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份浙江省水產養殖病害測報數據來源于杭州、嘉興、湖州、紹興、溫州、臺州、寧波、舟山、金華、麗水和衢州11個市;測報面積:池塘/圍塘/水庫80666畝(其中精準監測633畝),灘涂9711畝,海水網箱259202.92m3,淡水網箱44249m2,溫室114050.50m2,淺海養殖1510畝;起止時間為2009.5.1-2009.5.31。
5月份,全省11個市測報的29個養殖品種中有17個品種發生病害,共監測到32種病害(病害數比上月增加4種),其中細菌性疾病13種,真菌性疾病1種,寄生蟲病7種,其它3種,病因不明8種。現將主要情況概述如下:
魚類:16個品種中12個品種發生病害,共監測到17種病害,其中細菌性疾病5種,真菌性疾病1種,寄生蟲病6種,其它1種,病因不明4種。平均發病率較高的有水庫養殖草魚爛鰓病27.60%、赤皮病25.61%,斑點叉尾鮰腐皮病17.62%,七星鱸魚腸炎病14.46%(已治愈),青魚爛鰓病13.79%;平均死亡率較高的有斑點叉尾鮰腐皮病2.67%。其它病害的危害程度較輕。
甲殼類:6個品種中3個品種發生病害,共監測到5種病害,其中細菌性疾病1種,寄生蟲病1種,其它1種,病因不明2種,平均發病率較高的有鋸緣青蟹固著類纖毛蟲病18.88%,其平均死亡率較低。其它病害的危害程度較輕。
貝類:5個品種中1個品種發生病害,監測到三角帆蚌細菌性爛鰓病、病因不明2種病害,平均發病率均較低,但是前者的平均死亡率較高,為1.24%。
藻類:壇紫菜,未監測到病害。
爬行類:鱉,共監測到8種病害,其中細菌性疾病6種,其它1種,病因不明1種。各病害危害程度均較輕。
6月份,我省各地的氣溫、水溫將持續升高。水產養殖動物進入生長旺期,攝食量增加,投飼量也會大大增加,導致殘餌和排泄物增多,水質易惡化。期間我省各地又恰逢梅雨季節,陰雨天氣較多,水質易變,容易引發各類病害。根據我省歷年來水產養殖病害測報情況和今年病害發展的趨勢,預計6月份發病較高的有魚類的細菌性疾病、南美白對蝦病毒病、河蟹纖毛蟲病和鋸緣青蟹黃水病、中華鱉細菌性疾病等。為此,提出以下幾項防治措施,供參考:
1.密切注意天氣變化,及時巡塘。視情況適時開增氧機,預防或減輕浮頭。如遇到陣雨或悶熱天氣,應適當延長開機增氧時間。
2.做好定期消毒和水質改良工作。水溫持續升高,各類病原體活躍,一遇不穩定環境,極易誘發病害,可用生石灰、含氯制劑全池潑灑,清除病原,也可用有益微生物制劑改良水質。
3.科學投飼。盲目加大投餌量、投喂霉變的飼料,均易造成魚類出現腸炎等高死亡率的疾病。日常管理中要掌握好投飼量;注意飼料的貯藏,保持飼料的鮮度,杜絕投喂霉變的飼料。
4.科學用藥、規范用藥。養殖過程中的預防用藥、對發病個體的藥物治療都必須嚴格遵循國家有關漁藥使用的規定,做到科學用藥、規范用藥,以確保水產品的質量安全。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