸:尾根、坐骨、三角區、薦骨、韌帶、脊椎骨和短肋骨等。一般需要注意的是,永遠不要讓一頭牛的體況低于2.5分,每一次體況的損失不要超過1分。也永遠不要讓一頭牛的體況高于4.25分。對體況較差的牛只和牛群應提高日糧能量濃度,對體況較肥的牛只和牛群應減少精料用量以降低日糧濃度或可將其移至低產牛群。 “養奶牛就是養瘤胃”這一觀點已為大多數養牛者所接受。沒有精料的奶牛日糧對奶牛健康毫無損害;沒有粗料的奶牛日糧則問題絕對嚴重。因此,奶牛場的經營者和飼料采購部門應將采購和選擇播種優質粗料作為工作的重點。上海地區的許多粗料如羊草和苜蓿草都要從外省市購買,不僅成本高而且質量也不穩定。相比而言,玉米青貯與麥草青貯則是奶牛較為理想的主打粗料。近幾年,玉米在品種選擇上有很大進步,但在制作工藝和使用質量(干物質較低)都不盡人意。青貯麥草的質量更是有待提高。青貯的關鍵是選擇一個合適的收割時期,一般為乳熟后期。其加工程序是切短,壓實和密封。而其中壓實和密封也是提高青貯質量的關鍵。目前,我們還沒有找到在制作過程中壓實的有效途徑,所以在此道工序上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另外,一些季節性粗料由于受到倉儲條件限制和進場時含有水分的關系,難免受潮和結塊,從而影響適口性,導致其利用率降低,故對這些粗料的再加工調制也尤為必要。如可安排勞力翻曬和適當切短等方法增強其適口性和提高利用率。利用TMR設備制作TMR飼料也是養健康牛的有效手段。它可以避免日糧飼料分道飼喂時進入瘤胃的飼料比例不同、數量不同,造成瘤胃發酵程序和速度不同,從而導致瘤胃pH值起伏波動較大,不利于瘤胃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夏季占全年1/4的時間,但奶牛場在這個季節的產奶量卻往往只占全年單產的15—20%,而且夏季和其后的一段時間牛只的淘汰和死亡比例為全年最高。所以,加大對夏季人力、物力的投入以加強飼養和管理對于提高夏季產量和保全牛只資產具有重要意義。噴霧或噴水+風扇是牛舍中比較有效的降溫設施。需要注意的是:首先要確保每頭牛都在風扇的有效風力范圍內;其次是合理設定噴霧噴水時間以及噴霧以后牛身的吹干(特別在擠奶前);再次是保持牛舍牛床的干燥,通常在開料前半小時有降溫措施。另外,牛舍環境的改變對降低熱應激也有作用,如屋頂噴白、淋水,牛舍外遮陰棚的搭建等。而在飼養上提高日糧營養濃度,提供適口性好的優質粗料和提供充足的清潔飲水,添加抗熱應激的氯化鉀、氧化鎂、小蘇打和脂肪粉也是很有必要的。一切科學合理的技術措施制訂和落實都依賴于員工的具體實施,所以加強對技術人員和操作人員的專業操作培訓是很有必要的。另外,制訂科學合理的生產計劃和執行嚴格的考核同樣重要,這可為正常生產提供依據和保障。只有全面提升員工和管理人員的素質,才能使每頭奶牛發揮其最佳的生產水平,才能提高群體奶牛產量和保證奶牛健康最終提高奶牛場的經濟效益。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