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960|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飼料] 內蒙古乳業:陰霾漸散 曙光初現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9-6-6 17:41: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譚玉蘭    文章來源:北方新聞網—內蒙古日報   
      去年9月,“三聚氰胺”事件曝光。一度,消費者憤怒、乳品滯銷、乳企巨虧、奶農受損;隨即而來的金融風暴,使乳業又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當時眾多業內人士預言:乳業恢復“元氣”至少需要兩年。   然而,剛剛過去半年多,內蒙古乳業就強勢復蘇,令業界喜出望外。
      乳企迎來“暖春”
      伊利集團2009年第一季度季報顯示: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8.25%,達到50.99億元;凈利潤同比大增103.59%,達到1.13億元。伊利各大產品的銷售增幅均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其中,高端奶銷量增速快于行業10.4%,功能純牛奶銷量增速快于行業25.8%,嬰幼兒奶粉同比增長高達113%。
      伊利集團執行總裁張劍秋認為:一季度銷量回升和利潤增長的主要原因是新產品陸續投入市場和高端乳品的競爭力日益增強。自2007年起,伊利就進行產品結構的戰略升級,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產品目前已占伊利銷售總額的40%以上,趨近發達國家乳業巨頭的業務結構,成為乳品銷售新的增長點。
      蒙牛集團亦有不俗的表現:一季度產銷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已恢復90%以上,原奶收購量每月都不斷增長,目前已恢復90%以上,呈現出良好的復蘇態勢。
      據蒙牛集團副總裁姚海波介紹:蒙牛斥資12億元建成的高科技乳品研究院已成為蒙牛快速、持續成長的重要推動力。蒙牛注重走產品差異化道路、注重提升產品的附加值。目前,蒙牛的產品包括液態奶、冰淇淋、酸奶、奶粉、奶酪等5大類400多個品種,可滿足不同人群在不同時間對乳產品的需求。特侖蘇、真果粒及締芝特奶酪等都非常受消費者歡迎。
      蒙牛、伊利兩大乳業巨頭去年銷售收入占全區乳制品總銷售額的90%以上;“兩巨頭”迎來“暖春”,足以代表內蒙古乳業正強勢復蘇。
      另據畜牧部門統計,今年一季度全區奶牛存欄達到316.6萬頭,牛奶產量186萬噸,同比分別減少10.19%和9.63%。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廳廳長陶克稱,奶牛存欄減少主要是奶農淘汰了病牛和低產牛,并沒有出現大量殺牛和賣牛現象;適度淘汰低產奶牛,借機調整牛群結構,有利于奶牛養殖業提質增效。
    行動換回信心
      “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后,國家、自治區及時出臺了多個相關文件,從政策、資金等方面對奶業給予重點支持。特別是對奶農及時給予補貼,使奶牛養殖業沒有出現大的波動。
     按照國家和自治區的有關政策,內蒙古各旗縣區畜牧部門對原有的4116個生鮮乳收購站進行了清理整頓,經取締、整合后,目前運轉的生鮮乳收購站為3038個。按照自治區相關文件要求,伊利、蒙牛等乳品加工企業對生鮮乳收購站全部采取了直管、托管和監管措施。目前,乳品企業直管的收購站139個,托管的492個,其余的全部派員監管。
      伊利、蒙牛兩大乳業集團投資1.8億多元,進口先進的檢測設備及藥品,全面加強原料奶的收購檢測、入廠檢測及生產環節檢測和產品出廠檢測,每天24小時不間斷檢驗。兩大集團對所有原奶進行100多項指標的安全檢查,出廠產品每批均經過生產自檢、過程檢驗和最終產品檢驗;貯存和流通過程也進行定期稽核,同時,兩家乳業集團的運奶車上都裝有GPS定位系統,對車輛行駛過程實施全程監控。從而確保面市產品的安全,確保消費者喝上放心奶。
      自去年11月至今,農業部先后在全國開展了4次大范圍的監測,結果表明,生鮮乳質量安全狀況良好。今年2月11日至3月10日,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對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包頭市、烏蘭察布市8個旗縣區的生鮮乳質量安全監測顯示,合格率為100%。
      政府和企業的一系列行動,逐漸換回了消費者對乳品質量的信心,一些曾發誓用豆漿取代牛奶的消費者又悄悄喝上了牛奶。
    奶源齊抓共管
      “三聚氰胺”問題的出現,是我國乳業發展中長期積累的諸多矛盾和問題的集中暴露。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奶牛養殖方式落后,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水平低,奶農與乳品加工企業利益聯結機制不健全。
      “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消費者高度關注奶源,把奶源看成選擇乳制品的第一要素;政府高度重視奶源,把奶源作為保障乳品安全的基礎工程;所有乳品企業都醍醐灌頂般意識到了奶源的重要性,并迅速采取行動。
      自治區政府提出從2009年到2012年,通過4年努力,全區100頭以上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場)飼養奶牛的比例要達到存欄奶牛總數的60%。在健全乳企與奶農利益聯結機制上,政府大力推進合同收奶,促進奶業一體化經營;鼓勵發展奶農合作社、奶聯社、奶牛協會等專業組織,提高奶農的組織化程度,發揮其在產銷對接、技術服務以及協調利益分配等方面的作用;鼓勵乳品企業通過自建、收購、租賃、控股和托管等多種形式,將奶源基地變為第一車間。
      伊利集團在推進自建牧場、合作牧場、大型牧場園區建設的同時,著力推廣“奶聯社”模式。伊利集團目前正在土默特左旗境內投資興建占地3500多畝、養殖規模為5000頭成母牛,集生鮮乳生產、良種繁育、牧草種植、科技培訓為一體的大型集約化有機示范牧場。伊利還與內蒙古奶聯科技有限公司及土默特左旗政府合作,共同建設20個奶聯社牧場,今年絕大部分將陸續投入使用。
      蒙牛集團表示,今后將把更多的資源用于加快奶源基地建設上。現在已經合作、參股建成包括澳亞牧場在內的9個萬頭牧場,今后將再與社會力量合作建設20多個大型牧場。蒙牛在大力推進牧場建設的同時,還著力推進奶牛小區、托牛所等養殖模式,經常組織專家對奶農進行培訓。
      大亂之后必有大治,大治之后必將大崛起。經過治理整頓,乳品質量已經能夠令消費者放心,內蒙古乳業重振雄風指日可待。(譚玉蘭)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9 收起 理由
    小馬哥 + 19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09-6-6 18:00:14 | 只看該作者
    應痛定思痛!!!!!!!!!!!!!!!!!!!!!!!!!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個回復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2 05:08,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骅市| 乌海市| 永州市| 兴和县| 桃园县| 双牌县| 安泽县| 沾化县| 毕节市| 台中市| 体育| 拉孜县| 鄯善县| 永福县| 通辽市| 巫溪县| 嘉兴市| 景东| 华安县| 瓮安县| 呈贡县| 博客| 嘉兴市| 冕宁县| 革吉县| 洛隆县| 临潭县| 汉阴县| 临洮县| 阳山县| 淮阳县| 鄂托克前旗| 宽甸| 贞丰县| 桦甸市| 泾阳县| 旬邑县| 宣武区| 木里| 化德县| 二连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