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0066|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鵝的品種介紹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9-6-8 10:34: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小型鵝種

    (
    一)太湖鵝

    1.
    產地與分布 太湖鵝產于江蘇、浙江兩省沿太湖地區,分布于江蘇省大部、浙江省杭嘉湖地區、上海郊縣等地。

    2.
    外貌特征
    太湖鵝體型小,體態高昂優美,羽毛緊密,結構緊湊。肉瘤發達,公鵝比母鵝更突出明顯;頸細長,呈弓形,無咽袋;全身羽毛潔白;喙、脛、蹼均呈橘紅色。


    3.
    生產性能
    成年公鵝體重4.0~4.5公斤,母鵝3.0~3.5公斤。在放牧條件下,70日齡上市體重2.32公斤,半凈膛屠宰率78.64%,全凈膛屠宰率64.05%。


    母鵝性成熟早,約160日齡左右開產,群體中約有10%的個體有就巢性。年產蛋量平均60個以上,蛋重135.3克,蛋殼白色。公母配比1:6~7。種蛋受精率90%以上,受精蛋孵化率85%以上。

    (二)豁眼鵝

    1.
    產地與分布
    豁眼鵝又稱豁鵝,因兩眼瞼均有明顯豁口而得名。原產于山東萊陽地區,因集中產區地處五龍河流域,故曾名五龍鵝。歷史上曾有大批山東移民遷居東北,帶去這個鵝種。因此,在吉林通化地區叫這種鵝為疤拉眼鵝。在遼寧省昌圖地區,稱這種鵝為昌圖鵝。實際上,豁眼鵝分布遍及東北三省區。《中國家禽品種志》根據異名同種統一原則,統稱為豁眼鵝。耐寒性能強,冬季在-30℃無防寒設施條件下還能產蛋;產羽絨較多,含絨量高。


    2.
    外貌特征
    體型較小,體質細致緊湊,羽毛白色。眼呈三角形,兩上眼瞼均有明顯豁口,為該品種獨有的特征。頭較小,頸細稍長。喙、脛、蹼均為桔黃色,成年鵝有桔黃色肉瘤。山東的豁眼鵝有咽袋,少數鵝有小的腹褶;東北三省的豁眼鵝多有咽袋和較深的腹褶。


    3.
    生產性能
    公鵝成年體重3.72~4.44公斤,母鵝3.12~3.82公斤。90日齡體重3.0~4.0公斤。上市仔鵝半凈膛屠宰率78.3~81.2%,全凈膛屠宰率為70.3~72.6%。


    公母鵝一般在7-8月齡配種或產蛋。在放牧為主的條件下,年平均產蛋80個左右。蛋重120~130克,殼白色。公母配比1:5~7。種蛋受精率85%左右,受精蛋孵化率80~85%。山東萊陽填飼后,肥肝平均重324.6克,最大的515克,肝料比為1:41.3,500克以上的肝占8.3%,填成率60%。

    (三)陽江鵝

    1.
    產地與分布
    陽江鵝產于廣東省湛江地區陽江縣,主要分布在該縣的塘坪、積村、北貫、大溝、白沙、平崗、雙捷等鄉。


    2.
    外貌特征
    該鵝從頭部經頸部向后延伸至背部,有一條寬1.5~2厘米的棕色毛帶,故陽江鵝又稱黃鬃鵝。在胸部、背部、翼尾和兩小腿外側為灰色羽,邊緣為銀白色鑲邊。陽江鵝的羽色很不一致,鵝群中灰色羽又分黑灰、黃灰和白灰等幾種。母鵝頭細頸長,軀干略似瓦筒形,腳稍高,性情溫馴;公鵝頭大頸粗,軀干略呈船底形,雄性特別明顯,頭頂肉瘤發達。喙、肉瘤黑色;脛、蹼有橘紅色和黑色兩種類型。


    3.
    生產性能
    成年公鴨體重4.05公斤左右,母鵝3.12公斤。在一般飼養條件下,70~80日齡體重可達3.0~3.5公斤。飼養條件較好時,70-80日齡體重最大可達5公斤。70日齡半凈膛屠宰率84%左右,全凈膛屠宰率74%左右。


    陽江鵝性成熟早。配種適齡在160~180天。母鵝在150~160天開產,就巢性強,一年有4次。年平均產蛋量26~30個。平均蛋重141.4克。蛋殼白色,個別的為淡青色。公母配比為1:5~6,受精率為84%,受精蛋孵化率91%。

    (四)烏鬃鵝

    1.
    產地與分布
    烏鬃鵝原產于廣東省清遠縣,因大部分羽毛為烏棕色,而得此名。主要分布于該縣北江兩岸的江口、源潭、洲心、附城等10個鄉,鄰近的花縣、叢化、英德、佛崗等地也有分布。


    2.
    外貌特征
    烏鬃鵝頭小、頸細、腿矮,結構緊湊。公鵝體型較大,呈欖核形,肉瘤發達,母鵝呈楔形。成年鵝羽毛從頭頂部至頸背部,直至最后頸椎,有一條由大漸小的鬃狀黑色羽帶,頸部兩側的羽毛為白色,翼羽、肩羽、背羽和尾羽為黑色,羽毛末端有明顯的棕褐色銀邊,故俯視呈烏棕色。在背部兩側,有一條起自肩部直至尾根的2厘米左右寬的白色羽毛帶。胸羽灰白色,腹羽白色或灰白色。喙和肉瘤、脛、蹼黑色。


    3.
    生產性能
    成年體重公鵝平均3.42公斤,母鵝2.86公斤。采用農家傳統的飼養方法,70日齡體重可達2500-2700克, 90日齡體重2850-3250克。半凈膛屠宰率公鵝87.4%,母鵝87.5%,全凈膛屠宰率公鵝77.4%、母鵝78.1%。


    母鵝在140日齡開產。一年有4~5個產蛋期。母鵝就巢性很強,每年就巢達4~5次之多。年產蛋量29.6~34.6個。平均蛋重144.5克。公母配比1:8~10。平均受精率87.7%左右,受精蛋孵化率92.5%左右。

    (五)籽鵝

    1.
    產地與分布
    籽鵝集中產區為黑龍江省綏化和松花江地區。其中以肇東、肇源、肇州等縣最多,黑龍江省各地均有分布。吉林省農安縣一帶也有籽鵝分布。籽鵝因產蛋多而得名,是世界上少有的產蛋量高的鵝種。


    2.
    外貌特征
    籽鵝全身羽毛白色,一般有頂心毛,肉瘤較小。體型輕小,緊湊,略呈長圓形。有咽袋,但較小。喙、脛、蹼皆為橙黃色,虹彩灰色。


    3.
    生產性能
    成年公鵝約4.5公斤,母鵝約3.5公斤。60日齡公鵝體重約3.0公斤,母鵝2.8公斤。70日齡仔鵝半凈膛屠宰率78.02~80.19%,全凈膛屠宰率69.47~71.30%。


    母鵝開產日齡為180~210天。公母配種比例1:5~7。年產蛋量達100個以上。平均蛋重131.3克,蛋殼白色。種蛋受精率85%以上,受精蛋孵化率90%左右。

    (六)長樂鵝

    1.
    產地與分布
    長樂鵝產于福建省長樂縣的潭頭、金峰、湖南、文嶺4個鄉,分布于鄰近的閩候、福州、福清、連江、閩清等縣市。


    2.
    外貌特征
    長樂鵝絕大多數鵝體羽毛為灰褐色,白鵝在5%左右。灰褐色羽的成年鵝,從頭部至頸部的背面,有一條深褐色的羽帶,與背、尾部的褐色羽區相連接,頸部內側至胸、腹部呈灰白色或白色。公鵝肉瘤高大,稍帶棱脊形;母鵝肉瘤小而扁平。喙黑色或黃色;肉瘤黑色或黃色帶黑斑;脛、蹼桔黃色,虹彩褐色。


    3.
    生產性能
    成年公鵝體重平均4.38公斤,母鵝為4.19公斤。60日齡仔鵝體重3.08公斤,半凈膛屠宰率81.78%,全凈膛屠宰率為68.67%。


    一般7月齡達到性成熟。公母配比1:6。母鵝就巢性強,一年就巢3~4次。年產蛋量30~40個,蛋重153克。種蛋受精率80%以上,受精蛋孵化率85%左右。蛋殼白色。

    (七)伊梨鵝

    1.
    產地與分布
    伊犁鵝叫塔城飛鵝。主產于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各直屬縣、市,分布于該州西北部及博爾塔拉蒙古族自治州一帶。伊梨鵝是我國唯一起源于灰雁的鵝種,已有200多年馴養歷史,耐粗放飼養,能短距離飛翔,適應嚴寒的氣候,產絨量高。


    2.
    外貌特征
    伊犁鵝體型與灰雁非常相似,頸較短,胸寬廣而突出,體軀呈水平狀態,橢圓形,腿粗短。無肉瘤突起,頜下無咽袋。成年鵝喙象牙色,脛、蹼、趾肉紅色;虹彩藍灰色。羽毛分為灰、花、白三種顏色。

    3.生產性能
    成年公鵝4.29公斤,母鵝3.53公斤。在天然草場上放牧,60日齡活重公、母鵝分別為3.03、2.77公斤。母鵝270~300日齡才開始產蛋,每年只有一個產蛋期,出現在3~4月間,年產蛋5~24個,平均10.1個。通常第一個產蛋年為7~8個,第二個產蛋年為10~12個,第三個產蛋年為15~16個,此時已達產蛋的高峰期。平均蛋重為153.9克,蛋殼乳白色。公母配比1:2~4。種蛋平均受精率為83.1%,受精蛋孵化率為81.9%。伊犁母鵝有就巢性,一般在每年春季產蛋結束后發生一次。

    二、中型鵝種

    (
    一)四川白鵝

    1.
    產地與分布
    四川白鵝主產于四川省溫江、樂山、宜賓、永川和達縣等地。分布于平壩和丘陵水稻產區。四川白鵝是我國中型鵝種中基本無就巢性,產蛋性能優良的品種。四川農業大學家禽研究室經多年選育結果表明,四川白鵝作為配套系的母本,最為理想。


    2.
    外貌特征
    公鵝體型較大,頭頸稍粗,額部有一呈半圓形的桔黃色肉瘤;母鵝頭清秀,頸細長,肉瘤不太明顯。全身羽毛潔白,喙桔黃色,脛、蹼橘紅色,虹彩藍灰色。


    3.
    生產性能
    成年公鵝體重5.0~5.5公斤,母鵝4.5~4.9公斤。四川白鵝平均出殼體重71.1克,60日齡2.5公斤,90日齡3.5公斤。半凈膛屠宰率公鵝86.28%,母鵝80.69%;全凈膛屠宰率公鵝79.27%,母鵝73.10%。180日齡公鵝胸腿肌重829.5克,占全凈膛重的29.71%,母鵝為644.6克,占全凈膛的20.4%。


    公鵝性成熟期為180日齡左右,母鵝于200日齡開產。母鵝基本無抱性。平均年產蛋量60~80個,高產母鵝超過100個。平均蛋重146.28克,蛋殼白色。公母配比1:4~5,種蛋受精率85%左右,受精蛋孵化率90%左右。

    據測定,四川白鵝的肥肝平均重344.0克,最大的520克,肝料比1:42。

    (二)皖西白鵝

    1.
    產地與分布
    原產于安徽西部丘陵山區和河南省固始一帶,主要分布于皖西的霍丘、壽縣、六安、肥西、舒城、長豐等縣以及河南的固始等縣。


    2.
    外貌特征
    皖西白鵝體型中等,頸細長呈弓形,胸部豐滿,背寬平,全身羽毛白色。頭頂有光滑的桔黃色肉瘤,公鵝體軀略長,母鵝呈蛋圓形;喙桔黃色,脛、蹼橘紅色。少數個體頭頂部有球形羽束(即頂心毛)。


    3.
    生產性能 皖西白鵝成年公鵝體重5.5~5.6公斤,母鵝5~6公斤。在一般放牧條件下,60日齡仔鵝體重3.0~3.5公斤,90日齡可達4.5公斤。8月齡放牧飼養和不催肥的鵝,半凈膛和全凈膛屠宰率分別為79.0%和72.8%。

    母鵝180天左右開產,產蛋期多集中在1月份和4月份,母鵝就巢性很強,絕大多數母鵝有就巢性,年產蛋25個左右。無就巢性的母鵝年產蛋約50個左右。平均蛋重142克,蛋殼白色。公母配比為1:4~5。種蛋受精率88%左右。

    (三)溆浦鵝

    1.
    產地與分布
    溆浦鵝產于湖南省溆浦縣溆水流域。我國南方許多省區均有飼養,其中心產區是湖南溆水縣。溆浦鵝是我國肥肝性能優良的鵝種之一。

    2.外貌特征
    溆浦鵝體型高大,體質緊湊結實,屬中型鵝種。公鵝肉瘤發達,頸細長呈弓形;母鵝體型稍小,后軀豐滿,呈卵圓形,腹部下垂,有腹褶,群體中約有20%的鵝有頂心毛。溆浦鵝有灰、白兩種羽色,白羽鵝約占總數的57.5%,灰羽鵝占34.3%?;淫Z的頸、背、尾部羽毛為灰褐色,腹部白色;喙黑色,肉瘤表面光滑,呈灰黑色;脛、蹼橘紅色,虹彩藍灰色;白鵝全身羽毛白色,喙、肉瘤、脛、蹼呈桔黃色,虹彩藍灰色。


    3.
    生產性能
    成年公鵝體重6.0~6.5公斤,母鵝5~6公斤;仔鵝60日齡體重3.0~3.5公斤,半凈膛屠宰率在88%左右,全凈膛屠宰率約80%。溆浦鵝性成熟較早,一般180日齡達性成熟,常控制在200~210天開產。產蛋季節集中在秋末和初春兩期,每期可產蛋8~12個,一般年產蛋2~3期,年產蛋30個左右;平均蛋重212.5克;蛋殼多為白色,少數為淡青色。


    據測定,填飼前平均肝重為92克,填飼21天后,肥肝平均重為627.51克,最大肥肝重1330.5克,600克以上的肥肝占42.53%,肝料比1:28.03。溆浦鵝灰、白兩種羽色的肥肝性能無差異。

    (四)浙東白鵝

    1.
    產地與分布
    浙東白鵝主產于浙江省東部的奉化、象化、定海等縣。


    2.
    外貌特征
    浙東白鵝體型中等,體軀呈長方形。浙東白鵝絕大多數為白色羽毛,少數鵝的頭部和背側夾雜少量斑點狀灰褐色羽毛。肉瘤高突,呈半圓形,成年后額皰突起明顯;頸細長。喙、脛、蹼橘紅色,爪為白玉色;虹彩藍灰色。


    3.
    生產性能
    成年公鵝體重4.5~5.0公斤,母鵝4.0~4.5公斤。70日齡體重達4.0公斤。半凈膛屠宰率為81%,全凈膛屠宰率72%。公鵝140日齡開始性成熟,初配控制在160日齡以后,公鵝一般利用3~5年。母鵝一般在150日齡左右開產,每年有4個產蛋期,年產蛋量40個左右,平均蛋重149.6克;蛋殼白色。


    (五)雁鵝

    1.
    產地與分布
    雁鵝是中國灰色鵝品種的典型。雁鵝產于安徽省西部的六安地區,主要分布于霍丘、壽縣、六安、舒城、肥西等縣。原產地的雁鵝逐漸向東南遷移,現在安徽的宣城、郎溪、廣德一帶和江蘇西南的丘陵地區成了雁鵝新的飼養中心,通常稱為“灰色四季鵝”。


    2.
    外貌特征
    雁鵝體型較大,體質結實,全身羽毛緊貼。頭部圓形略方,額上部有黑色肉瘤,質地柔軟,呈桃形或半球形向上方突出;喙黑色、扁闊;脛、蹼多數為桔黃色,個別有黑斑,爪黑色;頸細長,胸深廣,背寬平,有腹褶。


    成年鵝羽毛呈灰褐色或深褐色,頸的背側有一條明顯的灰褐色羽帶,體軀的羽毛從前向后由深漸淺,至腹部成為灰白色或白色;背、翼、肩及腿部羽毛皆為灰褐色羽鑲白邊的鑲邊羽,排列整齊。肉瘤的邊緣和喙的基部大部分有半圈白羽。

    3.
    生產性能
    成年公鵝體重5.5~6.0公斤,母鵝4.7~5.2公斤。70日齡上市的肉用仔鵝體重3.5~4公斤;半凈膛屠宰率為84%,全凈膛屠宰率為72%左右。


    公鵝150日齡達到性成熟。雁鵝的性行為有明顯的季節性。據觀察,成年公鵝在5月下旬性行為明顯下降,6月中旬至8月底基本沒有求偶交配表現。母鵝在繁殖季節求偶交配,其他季節一般不接受交配。公母配比1:5,種蛋受精率85%以上,受精蛋孵化率80%左右。母鵝一般控制在210~240日齡開產。年產蛋量25~35個。平均蛋重150克,蛋殼白色。產地群眾說,雁鵝母鵝1個月下蛋,1個月孵仔,1個月復壯,一個季節一個循環,故把雁鵝稱為“四季鵝”。

    (六)鋼鵝

    1.
    產地與分布
    產于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安寧河流域的河谷區,分布于該州的西昌市、德昌、冕寧、米易和會理等縣。該鵝是我國灰鵝中的中型鵝種,當地群眾有填鵝取肝的習慣,肥肝性能良好。


    2.
    外貌特征
    鋼鵝的頭頂部沿頸的背面直到頸下部有一條由大逐漸變小的灰褐色鬃狀羽帶,腹面的羽毛灰白色,褐色羽毛的邊緣呈銀白色的鑲邊。鋼鵝體型較大,頭呈長方形,喙寬平、灰黑色,公鵝肉瘤突出,黑色;前胸開闊,體軀向前抬起,體態高昂。脛粗,蹼寬,呈桔黃色。


    3.
    生產性能
    成年公鵝5.1公斤,母鵝4.5公斤。70日齡體重可達3.0公斤以上。半凈膛屠宰率88.4%,全凈膛屠宰率76.75%。母鵝180~200日齡開產,年產蛋量34~45個。平均蛋重173.4克,蛋殼白色。


    (七)馬崗鵝

    1.
    產地與分布
    產于廣東省開平縣。起源于該縣馬崗鄉,分布于佛山、肇慶等地。


    2.
    外貌特征
    馬鋼鵝以烏頭、烏喙、烏頸、烏腳為其特征。公鵝體型較大,頭大、頸粗、胸寬、背闊;母鵝體軀如瓦筒形,羽毛緊貼,背、翼基羽均為黑色,胸、腹羽淡白。初生雛鵝絨羽呈黑綠色,腹部為黃白色;脛、喙黑色。


    3.
    生產性能
    在放牧飼養條件下,70日齡體重可達3.4~4公斤;在舍飼條件下,70日齡上市體重可達5公斤。半凈膛屠宰率85~88%,全凈膛屠宰率73~76%。皮薄、肉嫩、脂肪含量適度,肉質上乘。馬鋼母鵝140~150日齡開產。就巢性強,一年發生4次。每年有4個產蛋期,第一期為7~8月,第二期為9~10月,第三期為12月至次年1月,第四期為2~4月末。年產蛋35~40個。蛋重平均150克。公母配種比例為1:7,種蛋受精率85%左右,受精蛋孵化率90%左右。


    (八)朗德鵝

    1.
    產地與分布
    原產于法國西南部的朗德省。當地原來的朗德鵝一直在與附近的圖盧茲鵝、瑪瑟布鵝相互雜交,進行鵝肥肝的商品生產。經過長期的選育,逐漸形成了世界聞名的肥肝專用種
    朗德鵝。

    2.
    外貌特征
    朗德鵝體型中等偏大。毛色以灰褐色為主,也有白色和灰白雜色的朗德鵝。灰褐色的朗德鵝,在頸背部接近黑色,而在胸腹部毛色較淺呈銀灰色。匈牙利飼養的朗德鵝以白色的居多。鵝喙桔黃色,脛、蹼為肉色。


    3.
    生產性能
    成年公鵝體重7~8公斤,母鵝7~6公斤。仔鵝56日齡體重可達4.5公斤左右。肉用仔鵝經填肥后活重達到10~11公斤,肥肝重量達700~800克。每年拔毛二次,可獲毛絨350-450克。母鵝性成熟期180日齡,一般在2~6月產蛋,平均年產蛋量35~40個。公母配比1:3,種蛋受精率僅65%左右。有就巢性。


    (九)萊茵鵝

    1.
    產地與分布
    原產于德國萊茵州,以其產蛋量高,繁殖力強而著稱,廣泛分布于歐洲各國。我國從1989年從法國引進了萊茵鵝。


    2.
    外貌特征
    萊茵鵝體型中等偏小。頭上無肉瘤,頸粗短。初生雛鵝背面羽毛為灰褐色,從2~6周齡,逐漸轉為白色,成年時全身羽毛潔白。喙、脛、蹼均呈桔黃色。


    3.
    生產性能
    成年公鵝5~6公斤,母鵝4.5~5公斤。肉用仔鵝8周齡活重4.2~4.3公斤。種鵝性成熟較早,母鵝年產蛋量50~60個,蛋重150~190克。公母配比1:3~4,種蛋受精率74.9%,受精蛋孵化率80~85%。萊茵鵝的肥肝性能較差,但繁殖性能高,生長速度快,可作為配套雜交的母本。我國江蘇南京已引入該品種飼養繁殖。


    (十)瑪加爾鵝

    1.
    產地與分布
    主要分布于匈牙利,又叫匈牙利鵝。在品種形成過程中,埃姆登鵝的影響是主要的,另外,波美拉尼亞鵝、奧拉斯鵝也起過重要作用,近些年來又導入了萊茵鵝的血緣。


    2.
    外貌特征
    由于所處的環境和飼養管理方法的差異,形成了瑪加爾鵝的兩個地方品系,即平原地區型和多瑙河流域型。平原型的體型較大,多瑙河型體型較小。該鵝羽毛為白色,喙、脛、蹼均為桔黃色。


    3.
    生產性能
    成年公鵝6~7公斤,母鵝5~6公斤。在農家小群飼養條件下,一般年產蛋量僅為15~20個,在大型種鵝場由于科學飼養,年產蛋量可達35~50個,蛋重160~190克,受精率與孵化率均較高。由于品系不同,部分母鵝有就巢性。


    肥肝重500~600克,肝淡黃,肝的組織結構非常適于現代化生產。該鵝的羽絨產量高、質量好,每年拔3次毛,可獲得400~450克高質量的毛絨。
    三、大型鵝種

    (一)獅頭鵝

    1.
    產地與分布
    獅頭鵝是我國優良的大型鵝種,也是世界上三大鵝種之一。原產于廣東省饒平縣,主要產區在澄海縣和汕頭等地。獅頭鵝與亞洲和歐洲大多數鵝種不同,具有獨特的體型外貌。


    2.
    外貌特征
    體軀碩大,呈方形,頭大頸粗短。頭部黑色肉瘤發達,向前突出,覆蓋于喙上;兩頰有對稱的肉瘤1~2對;成年公鵝和兩歲母鵝的頭部肉瘤特征更加明顯;頜下咽袋發達,一直延伸到頸部,形成“獅形頭”,故得名獅頭鵝。眼皮凸出,多呈黃色,虹彩褐色;脛、蹼為橙紅色,有黑斑。羽毛顏色大部似雁鵝,即全身背面羽毛、前胸羽毛和翼羽均為棕褐色,由頭頂沿頸的背面形成鬃狀的深褐色羽毛帶,體側、翼、尾羽有淺色鑲邊,腹部灰白或白色。


    3.
    生產性能
    成年公鵝體重10~12公斤,最大可達19公斤;母鵝體重9~10公斤,最大13公斤。肉用仔鵝在40~70日齡增重最快,70~90日齡未經填肥的仔鵝平均體重為5.84公斤,半凈膛屠宰率為82.9%,全凈膛屠宰率為72.3%。據測定,肥肝平均重為538克,最大肥肝重1400克,肝料比1:40。


    母鵝開產日齡160~180天,產區習慣把開產期控制在220~250日齡。產蛋季節為每年的9月至次年的4月。全年產蛋量25~35個,一般每年產3窩蛋,少數母鵝可產蛋4窩,母鵝就巢性強。蛋重105~255克,蛋殼白色。種蛋的受精率70~80%,受精蛋孵化率85~90%。

    (二)埃姆登鵝

    1.
    產地與分布
    埃姆登鵝為世界馳名的古老鵝種之一,長期以來西歐就飼養這一白色鵝。原產于德國西部的埃姆登城附近。有人說,這個鵝種是由意大利白鵝與德國及荷蘭北部的白鵝雜交選育而成。該鵝在英國和北美地區飼養較多,我國臺灣省已引種,肥育性能好,用于生產優質鵝油及肉。


    2.
    外貌特征
    埃姆登鵝全身羽毛白色。初生雛鵝羽毛為黃色,但在背部及頭部帶有一些灰色絨毛。在換羽前,一般可根據絨羽的顏色來鑒別公母,公雛鵝絨毛上的灰色部分比母雛鵝淺些。仔鵝象大部分歐洲白鵝一樣,羽毛里常會出現有色羽毛,但到成年時會全部脫換成白色羽。體型大,頭大呈橢圓形,喙粗短,頸長稍曲,背寬闊,體長,胸部豐滿,腹部有一雙腹褶下垂;喙、脛、蹼呈橘紅色,虹彩藍色。


    3.
    生產性能
    成年鵝體重公鵝9-15公斤,母鵝8-10公斤。60日齡體重3.5公斤,母鵝300日齡左右開產,就巢性強,年產蛋量20~30個,蛋重160~200克。


    (三)圖盧茲鵝

    1.
    產地與分布
    又叫茜蒙鵝。圖盧茲鵝由法國野灰鵝馴化而成,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鵝種。原產于法國南部的圖盧茲市郊區。主要分布于法國西南部。

    2.外貌特征
    圖盧茲鵝頭大、喙尖、頸粗短,體驅大,呈水平狀態,胸深背寬,腿短而粗。頜下有明顯的咽袋。腹下有發達的腹褶;喙桔黃色。脛橘紅色。虹彩褐色或紅褐色。羽毛灰色,蓬松,頭部灰色,頸背深灰色,胸部淺灰色,腹部白色,翼羽深灰色帶淺色鑲邊,尾羽灰白色。圖盧茲鵝根據腹部有無皮褶和頜下有無咽袋,可分為四個變種:即頜下有咽袋,腹下有皮褶;頜下有咽袋,腹下無皮褶;頜下無咽袋,腹下有皮褶;頜下無咽袋,腹下無皮褶。


    3.
    生產性能
    早期生長速度快,產肉量高,但肌肉纖維粗,肉質欠佳,容易沉積脂肪,用于生產肥肝和鵝油,每只填肥鵝可產肥肝1000~1300克,最重的達1800克。肥肝大而質軟,質量較差。肉用仔鵝60日齡體重達3.9公斤。成年公鵝體重12~14公斤,母鵝9~10公斤。母鵝性成熟晚,300日齡左右開產。平均年產蛋30~40個,蛋重170~200克,蛋殼白色。公母配比1:3~4。種蛋受精率65~75%。


    (四)非洲鵝

    [
    產地與分布]原產于非洲,廣泛分布于非洲各地。非洲鵝與中國鵝有密切的親緣關系。

    [
    外貌特征]非洲鵝體態略呈直立狀。體型粗大,體軀長、寬、深;頭寬、厚、大;咽袋大而下垂,隨年齡的增長而增長;喙較大,角質堅硬;肉瘤大而寬,微微前傾;頸長、微彎;胸豐滿碩圓,背闊而平,臀部圓而豐滿,雙翼大而強健,合攏時緊貼體側。

    非洲鵝有灰、白兩類羽色?;矣鸱侵搦Z頭部為淺褐色,頸部為非常淺的灰褐色羽,頸背正中自上而下帶有一條清晰的深褐色寬條紋,體側和大腿上部羽毛灰褐,羽片外緣略淡;主翼羽深藍灰色,覆主翼羽淺藍灰色;副主翼羽也為深藍灰色,但其邊緣接近白色,尾羽灰褐色。脛、蹼為深桔黃色,虹彩為深褐色。

    白羽非洲鵝全身羽毛白色.喙、肉瘤為橘紅色;脛、蹼為淺橘紅色。
    [生產性能]成年公鵝體重9.08公斤,母鵝8.17公斤。母鵝平均年產蛋20~45個。公母配比1:2~6。繁殖利用年限長。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50 收起 理由
    huhongj0723 + 50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09-6-20 16:13:53 | 只看該作者
    樓上的老師能不能講一講雁鵝生活習性,和飼養標準。謝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表于 2009-8-8 22:46:08 | 只看該作者
    問一下,我是江蘇連云港的,養什么鵝較好?能從哪里進到鵝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0 04:55,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屏县| 北流市| 房产| 博野县| 开阳县| 洛浦县| 宁波市| 灌阳县| 溧阳市| 阳高县| 女性| 黄山市| 湘西| 焦作市| 岳西县| 四子王旗| 长汀县| 抚州市| 子长县| 三江| 徐闻县| 黄浦区| 通江县| 府谷县| 合阳县| 灵武市| 海兴县| 德江县| 临沧市| 奉化市| 重庆市| 正镶白旗| 建德市| 扎赉特旗| 东方市| 沁阳市| 宿迁市| 永宁县| 焉耆| 辰溪县| 昌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