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種豬測定
種豬測定分中心測定與場內測定二個水平進行。Bogildgard中心測定站年可測定種豬5000頭,測定種豬均來自丹育40個育種場。送中心測定站的種豬為指數高(每窩豬出生時的指數為其父母指數的平均值)、無缺陷、體型好的四周齡斷奶種公豬。送至中心的種公豬首先在中心的隔離豬舍進行 4―5周的飼養,當體重達到25kg時轉至測定舍,體重至30kg是進入測定期。
Bogildgard測定站的測定欄均安裝脈沖轉化器飼喂系統(ACEMA48),采取自由進食,干喂顆粒料。同欄12―15頭為一測定組。在中心測定站測定同一頭公豬后代有一限定量,杜洛克、漢普夏不超過60頭/年,長白、大白不超過50頭/年,同窩測定1―3頭公豬。
當體重達到75kg以上,采集肉樣送至實驗室進行肉質測定(主要測定肌間脂肪含量、PH值、肉色)。SPF組織將會采集血樣進行血清蛋白及紅細胞同工酶酶譜分析,部分樣品進行DNA檢查。
當體重達到100kg時,測定個體日增重、飼料轉化率、超聲波測定膘厚(四點平均值,四點分別是:最后肋、最后肋后5cm、最后肋前10cm、15cm沿中線下7cm處),同時計算瘦肉率,評估每頭豬的體型評分。
瘦肉率=V1-V2Χ(平均膘厚+(100-終減重)Χ V3)
說明:平均膘厚單位為mm:
長白:V1=70.21 V2=0.92 V3=0.056
大白:V1=66.70 V2=0.56 V3=0.070
杜洛克:V1=68.23 V2=0.90 V3=0.100
瘦肉率的計算每年重新校正一次,校正時,屠宰測定1200頭豬實際值進行校正。
三、場內測定
40個育種場的測定工作由專人分區負責,每年可測定75000頭重豬。測定組按品種、性別、大小分開,每組10-12頭豬,30kg(25―35kg)開檢,92kg(75―105kg)終檢。終檢時測定日增重、超聲波背膘厚并計算瘦肉率,同時評估每頭豬的體型評分,所有數據輸入電腦。
指數計算:
中心測定與場內測定的數據通過INTERNET網傳送至丹育計算機中心,由中心完成指數的計算。指數的計算采用BLUP法,先計算單個形狀的BLUP值,然后根據不同性狀的經濟系數計算每頭豬的綜合指數及次級指數(SUB―INDEX)。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