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好的景色,怎么到處都是豬的排放物?”在梅嶺景區,常常接到游客投訴豬的污染問題。 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景區內,養豬場造成大量污染成了投訴的熱點,養豬場排出的糞便、拋棄的死豬經常在河道上游肆意污染,在梅嶺景區,投訴豬的比投訴人的還多。
據介紹,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在國家政策的鼓勵下,生豬養殖逐漸成為灣里區許多農民的主要致富門路,規模養豬場在梅嶺景區內相繼建成,一直以來,養豬場的排放物嚴重污染著景區的生態環境。于是,“梅嶺景區遭養豬場污染”等關于豬場污染的投訴屢屢見諸報端,成為環保的新問題。
為徹底解決規模養豬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從今年開始,灣里區委、區政府決定把梅嶺風景區和城區禁養區的所有豬場列入了搬遷行列。1日上午,灣里區招賢鎮招賢村的胡小敏開始對自家近一萬平方米的養豬場進行拆除。跟周圍優美清新的生態環境相比,位于紅灣公路旁的胡小敏家的養豬場顯得格格不入。
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到2011年底以前,全區366個規模養豬場約30萬頭生豬將全部退出禁養區,進行異地重建或發展環保型、生態型產業。在全面搬遷禁養區規模豬場的同時,灣里區還出臺了相關扶持政策,鼓勵養殖戶進行產業調整,在提供小額低息貸款的基礎上,對進行茶葉、花卉苗木種植等生態農業產業的土地承包經營戶給予200元/畝現金補助,以扶持綠色產業、生態產業做強做大。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