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8617|回復: 1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豬流行性腹瀉、豬傳染性胃腸炎和豬輪狀病毒病及其防制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9-5-21 10:36: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豬流行性腹瀉(PED)、豬傳染性胃腸炎(TGE)和豬輪狀病毒病是我國豬群中危害最嚴重.的三種病毒性腹瀉病,發病后沒有有效的治療辦法,目前唯一的手段是用疫苗進行預防接種。作者經過多年的實驗室試驗和臨床實踐,積累了防治的若干經驗,本文試圖從理論和實踐上對PED、TGE和豬輪狀病毒病三種疾病及其防制進行初步的論述。
        1、病原
        豬流行性腹瀉病毒(PEDV)和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TGEV)都是冠狀病毒,呈多形的球形,外有像倒釘樣的纖突,直徑在60~190nm;在低溫下可以長期存活,糞便中的病毒在20℃干燥、腐敗狀況下10天內死亡,在37℃4天全部死亡。病毒對光很敏感??杀桓栺R林、氫氧化鈉、含氯或碘的消毒劑、季胺鹽類化合物等滅活。輪狀病毒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病,輪狀病毒(RV)呈車輪狀外觀,直徑在70nm左右。RV在環境中相當穩定,對溫度、pH、化學物質和常用消毒劑有耐受性。在pH 3~9時都穩定,糞便中的RV在60℃時可耐受30分鐘,在18℃~20℃時可耐受7~9個月。
        2、發病機理
        經人工發病試驗,豬口服PEDV和TGEV后,潛伏期一般為20小時至3天。在實驗室,新生仔豬最早有接種8小時后就開始發病的,病毒在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內繁殖,在16~30小時達到最大量。由于病毒的侵襲,小腸上皮細胞變性、絨毛脫落,導致小腸內酶活性明顯下降,擾亂了消化及細胞運輸營養物質和電解質,引起急性吸收不良。對哺乳仔豬而言,就不能消化乳中的乳糖和蛋白質,使腸內產生高滲,液體在腸內滯留,甚至從組織內吸收液體,進而導致腹瀉和脫水,酸中毒而死亡。新生仔豬接種RV后,也產生上述的情況,但14日齡以上的豬人工攻毒一般不會發病。
        3、流行病學
        3.1 豬流行性腹瀉和豬傳染性胃腸炎
        PED和TGE有嚴格的季節性。主要在11月至下年4月間.尤其在農歷春節前后是發病的高峰期;氣溫超過20℃一般不會流行,但也有在氣溫25℃或更高時發生的情況。近年來,也有在夏季發生的病例。
        PED和TGE的暴發常常是在買進豬只后的3~5天。病毒傳人的途徑可能是運輸的卡車、工具、衣服、鞋子等。狗、貓、飛鳥和老鼠的糞便也可以傳播該病毒。
        一個豬場第1次暴發PED或TGE時,幾乎沒有一頭豬可以幸免的,待發過病的母豬逐步淘汰,從未發過病的新母豬替代老母豬時,可能會有新一輪的暴發。這樣,這個豬場可以周而復始,延綿不斷地發生。有的豬場當年發過病后,下半年由于發過病的肉豬已基本出售而沒有發過病的新苗豬一批批從外面購進來,這些豬場可能年年會發生豬流行性腹瀉或豬傳染性胃腸炎,但病情比第1次大暴發時會輕些。
        對本病持續存在最令人信服的解釋是它以地方流行性方式存在于肥育豬和不斷有仔豬出生的豬場中,在溫暖的季節成為隱性感染,冬春季則傳播病毒。
        發病時,一般肥育豬首先出現,臨床癥狀,很快蔓延到斷奶豬、妊娠母豬、產仔母豬和哺乳仔豬。
        3.2 豬輪狀病毒病
        無論何處,只要養豬,豬群中就會有輪狀病毒。在常規飼養條件下要使豬場沒有輪狀病毒是非常困難的。病毒經糞/口途徑在豬群中傳播。病毒經糞便排出,急性期排毒量最大。但成年豬一般不排毒。不潔的環境對輪狀病毒在豬群中存留起重要作用。病毒可在干燥的糞便、灰塵、產仔區的污水和斷奶舍中被檢出。在已清空的豬舍內可存活3個月。
        4、臨床癥狀
        4.1 豬流行性腹瀉和豬傳染性胃腸炎
        在抗原上它們是完全不同的疾病,臨床上PED和TGE很難區別,僅僅是TGE的臨床癥狀比PED還要重些。發病開始時厭食,以后腹瀉,并且以水樣的噴射狀腹瀉為特征,豬舍四周墻上和地面沾滿了水糞,有一股特別的臭味。體溫一般不升高。用任何藥品治療都無效。大豬一般7~10天自行康復,但抵抗力弱的豬、尤其有并發癥時會死亡,新生仔豬由于嚴重脫水,加上母豬發病時無奶,死亡率可達100%。10日齡以上仔豬死亡率較低。總的規律是豬只的日齡越小,越易死亡。病豬除腹瀉外,往往嘔吐,特別在吃奶后很快出現。有的母豬流產,有時流產率達25%。
        4.2 豬輪狀病毒病
        是仔豬的一種疾病,在自然情況下,7日齡以下的新生仔豬很少發生,一般發生在13~39日齡的仔豬,平均20日齡,初產母豬產的仔豬較易感染病毒。潛伏期12~24小時,開始出現厭食、不安、偶爾有嘔吐。嚴重的在1~4小時后發生水樣腹瀉,糞便呈黃色到白色,含絮狀物。腹瀉可持續3~5天,在腹瀉2~5天后可能有死亡。隨著年齡的增大死亡率降低,14日齡以上的豬很少死亡。
        5、病理解剖
        解剖這三種病毒性腹瀉的病豬,病變常局限在胃腸道。胃內充滿凝乳塊,胃黏膜充血。小腸內充滿黃色液體,并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塊,腸壁變薄呈半透明。在普通顯微鏡下可以見到絨毛萎縮,腸淋巴結水腫,其他臟器看不到病變。但TGE可能在肺部有炎性反應。
        6、診斷
        引起豬腹瀉和嘔吐的疾病很多。如大腸桿菌病、沙門氏菌病、偽狂犬病、梭菌病、豬痢疾、血凝腦脊髓炎、豬瘟、球蟲病等,需仔細鑒別。
        根據流行病學,發病季節.水瀉。嘔吐。所有豬發病,大豬一般不死,日齡越小死亡率越高.病變主要在腸道,傳播迅速,治療無效等基本上可以確定為病毒性疾病。7日齡以下不發病在13~39日齡發病的仔豬一般為輪狀病毒病,7日齡以內發病死亡的往往是TGE或PED。下面的輔助方法可幫助診斷:絨毛萎縮:在普通顯微鏡下觀察,絨毛縮短,這是特征性的病變。糞便酸性:細菌性腹瀉的糞便一般為堿性,病毒性腹瀉的糞便呈酸性:可用pH試紙測一下。最終的診斷還要靠實驗室檢查。送檢發病未死乳豬的小腸,用熒光抗體技術可在2小時內得出明確診斷。
        7、免疫
        7.1 免疫機理
        在免疫學中起主要作用的免疫球蛋白(1gS)是IgG和IgA。IgG也叫循環抗體,它的主要作用是用來抵御全身感染,而IgA主要用來抵御黏膜感染。IgG的分子量較大,不容易穿過腸壁進入腸腔,它們對胃酸和消化酶的抵抗力較差。IgA也叫分泌抗體,分子量較小,它們在黏膜免疫中起主要作用,可以抵御胃酸和消化酶的消化,并且與腸黏膜有親和作用所以IgA在腸道中起重要的作用。
        PED、TGE和豬輪狀病毒病都是腸道病,都是通過消化道感染的。它們的靶細胞都是腸絨毛上皮細胞,引起腸絨毛的萎縮脫落,是導致動物消化泛反亂、酸中毒和脫水的原因。在預防上,如果在腸腔內經常有抗體存在,就可以不斷地中和豬體攝人的病毒,從而起到保護作用。
        豬出生時體內無免疫球蛋白,出生后通過初乳獲得免疫抗體。初乳中IgS主要是IgG,也有多量的IgA,新生仔豬吮吸初乳后通過腸上皮進入循環,這樣為新生仔豬提供了像母豬那樣的血清抗體,這些體液抗體的功能主要是抵抗全身感染而非腸內感染。所以,在仔豬哺乳期,進入消化道的病毒是通過與母乳中的抗體在腸道中不斷中和而起主要保護作用的.而原先進入體內循環的抗體再通過腸腔與進入消化道內的病毒起作用就次要了,這種免疫機理就是被動免疫,也稱為乳汁免疫。
        在主動免疫中,當豬體自然感染PEDV、TGE\和RV時,主要是腸黏膜的局部免疫,病毒對腸腔的刺激既可產生IgG,也可產生IgA,這是體液免疫,同時可產生細胞免疫。腸上皮細胞形成的IgA分泌片可有效地將IgA從黏膜固有層轉運進入腸腔。這就解釋了在自然發病后活下來的豬中,PED、TGE和豬輪狀病毒病的保護率很高,極少第2次發病。
        7.2 疫苗
        在實驗室中,用PEDV、TGEV和RV的強毒通過肌肉、靜脈、皮下、皮內、氣管和腹腔等非口途徑攻擊敏感豬,經多天的臨床觀察,未見動物有腹瀉和嘔吐的臨床癥狀,再采集小腸進行免疫熒光檢查也未證實在小腸絨毛上皮細胞的胞漿中有病毒存在而用PEDV、TGEV和RV的強毒通過口服時都能使陰性豬發病產生典型的臨床癥狀,用免疫熒光檢查也能證實小腸絨毛上皮細胞的胞漿中有病毒存在。
        這就從理論上啟示我們,PED、TGE和豬輪狀病毒病的最理想免疫途徑應該是口服活毒,而這些活病毒應該是既不能引起豬發病,又要有一定的毒力,使病毒進入腸固有層以有足夠的刺激產生IgG和IgA;如果毒力太弱病毒進入腸道不能增殖或有限增殖,對腸表層下IgA漿細胞的抗原刺激不足,相應地IgA產生極少。但研制這恰到好處的中毒有一定的難度,同時口服的免疫方法的可操作性也不強行報道曾試用低代次細胞培養TGE強毒誘導被動免疫,但結果表明口/鼻內感染的母豬血清學轉化和仔豬的保護率不規律。如果母豬妊娠期間把TGE弱毒一次注射到腸腔。對其所產仔豬用強毒口服,結果保護性很差。然而在母豬妊娠期間連續腸內注射弱毒,其仔豬攻毒后有較好的保護力,這提示了口服免疫需要多次才行。有報道(美國《豬病學》第八版),各種不同的TGE試驗疫苗和兩種商品疫苗給產前母豬注射,其結果是母豬所產仔豬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有小幅度的下降,很不理想,原因可能是病毒通過注射進入體內后不能在體內,尤其在腸黏膜的靶細胞內復制繁殖.病毒很快被機體消滅,不能持續地刺激機體,抗體效價就不高。
        鑒于PEDV、TGEV和RV以上的免疫特性,我們研制了“豬流行性腹瀉、豬傳染性胃腸炎和豬輪狀病毒三聯滅活疫苗”。這三種病毒分別在三種敏感的細胞上繁殖,其病毒效價(TCID50)均大于1075每毫升。以獸用白油為佐劑W/O/W的雙向苗。經交巢穴注射后,病毒抗原在體內緩慢釋放,可持續地刺激機體產生抗體,由于該疫苗是水包油包水,相對單純的油包水疫苗產生有效免疫的時間短些。實驗室免疫試驗表明,免疫母豬后其仔豬的被動保護率在95%以上,肉豬的主動免疫保護率在90%左右;大規模生產試用,免疫母豬后其仔豬的被動保護率在85%~95%,肉豬的主動免疫保護率在70%~90%。
        7.3 三聯滅活疫苗的免疫途徑
        7.3.1 肌肉注射  基于PED、TGE和豬輪狀病毒病—亡述的免疫機理,肌肉注射有如下缺點。接種豬主要產生全身免疫,很少或不產生腸道免疫,當感染PEDV、TGEV和RV時保護率很低。如果是母豬,因乳汁內主要是IgG,而IgA的滴度很低,不能給乳豬提供理想的被動免疫所以哺乳仔豬的保護率也不高。
        7.3.2 乳腺內注射  乳腺內注射可以在血清和乳汁中產生很好的IgG和IgA滴度,并且不注射疫苗的對側和其他乳腺也同樣產生抗體。所以,從理想的角度考慮,疫苗應該用乳腺途徑注射,但是乳腺注射在操作上有一定的難度,極易發生乳腺炎。
        7.3.3 交巢穴注射  在尾根與肛門間凹陷中的一個穴位,此處的淋巴分布密集。經實驗室和多年的臨床應用說明在母豬交巢穴注射后,乳汁內能產生較高的抗體。新生仔豬通過不斷的吮吸母乳,乳中的抗體能很好地中和攝入的病毒.故新生仔豬有較好的被動保護率、所以推薦“豬流行性腹瀉、豬傳染性胃腸炎和豬輪狀病毒三聯滅活疫苗”交巢穴注射。
        7.3.4 肉豬的主動免疫  仔豬的交巢穴注射方法是將仔豬向下倒提.在尾根與肛門間凹陷中垂直或稍向上刺入。在肉豬后海穴注射疫苗后,也能產生較高的血清抗體效價,但由于血中的IgG不容易轉運進入腸腔,腸黏膜的免疫作用不夠堅強,因此有必要對肉豬免疫2次。
        7.4 三聯滅活疫苗的使用方法
        7.4.1 母豬  在后備母豬階段必須先免疫1次,在初產前1個月左右時再免疫1次。以后每胎免疫1次(即1年2次免疫),免疫時間也是產前1個月。每次4毫升。
        7.4.2 肉豬  由于各豬場的斷奶時間不一,可以根據豬場斷奶的時間安排在斷奶前免疫1次,斷奶后再免疫1次,2次免疫的時間相隔20天。初生仔豬每頭0.5毫升.5~25千克仔豬每頭1毫升,25千克以上豬每頭2毫升。
        7.4.3 其他  免疫期:接種本疫苗后10~15天開始產生免疫力,1個月時達高峰,至少可以維持6個月。貯藏:本疫苗在4"C~10℃暗處保存,有效期為1年。注意事項:①本疫苗避免日光直射。②當地應無疾病流行。體炙瘦弱、患有其他疾病,特別患有藍耳病和圓環病毒病時使用效果較差。③疫苗啟封后1次用完。使用前應仔細檢查.如發現有異物、變質等現象均不能使用。④注射器、針頭等用具,用前需經煮沸消毒30分鐘。注射部位用酒精消毒。⑤早期診斷,早期隔離發病豬,及時消除傳染源,并定期進行帶豬消毒和轉群消毒。
        8、防制
        雖然國內外對病毒病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但下面的綜合防制措施如果認真執行了,會大幅度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使豬場的經濟損失減小到最低限度。
        8.1 加強管理
        豬場堅持自繁自養,不從外面購豬。加強冬季的飼養管理;特別要注意提高飼料中能量飼料的供給,加強防寒保暖,提高豬群整體抵抗力;嚴格管理,制定規章制度。搞好豬舍的清潔衛生和消毒工作,圈舍糞尿及垃圾要天天清除,并堅持每半月用石灰乳消毒圈舍1次,每周用2%~5%來蘇兒消毒食具1次;豬群感染該病后,要及時將病豬隔離治療,并對豬舍用2%氫氧化鈉或5%~10%石灰乳迅速徹底消毒,有較好作用的消毒藥有氫氧化鈉、石灰水、漂白粉、百毒威、二氧化氯、福爾馬林和季胺鹽類消毒藥。
        8.2 保溫
        冠狀病毒怕熱不怕冷,所以集中在冬春季發生。因此在冬春季時提高室溫,防止賊風,局部環境加溫尤其重要。實踐證明保溫對降低仔豬發病率和死亡率很有效。
        8.3 加強光照、降低豬舍濕度
        病毒怕光,在紫外線和日光下很易死亡,所以在豬舍內加強光照,裝紫外線燈可以在有效距離內殺滅照到的病毒。保持地面干燥也有一定作用。
        8.4 防止繼發感染
        豬群一旦感染發病,可用抗菌藥品防止細菌的繼發感染。特別運用微生態制劑有較好作用。
        8.5 人工奶和寄奶
        母豬發病后在母豬糞便中和環境中有病毒,新生仔豬仍在母豬處哺乳,新生仔豬的死亡率會很高。所以使新生仔豬離開母豬進行人工喂奶。
        人工奶的配方是:500毫升酸奶+500毫升營養粉+山楂水適量+適量微生態。也可以把新生仔豬寄放到健康母豬處喂奶,但這樣很容易把疾病傳給健康母豬。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xuhua + 1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樓主| 發表于 2009-5-23 16:11:01 | 只看該作者
    感謝大家的參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表于 2009-7-5 10:29:38 | 只看該作者
    去哪里能買到你說的疫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毯
    發表于 2009-7-6 14:46:25 | 只看該作者
    疫苗一般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的就很好.

    neimengwang 于 2009-7-6 14:50 補充以下內容

    這種腹瀉臨床癥狀里先嘔吐、腹脹后腹瀉,粥樣、水樣,惡臭。大豬可噴射狀。

    neimengwang 于 2009-7-6 15:01 補充以下內容

    防治:除上訴所說,還要注意抗菌消炎,可用痢菌凈、氟哌酸;飲水可添加碘制劑或高錳酸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表于 2009-7-6 18:15:28 | 只看該作者
    1. 輪狀病毒:法國進行的一項動物研究顯示,蒙脫石可以保護黏膜絨毛免受輪狀病毒侵襲,蒙脫石組的腸道黏膜形態基本保持正常。

         2. 大腸桿菌:家兔回腸感染大腸桿菌后,服用蒙脫石可以減輕黏膜損傷,重建水、電解質吸收,促進絨毛恢復正常形態。

         3. 空腸彎曲桿菌:空腸彎曲桿菌不僅可以在腸道定植,還可以進入血循環,在身體其他部位定植。使用蒙脫石后,消化道黏膜未見破壞,其他部位也無移位細菌,側面說明蒙脫石可促進受損小腸黏膜上皮細胞的再生與修復,對腸道黏膜屏障有明顯的保護作用。

         4. 燒傷:未服用蒙脫石的大鼠,在傷后12小時全段小腸黏膜下血管輕度充血,嚴重者有小灶潰瘍甚至腸上皮脫落呈片狀,腸壁水腫并累及肌間神經節細胞,傷后1、3天尤為明顯。而蒙脫石治療組大鼠,傷后各時相點腸上皮脫落程度較輕,絨毛形態完整、排列整齊,腸上皮再生能力較強(圖3)。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30 收起 理由
    fsrf326161668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發表于 2009-7-6 21:47:08 | 只看該作者
    腐植酸鈉的效果可能比蒙脫石還好很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發表于 2009-10-23 22:07:50 | 只看該作者
    謝謝了,目前看到的最全的,討論腹瀉的,與其他互補性最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發表于 2009-10-24 19:53:11 | 只看該作者
    你這不會是抄書上來的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發表于 2009-10-25 21:26:21 | 只看該作者
    我在一線的時候,每年處理上百例這類病,主要是加強管理,做好環境衛生,防止并發癥發生,維持體液平衡,基本沒有出現死亡病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發表于 2009-12-12 16:30:46 | 只看該作者
    很好的資料,最近用我們的飼料的也發現了這種情況,我們的濃縮料配方中15%金霉素2.5kg,復合酶0.52kg,枯草芽孢桿菌2kg,我估計病菌性腹瀉的可能性不大,應該也不是因為消化不良引起的,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發病的居然都是100斤以上的豬,而且,開始不是都是腹瀉的,但是幾天后腹瀉的就多了,大多是水便,噴墻。是不是傳染性胃腸炎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0 22:54,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城县| 津南区| 黄山市| 武功县| 麦盖提县| 寻甸| 台安县| 濮阳县| 甘孜县| 桃源县| 噶尔县| 禹州市| 镇江市| 尉犁县| 昂仁县| 桑植县| 宁陵县| 莲花县| 中阳县| 建瓯市| 宁强县| 临朐县| 含山县| 丹江口市| 丹寨县| 洛川县| 伊宁市| 台南市| 车致| 额敏县| 桂阳县| 东源县| 宝应县| 诸城市| 兴义市| 全椒县| 滨州市| 泰来县| 辛集市| 临澧县| 盐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