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及時給產后的母牛配種,縮短產犢間隔時間,要注意母牛產后的第一次發情。母牛經過妊娠、分娩、生殖器官發生了迅速而劇烈的變化,到重新發情、配種,母牛的生殖器官有一個恢復的過程,所以產后的第一次發情的時間不一致。在氣溫適宜,產后無疾病,飼養管理好的條件下,產后出現的第一次發情的時間就短些。一般是在產后40—45天發情,有的在產后25—30天即開始第一次發情。產后開始第一次發情時間,通常在20—70天的范圍內。如果產后60—90天還沒有發現發情,就要對母牛的健康、營養狀況、卵巢和子宮進行檢查和治療,預防空懷和不孕。有些牛在產后因身體虛弱,或是大量泌乳,導致排卵而無明顯的發情征狀的隱性發情,特別是在高產牛中更為多見,有的牛群高達45%。對到發情期而不發情的母牛,應加強卵巢內卵泡發育檢查。
為了能達到牛每年一胎,就必須在產后的85天內受胎。在產后20天內恢復發情和配種的少數母牛,配種的受胎率只有25%;產后40—60天配種的平均受胎率為50%;產后在60天以上配種的受胎率約穩定在60%左右。實行產后的早期配種,雖然增加了精液的消耗,但對縮短產間隔更有保證,能提高生產率。一般認為在產后的40—50天發情配種最為適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