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029|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廣東涼茶業“上火” 高增長背后一家獨樂幾家愁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9-6-9 14:45: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某知名涼茶企業總經理告訴記者,紅罐王老吉2003年的銷售額是6億元,2008年增加到120億元,可見涼茶業的市場潛力確實很大。但是,并非所有企業都能賺錢,去年,廣東大部分涼茶企業是虧損的。
      “除了王老吉,廣東其他品牌涼茶企業基本上都虧損!”廣東一知名品牌涼茶企業總經理近日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坦言,由于對手王老吉“太強”以及許多涼茶企業自身創新意識不足等原因,廣東涼茶行業(不含涼茶鋪)“每天都在洗牌”。
      據了解,雖然廣東涼茶業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長,但只是王老吉等少數品牌“活得精彩”,其他大品牌虧損連連,小品牌更是舉步維艱,馬太效應(強者愈強,弱者愈弱)表現得淋漓盡致。
      涼茶·現狀
      一季度產量仍保持35%增長
      “去年廣東涼茶產銷破600萬噸,今年預計增幅高于30%,繼續向省外擴張。”談到涼茶產業的現狀,廣東省食品行業協會會長張俊修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盡管廣東許多涼茶企業都處于虧損狀態,但整個產量的增長仍然反映了整個行業的經營效益。
      在涼茶旺季即將到來之際,張俊修信心十足地說,盡管國際金融危機襲來,但是今年一季度涼茶產業的產量依然保持35%的增長,與去年持平,沒有任何下降的趨勢。他預計,全年涼茶產業依然會保持30%以上的增長速度。
      “涼茶作為一個新興的產業,已經進入了一個平穩發展的狀態。”張俊修認為,整個涼茶市場的發展潛力很大。由于涼茶這種產品功能單一,不像碳酸型飲料那樣有很多替代品,所以,涼茶企業的競爭只是產業內部的競爭,而其他產品的競爭范圍不只是產業內部的競爭,還有產業與產業之間的競爭。
      數據顯示,廣東涼茶產量在幾年時間內由30萬噸迅速增長了20倍,目前廣東省的涼茶已銷至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預計涼茶銷區今年內可以增加到80個國家和地區。
      市場是否能一直保持這樣的高速增長?清心堂涼茶總經理胡彥明表示:“2006年至2008年,涼茶行業發展得十分火熱,現在廣東的消費市場已經呈現出飽和趨勢。”據悉,多位其他涼茶企業的老總也感覺到了涼茶消費市場的競爭壓力。
      涼茶·隱患
      高增長背后 多數企業虧損
      盡管如此,多名涼茶業內人士認為,盡管產量在高速增長,但對具體的企業來說,真正盈利的并不多,除了王老吉等少數企業。
      “紅罐王老吉2003年的銷售額是6億元,2008年增加到120億元,可見涼茶業的市場潛力確實很大。但是,并非所有企業都能賺錢,去年大部分品牌是虧損的。”上述廣東某知名涼茶企業總經理對記者說。
      “你能見到的打廣告的涼茶沒有一個不虧的,除了王老吉。”該總經理向記者講述了各個涼茶品牌的虧損情況:由陳道明代言的和其正涼茶去年虧損了8000多萬元;包攬廣東各高速公路廣告的香雪制藥的上清飲一年也虧了幾千萬元;鄧老涼茶已經累積虧損了幾個億;由葛優代言的順牌涼茶也“做得不怎么樣”。
      雖然這些數據都暫時無法得到證實,但記者了解到,廣東大概有1000個涼茶品牌,其中在廣州大約有200個品牌,包含批量生產涼茶顆粒的藥廠和生產罐裝飲料的企業,但真正賺錢的企業確實不多。有調查報告指出,除了領頭羊,2008年整個涼茶罐裝行業幾乎全面虧損,很多企業連工資都發不出。
      涼茶·原因
      馬太效應 盲目跟風釀惡果
      近年來,王老吉打開了飲料的新市場,從2003年的6億元銷售額飆升至去年的120億元,今年豪言要突破150億元。面對王老吉的一鳴驚人,和其正、鄧老、春和堂、白云山等企業也摩拳擦掌,迅速跟進。
      據了解,許多涼茶企業在宣傳上都和王老吉靠攏,不僅在品牌宣傳上都打“不上火”牌,產品包裝和色調也和王老吉相似。比如,和其正的廣告詞是“喝了不上火”,和王老吉的“怕上火,喝王老吉”異曲同工,其產品包裝、色調也與“王老吉”相差無幾。上清飲的賣點是“好喝不上火”,再加上 “怕上火就喝潘高壽”、“淡爽不上火”的萬吉樂,這些品牌的宣傳都沒有離開王老吉“不上火”的蹤影。
      廣州白云山涼茶項目負責人張祿明表示,涼茶業的市場潛力確實很大,但做起來非常難,特別是那些沒有中藥背景為依托的涼茶企業。比如,可口可樂之前投入幾個億涉足涼茶業,但沒做多久就不做了;藥業巨頭三九集團前兩年也涉足涼茶業,推出了“三九下火王”,但由于其西藥背景與中藥涼茶關聯度不高,先后幾次倒下又爬起,最終還是在去年倒下了。此外,娃哈哈也曾推出宋都涼茶,但也沒有成功。
      張祿明認為,王老吉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背后有以中藥為主的廣藥集團。當然,他也承認王老吉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該品牌做了十年才成功。
      涼茶·突圍
      戰略調整 走出省走出國門
      面對行業出現的馬太效應,不少涼茶企業開始另尋出路,紛紛調整了市場戰略。
      “今年我們一點廣告都沒有投,要打持久戰還是要先做好產品。”白云山涼茶項目負責人張祿明告訴記者,今年大部分涼茶企業都采用保守的市場戰略,能不打廣告就不打廣告。據他介紹,萬基集團的萬吉樂涼茶,去年曾請張衛健代言,今年也見不到廣告了。
      品牌營銷專家陳瑋在報告中也指出,涼茶新品進入市場,最好第一階段不要打廣告,因為廣告宣傳效果很大部分被行業第一名的廣告給抵消掉了。
      涼茶企業也在不斷創新,尋找突圍之路。許多涼茶企業的眼光不再停留在廣東,而是在全國甚至全球范圍尋找機會。據張俊修介紹,浙江紹興的劍波涼茶已打開美國市場,銷售情況非常好。
      同步播報
      涼茶標準擬5月出臺現有格局或將改變
      王老吉一家獨大,其他品牌良莠不齊,何時才能夠打破這種格局?分析人士認為,涼茶標準出臺或將改變現有格局。
      據悉,4月23日廣州市質監局公布了亞運食品安全標準體系第一批清單,收錄了包括國家標準、地方標準在內的共計688項標準,其中還包括15項正在制定的標準,涼茶標準就是其中之一,該標準擬于5月出臺。
      早在今年廣東省兩會期間,作為廣東省政協委員的涼茶企業黃振龍董事長黃富強就建議,有關部門應盡快建立有效、公正的行業標準,讓消費者充分認識涼茶,規范和推動涼茶市場的健康發展,避免在涼茶標準缺失的情況下,出現食品安全和食品質量混淆的問題。
      據報道,目前的涼茶市場上,紅罐王老吉占據了高達90%以上的市場份額。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陳晨認為,目前涼茶品牌同質化競爭比較嚴重,幾乎都在效仿王老吉的模式,涼茶標準的出臺,將有助于涼茶行業從產品、包裝等方面在差異性上展開競爭,現有的涼茶格局有望發生改變。
      談到涼茶市場的未來格局,張祿明認為,將來會形成與現在的碳酸飲料市場類似的格局——幾家大企業相互競爭。張俊修也認為,各個涼茶品牌定位將更加鮮明,市場將呈現平分秋色的格局。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9 收起 理由
    nety + 19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09-6-9 18:08:51 | 只看該作者
    支持一下吧。。。。。。。。。。。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個回復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0 13:25,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乐市| 磐安县| 台前县| 思南县| 沙湾县| 松阳县| 怀宁县| 黔江区| 赫章县| 化隆| 舟山市| 六盘水市| 江津市| 河池市| 五华县| 桐柏县| 龙门县| 永春县| 介休市| 永春县| 伽师县| 瑞金市| 天峨县| 通州区| 平阴县| 堆龙德庆县| 武威市| 静安区| 杭锦旗| 时尚| 芦山县| 闽清县| 大港区| 琼结县| 湖口县| 江源县| 扶沟县| 天全县| 若尔盖县| 陵川县| 宝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