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484|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營養福利不到位-導致母豬群發性蹄裂病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9-6-11 17:54: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發病情況鄂東南某規模化養豬場,存欄長×大二元母豬468頭,杜洛克公豬16頭。于2007年11月初發現有少數母豬躺臥時間長,不愿起立,喂飼料時采食正常。經仔細觀察,發現母豬蹄部有大小不等、長短不一的裂痕,觸摸有疼痛感。獸醫人員懷疑是口蹄疫的前兆癥狀。幾天后,表現類似癥狀的母豬逐漸增多,發展到82頭,還有4頭杜洛克公豬也如此。全群發病率為17.8%。母豬發病率為17.5%,公豬發病率為25.0%。據調查,該場購買4%妊娠和哺乳母豬復合預混料,自行加工全價飼料。基礎配方營養為:妊娠母豬飼料粗蛋白含量14%,消化能12.34兆焦/千克,鈣0.75%,總磷0.35%。哺乳母豬飼料粗蛋白15.8%,消化能13.18兆焦/千克,鈣0.75%,總磷0.31%。公豬飼喂哺乳母豬飼料。從配方營養分析,鈣稍低,磷不足,能量水平亦低,預混料中維生素、尤其是生物素的添加量可能不夠。據飼養員反映,該場長期缺乏青綠多汁飼料,為防止種豬體況過肥一律采取限量飼喂策略,空懷、妊娠母豬喂量為1.5~2.0千克/日頭。

    2 臨床癥狀發生蹄裂的大多是空懷和妊娠期的母豬,哺乳期的母豬相對少些。主要表現:蹄面(頁)部發生裂痕,長短不一,有的裂痕又粗又長,貫穿于蹄冠至蹄底。裂痕發生于前肢一側,或后肢一側,也有兩側的,但以后肢為多。因后肢負重更大故易罹患。四肢同時發生的幾乎沒有。病豬跛行,患部感到疼痛甚至劇痛,行走困難,起臥不便,嚴重者,關節皮膚磨破,形成局部膿腫、潰爛。多數病豬因不能站立呈伏臥采食姿勢,食欲正常。檢測體溫亦不高。85%的母豬、公豬體況瘦弱,只有七成以下膘情,呈刀口背脊、露尻的多見,完全不符合正常生產所需的種用體況要求。

    3 發病原因(1)氣候因素:進入秋冬天氣轉涼后,豬體表毛細血管收縮,導致脂質分泌減少,肢體末端養分供應不足,使豬蹄部易形成裂痕。加上湖北地區遭逢30年不遇的秋冬干旱,空氣十分干燥,也是蹄裂病發生的誘因之一。

    (2)缺乏運動:母豬長期在限位欄生活,除偶爾的轉群外,平時極少運動,影響肢蹄健康。

    (3)地面硬糙:公豬、母豬長期生活于干硬粗糙的水泥地面上,缺乏柔軟的墊料或墊草,導致肢蹄易損患病。

    (4)營養不足:這是最重要的誘因。一是該場飼養制度不合理,過于限飼,導致種豬嚴重的營養缺乏,表現為體質虛弱,機體代謝減弱;加上配方能量水平較低,不能滿足現代瘦肉型母豬的營養需要。二是預混飼料生產廠為追求商業利潤,降低了營養素用量,尤其是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生物素(H)等添加量過低,有效磷也供給不足,鈣、磷比例不當。

    4 診斷根據臨床以蹄裂為主要表現,體溫不高,豬場無其它疫病流行,以及該場飼喂制度和飼料供應狀況判斷,加上飼料取樣分析結果:鈣含量為0.77%,磷含量為0.28%,生物素(維生素H)含量為0.1毫克/千克(其它指標未檢測),故診斷為營養缺乏性蹄裂病。筆者認為:飼料中生物素含量過低,正常情況下每千克飼料應含0.3~0.5毫克,工廠化飼養條件下,可添加到1毫克/千克;總磷含量低,應達到0.5%以上;消化能含量低,哺乳母豬飼料每千克應在14.2兆焦較為合適。

    5 解決問題的對策(1)調整配方:在原用預混飼料的基礎上增加一些特殊營養素,每噸全價飼料另加入2%生物素(VH)37.5克,相當于生物素0.75毫克/千克;另加入磷酸氫鈣(含磷17%)15千克,相當于含磷0.25%,加上原有含磷量0.28%,則實際含磷量為0.53%,鈣磷比大約為1.5:1。同時,對基礎配方作適當調整,加入3%植物油或5%大豆磷脂提高能量水平。

    (2)更換預混料:采取上述措施將原有預混料用完后更換另一種優質高效復合預混料。其生物素含量折合到全價料中為0.5毫克/千克,維生素A 11500單位/千克,維生素D 1920單位/千克,維生素E 80單位/千克,有效磷0.45%。

    (3)增加喂量:針對蹄裂病豬膘情瘦弱、營養不良的狀況,加大飼料喂量。空懷、妊娠前期母豬每頭日喂全價飼料2.5千克,妊娠后期每頭日喂3.0~3.3千克,哺乳母豬自分娩第5天起每頭日喂4.5~6.0千克,公豬每頭日喂3.0~3.5千克,直至康復再適當減少飼料喂量。

    (4)加強護理:飼養員應加強對患病種豬的照顧,地面要加墊草,保持清潔干燥防止打滑;將病豬隔離單獨飼養,以防健康豬搶食、打斗而加重病情;對蹄裂嚴重者采取在患部涂搽碘甘油的方法,一日3~4次;對蹄殼破損和局部皮膚膿腫者,可用0.1%高錳酸鉀溶液擦洗,每日2~3次。

    經采取上述措施后3周,這批蹄裂病豬恢復健康,其中,僅有1頭母豬因同時患有子宮內膜炎而淘汰。

    6 討論與小結大批種豬同時發生蹄裂病在生產實踐中十分少見。其發病原因主要是養豬福利措施不到位,如限位飼養、缺乏運動、無墊料等都是誘因。但,更為重要的是飼料配方不合理,限制喂量,導致營養福利欠缺而造成該病發生。因此,在規模化豬場公、母豬的飼養管理中,一定要重視各種福利措施的實施。在營養方面要注意充分、平衡、全價。幾種重要的維生素如維生素A、D、E、K、H等必須添加到足夠的量,鈣磷比例要適當,建議現代瘦肉型母豬日糧鈣含量可提高到0.80%~0.95%,有效磷在0.45%~0.52%為好。公豬、妊娠母豬消化能12.5~13.3兆焦/千克,粗蛋白公豬17%~18%,妊娠母豬13%~14%,哺乳母豬消化能13.5~14.5兆焦/千克,粗蛋白16%~17%。全價飼料日喂量適當,視膘情體況而定。如有條件可以多喂青綠多汁飼料,或添加羅氏種豬齊樂1千克/噸。此外,種豬要有一定的運動量。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20 收起 理由
    川牧人 + 20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0-2-5 12:58:22 | 只看該作者
    主要是缺生物素所致,要經常飲水中加維生素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個回復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1 09:31,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昭觉县| 开远市| 庆城县| 乡城县| 南召县| 邯郸县| 湖州市| 繁昌县| 浦城县| 岚皋县| 新乡县| 盈江县| 瓦房店市| 唐山市| 扎赉特旗| 琼海市| 敦煌市| 彭阳县| 五家渠市| 湖州市| 临汾市| 洱源县| 中阳县| 宜黄县| 舒城县| 小金县| 务川| 长沙市| 宜良县| 长治市| 定州市| 盘山县| 磴口县| 福贡县| 辽中县| 平泉县| 思茅市| 双辽市| 靖西县| 阜新市| 鹿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