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對華中區的水產養殖來說,又是不尋常的一年,相比07年來說,不利的因素更多,造成的影響更大,對飼料廠家和經銷商、養殖戶都是更加艱難的一年。
一、天氣多變,陰雨增多,高溫不高,低溫來得早
整個08年的天氣可謂風云變換。07年年底的雪災,造成很多池塘的魚不能按時銷售,一部分池塘的成魚和魚種甚至出現凍傷和凍死的情況,雖然相比廣東等南方省份要好,但是也給華中區的水產養殖造成了非常大的直接損失。
到7、8月份的時候,往常的長期高溫天氣沒有出現,全年氣溫超過37度的時間只維持了3-5天,持續晴天超過7天的時間也非常少,長期低溫和經常光顧的臺風造成高溫不高、天氣多變等情況,這是最近10年都沒有碰到過的情況。
后期氣溫下降特別快,今年9月中下旬的氣溫與去年10月中上旬的氣溫基本相同,很多池塘提前20天左右進入停食階段,這也是最近10年都沒有出現過的。相比07年,整個華中區除了極少數地方之外,一般池塘每畝飼料投喂量減少10-15%。
二、魚病的發生比07年嚴重
魚病方面,由于雪災之后氣溫上升非常快,成魚銷售結束的時候,氣溫已經升高到15度左右。由于魚種投放時間晚、溫度高,很多池塘暴發水霉病,雖然使用了多種方法治療,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導致很多池塘的魚種大量死亡,我們分析應該與雪災造成的機體損傷有很大的關系。
4月份之后,草魚老三病和其他品種的細菌性敗血癥(我們常說的暴發性出血病)大量發生,但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后期池塘的發病率特別高,而且非常普遍,很多常規治療方法的效果也不如以往明顯,很多池塘到最后甚至放棄治療。以前很少發病的青魚,今年整體發病率也比較高,而且以往的治療方案效果大打折扣。
草魚魚種的發病率今年也相當嚴重,從我們觀察到的情況看,今年草魚魚種的發病時間較以往提前了一個月左右,最早的池塘在7月10號左右就開始大量發病,藥物治療較前幾年明顯要困難很多,這在以前都是不曾見過的。
天氣和魚病的影響直接導致今年華中區平均花白鰱的產量下降80斤/畝左右,草魚等優質魚的生長速度下降,這一點大部分養殖戶感覺非常明顯。
海大集團華中區的三個公司08年在魚病預防上大力推廣以海聯科系列產品為主的池塘管理方案,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效果,從目前收集的數據來看,白鰱的成活率可以提高9.2%,鳙魚的成活率可以提高5.5%,草魚的成活率可以提高16.3%,鳊魚的成活率可以提高13.8%。而且在今年花白鰱普遍減產的情況下,堅持使用海聯科產品的池塘,花白鰱的產量普遍較去年提高了50-80斤/畝,一方面是藥物使用量小了,另一方面是成活率提高、產量增加,效益非常明顯。
三、原料價格瘋長帶動飼料價格走高
飼料價格方面,在去年年底漲價的基礎上,今年整體飼料價格又上漲450元/噸,今年養殖戶使用的飼料價格相比去年全年的飼料價格上漲700-800元/噸,加上魚種、漁藥、肥料等生產資料的上漲,今年每畝魚塘開支增加在1000元以上。飼料價格的上漲主要是由于石油價格上漲帶動玉米等糧食上漲,接著造成所有的糧食和油料作物供應緊張。
原料價格暴漲,帶來飼料廠家經營困難,資金周轉難度加大,大公司的資金優勢和原料走勢分析能力體現明顯,除了極少數廠家外,提前備貨為大廠家應對今年的原料暴漲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很多小廠家由于沒錢囤貨,中后期高價買進的原料生產出來的飼料即使按照成本價銷售,市場也不能接受,不得不大量犧牲配方質量來求得一時的生存。在7、8月份很多廠家因為買不到原料而開兩天停三天,甚至有少數飼料廠干脆停產。
飼料價格的上漲,銀行貸款較去年推遲,造成經銷商和養殖戶的資金周轉難度加大,幸好今年前期魚價比較高,一部分養殖戶5月份開始賣魚,與經銷商共渡資金難關。
雖然后期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原料價格大幅回落,但是短期內價格變化幅度非常大,豆粕就多次出現3天內漲300上去,3天后又掉300下來的情況。飼料廠家很難把握原料進貨的時機,無形之中增加了飼料廠家的經營風險。
海大集團華中區的三個公司今年在集團采購中心的指導下,07年年底和08年年初采購了大量的原材料,為提高飼料質量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這也是為什么今年海大飼料的餌料系數相比競爭對手明顯要低很多的原因之一。從目前已經收集到的120多份數據來看,海大飼料的平均餌料系數在1.84,相比07年上升了0.04,但是與主要競爭對手的差異提高。07年海大飼料比主要競爭對手的餌料系數低0.08左右,今年達到了0.17.以今年的平均飼料價格計算,等于每斤魚的成本比主要競爭對手低0.3元左右。
四、前期魚價高,后期魚價低,差異顯著,后期魚價不樂觀
今年的魚價前期一路走高,一直到8月份都與我們08年第一期報紙上的預測基本相同,魚價的上漲我們認為主要是因為08年魚種投放數量下降造成的。后期的魚價下降主要是受美國次貸危機導致的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
雖然08年整體魚種投放較07年少,飼料投喂量較07年減少10%左右,加上前期魚價高,很多養殖戶在前期將準備養殖到年底的大規格魚種賣出,成魚的產量相比下降20%以上,但是,我們對后期的魚價仍然不樂觀。
一方面華中地區的成魚主要依靠外銷,目前周邊省份與華中區的差價不大,長途運輸除掉費用之后,不僅沒有利潤,而且經常虧本,很多魚販今年寧可呆在家里休息也不愿意拉魚;到11月底為止,整個華中區的成魚銷售不到25%,會給后期的市場造成非常大的壓力。
另一方面是市場消費下降明顯,雖然國家出臺了非常強的支持政策,但不可能馬上見效。所以我們從9月底就開始通知養殖戶和經銷商,建議養殖戶及早賣魚。
國家從元月份開始執行的油改稅政策從目前的情況看,肯定會增加長途運輸的費用,這會從另外一個方面華中地區的魚外銷的成本。
五、是不同的養殖模式下的效益差別加大
1、養殖品種:主養青魚和鳊魚的模式效益較主養草魚的模式好,雖然現在大規格青魚暫時沒有開始大量銷售,但是已經可以預見效益會比較突出。
2、賣魚時間:受魚價前期高、后期快速走低的影響,今年賣魚時間對效益的影響更加顯著,從我們收集到的海大飼料用戶的數據看,同樣是養殖草魚,餌料系數都在1.8左右的池塘,賣3次熱水魚的池塘,平均效益可以達到2800元/畝;只賣一次熱水魚的池塘,平均效益在2350元/畝,11月底干塘的池塘,平均效益在1740元/畝,差異非常明顯。
六、不同廠家的飼料效果差異大,不同養殖戶的效果差異大,市場對飼料廠家、經銷商和養殖戶的要求明顯提高
由于今年的原材料漲價的幅度超過了所有飼料廠家的預期,而且中途有一段時間貿易商大量囤貨要價,導致今年的原料采購非常緊張,棉粕和豆粕、菜粕都出現過有價無貨的情況。很多廠家經營陷入停頓,部分廠家鋌而走險,在配方質量上大做文章,結果導致養殖效果嚴重下滑,這一點在干塘效果對比上非常明顯。
整個養殖行業和飼料加工行業今年都接受了一次非常嚴峻的考試,如何幫助養殖戶客服困難,是所有飼料廠家的責任,用海大集團領導的話說:用戶效益決定公司的發展,行業最艱難的時候,就是養殖戶最需要我們的時候。
07年,借助我們前期積累的原料庫存優勢,在集團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對飼料配方進行了進一步升級和提高。同時,在用戶服務上,大力推廣新的池塘管理方案,海大集團華中區全年舉辦技術培訓403次,共培訓養殖戶8377人次,幫助用戶在池塘放養模式、魚病防治、水質管理、飼料投喂等方面進行改進,得到了廣大用戶的一致好評。
明年的水產品價格和原料行情走勢如何,目前我們沒辦法給出非常肯定的答案,但飼料廠家、經銷商和養殖戶都必須認真思考這個問題,只有大家齊心協力,整個行業才能更好地發展。
搜索更多相關主題的帖子: 水產 盤點 養殖 海聯科 原料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