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3252|回復: 5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請高手幫忙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9-6-16 19:07: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我魚塘的桂花魚下頜和鰓蓋都有一點點出血,每天都死30、40條,有什么解救的方法,我是廣東這邊的,天氣多變,特別容易發病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和興 + 1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09-6-16 19:47:40 | 只看該作者
    我幫你頂一下吧,,,,,,,,,,,,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個回復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樓主| 發表于 2009-6-16 20:07:13 | 只看該作者
    希望養殖高手幫幫忙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毯
    發表于 2009-6-17 17:12:55 | 只看該作者
    戊二全潑灑消毒。內服恩諾沙星加VK3。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表于 2009-6-18 18:21:35 | 只看該作者
    不太清楚是不是這個病,不過跟鱖魚有關,在我們的教材上找到的,希望對你有用。
    鱖魚虹彩病毒病( Iridovirus disease of Siniperca chuatsi)
    [病原] 該病的病原暫稱為傳染性脾腎壞死病毒( Infectious 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 virus, ISKNV) , 屬于虹彩病毒科( Iridoviridae), 所以習慣上也叫鱖的虹彩病毒病。
    [癥狀和病理變化] 病魚口腔周圍、鰓蓋、鰭條基部、尾柄處充血。有的病魚眼球突出,有蛀鰭現象。瀕死魚表現嘴張大, 呼吸加快,加深, 身體失去平衡, 鰓蒼白, 部分魚體表變黑。剖解, 可見肝臟、脾臟和腎臟腫大, 并有出血點, 肝上還可見壞死灶, 腸壁充血或出血。有的還有腹水, 腸內充滿黃色黏稠物。組織切片觀察, 腎中的馬氏小體大部分壞死解體, 腎小管上皮細胞水泡變性。脾組織發生變性、壞死。肝細胞排列稀疏, 有的細胞壞死、崩解形。
    1 危害對象自20 世紀80 年代后期以來, 由虹彩病毒引起的水產動物致死性傳染病在包括美洲、歐洲、亞洲和大洋洲在內的世界各地普遍流行。曾慷等( 1999) 對宿主范圍的研究表明, ISKNV 感染宿主具有一定的選擇性, 鱖和大口黑鱸( Micropterus salmoides)敏感。
    2 流行季節無論是廣東省各地還是珠江三角洲等地, 從1993 年以來, 每年5~10 月都暴發流行本病, 以7~9 月為高峰期。
    3 環境條件25~34℃是該病適合流行的水溫, 而28~30℃是其最適流行水溫。20℃以下時, 鱖魚一般不發病。水溫是鱖魚病毒致病的限制因子, 氣候突變、水質惡化、細菌和寄生蟲等病原感染以及近親繁殖種質退化, 餌料營養不平衡, 管理不善等, 均可成為病毒致病的誘發和協同因子。
    4 傳播路徑ISKNVD 的傳播方式可以分為水平感染和垂直感染兩種方式。水平感染主要通過兩種途徑發生: 食物傳遞和以鰓和皮膚為門戶的水傳播。病毒濾液通過肌肉注射、腹腔注射、劃痕浸泡、口服等四種途徑均可感染, 與自然病例癥狀相同。鱖魚病毒也可以潛伏的形式存在于鱖體內, 以垂直傳染的方式進行傳播。
    5 病程該病流行快, 發病率高, 在25~34℃范圍內, 受感染鱖魚在7~12d 內死亡率為100%。在發病池中, 鱖魚一般10d 內死亡率達90%左右。
    [診斷方法] 根據臨診癥狀及流行情況進行初步診斷, 采用常規的組織學方法( HE 染色) 進行病理組織學診斷, 且在電鏡下見有大量六角形的病毒顆粒可作進一步確診。目前對鱖病毒病的檢測和診斷方法還有: 外源核酸分析( 酶切技術除去內源性核酸) 和成壞死灶。在脾臟和腎臟中還能見到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強嗜堿性、腫大的細胞。鰓小片細胞變性壞死, 上皮組織萎縮, 結締組織纖維化, 毛細血管阻塞。透射電鏡觀察, 可見脾臟細胞中有大量切面為五角形和六角形的病毒粒子。當病魚受到多重病原感染時, 癥狀多樣化, 包括體表的局部出血, 部分器官的腫大、糜爛和壞死等。PCR 檢測( 根據RAPD 擴增的鱖魚病毒核酸的特異片段SCVE369 設計一對引物, 進行PCR 檢測) 等。另外, 鄧敏等( 2000) 利用鱖病毒的PCR 擴增產物作探針, 經高辛標記,成功地在病鱖的脾腎組織中進行了原位雜交, 感染組為陽性, 對照組為陰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發表于 2009-6-25 22:31:46 | 只看該作者
    引用自yudi635012 發表于 2009-6-17 17:12的內容
    戊二全潑灑消毒。內服恩諾沙星加VK3。
    我就是用氟苯尼考加米糠沿池塘四周潑灑,連用兩天,不過要在傍晚7點左右才能潑藥,外加早上用二氧化氯(顆粒型)全池潑灑,效果也挺好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0 18:09,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东县| 中牟县| 谢通门县| 株洲市| 秭归县| 永寿县| 都昌县| 易门县| 咸阳市| 鸡西市| 肇东市| 东丰县| 同心县| 旬阳县| 清徐县| 南康市| 高陵县| 铜山县| 简阳市| 波密县| 石渠县| 旺苍县| 英吉沙县| 孟村| 平泉县| 松原市| 永昌县| 桓台县| 永清县| 井陉县| 老河口市| 敦化市| 银川市| 无为县| 施秉县| 镇雄县| 呈贡县| 镇雄县| 巩义市| 阜城县| 达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