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毒素中毒逐年增加,是規模化養兔業的快速發展和飼料產業化的落后形成尖銳的矛盾。盡管我國的飼料工業發展很快其產量居世界第二位,但其以豬雞飼料為主,以全價飼料為主,即已精料為主,而粗飼料或草業的產業沒有形成。盡管我國有一些收購、加工和銷售粗飼料或牧草的企業,但其產品質量的穩定性難以恭維。多數是自然干燥的粗飼料和青干草,人工干燥的飼草微乎其微。自然干燥飼草時間較長,其質量受自然環境影響很大。若在干燥的過程中受到陰雨天氣的影響,很容易發霉變質。如果干燥不徹底,含水率較高,在儲藏過程中也容易發霉變質,由于獺兔飼料組成的特殊性和獺兔消化生理的特殊性,粗飼料是獺兔日糧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占總量的,同時,獺兔與牛羊或豬雞相比,對霉菌霉素特別敏感。含有相同數量和種類的霉菌霉素,其他卻不能承受;其他動物可以耐受而逐漸康復,獺兔無論急性中毒,還是積累性中毒,多數最終死亡。也就是說,一旦發病,沒有特效治療辦法。據調查,獺兔飼料發霉中毒多由于粗飼料原料發霉,但在一些小型養殖場自己加工顆粒飼料,由于小型顆粒機在壓粒過程中需要加入一定的水,若不能及時曬干燥,也可能霉變。此外。如果飼料儲存時間較長、儲存條件不良,也可發生霉變
飼料發霉中毒以規模型兔場居多。規模越大,發病的機率越大。一大型養兔企業發生飼料霉變中毒事件,持續時間達一個月之久,死亡獺兔萬只以上。個別飼料企業也曾經發生類似事件。霉菌種類多,產生的霉素多樣,中毒機理復雜,加之兔的生理階段、抗病能力、攝入霉素的數量不同,因而臨床疹狀不一,給診斷帶來一定的困難,根據筆者多年的實踐經驗,飼料霉變中毒臨床類型主要有以下癱軟型: 以妊娠和泌乳母兔多見,采食越多,發病率越高, 疹狀越明顯。
癱瘓型:臨產母兔易發。
腸炎型:幼兔多發,其他獺兔均可發生。
便秘型:所有獺兔均可發生腹脹型:所有獺兔均可發生。
流涎型:所有獺兔均可發生,流產型:多發生在妊娠中期。
死胎型:胎兒發育基本成型,體重略小,體色灰暗,死亡發生妊娠后期,假發情型:空懷母兔,外陰長期處于洪腫狀態,而久配不孕。
肺膿腫型:所有獺兔均可發生。
飼料發霉中毒多發生在高溫高濕的季節,但全年其他任何季節均可發生,應引起高度重視。
目前飼料中所用的霉菌毒素吸附劑種類有沸石、活性碳、蒙脫石等,國際上推薦的首選吸附劑是蒙脫石。飼料中添加蒙脫石是必需的。蒙脫石是唯一的一種由人藥演變為飼料添加劑的品種,對兔子止瀉的效果和飼料脫霉效果極佳,并且安全綠色,是綠色飼料配方的不可缺少的成分。蒙脫石源于大自然,又回歸大自然,對大自然沒有破壞,是對環境友善的物質。
蒙脫石對所有的霉毒毒素都有很好的吸附,能強力吸附霉菌毒素,可定向吸附黃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霉菌,并將其固定而失去致病能力,隨腸蠕動排出體外。顯著解除霉菌毒素引起的免疫抑制,提高疫苗免疫效果,增強兔子免疫力及對營養物質的吸收,絕不干擾其他營養物質的吸收,是無任何毒副作用安全環保的綠色飼料添加劑。
蒙脫石對黃曲霉毒素B1均有較強的吸附性,吸附量隨黃曲霉毒素B1含量增加而增加,兩者呈直線相關。當吸附反應體系中賴氨酸含量為0.2%、0.4%時,不影響蒙脫石對黃曲霉毒素B1的吸附[16]。在霉變飼料(黃曲霉毒素B1,39.78微克/千克)經雙八面體蒙脫石處理后,黃曲霉毒素B1含量分別降為8.88微克/千克,達到我國衛生部制定的飼料衛生標準(≤20微克/千克)和歐美標準(0—20微克/千克)。
蒙脫石是一種效果顯著的脫霉添加劑,添加蒙脫石已成為適合在大規模飼料生產中脫霉措施的首選。納米蒙脫石加入飼料單純脫飼料霉菌毒素添加量為1-2公斤/噸,飼料明顯發霉,添加量為3-5kg/噸。
蒙脫石可以和抗生素藥物等藥物聯用,無相克相畏現象。
蒙脫石用于動物養殖上,產品必須經過提純,必須確定無毒(砷、汞、鉛、方英石不超標),任何將膨潤土原礦直接用于動物養殖的結果都將造成對禽畜的傷害以及對人的二次傷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