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文峰 于 2009-5-13 15:08 編輯
結合對蛋雞養殖現場的一種情況進行簡要剖析。即產蛋后期蛋殼質量問題的提出:品質往往逐漸變差,破損率增加,蛋殼顏色的變化。 個人總結以下幾個方面:
1、飼料營養中鈣的稍提高,磷的稍降低。
鈣:蛋雞高峰料通常含3.5%(每日每只4克)左右,產蛋后期只需4.1-4.4克;
磷:蛋雞高峰料通常含0.40%(每日每只4克)左右,產蛋后期只需0.33-0.42克。
2、維生素C和維生素D3的適當增加。由于處于產蛋后期的蛋雞經過產蛋高峰期后,生產強度大,生理機能紊亂衰退,抵抗力較差,并且消化吸收能力減弱而脂肪沉積能力增強,產蛋后期所產蛋的重量一般都很大,但日糧中鈣的水平不能滿足蛋禽合成蛋殼的需要;此外添加維生素C可以減少產薄殼蛋和有鈣化缺陷蛋的機會。
3、飼料中能量的改變。飼料中玉米質量差或飼料給量不足而導致產蛋雞攝入的能量偏低,而能量的不足導致產蛋雞特別是高產蛋雞在蛋白形成后,缺乏充足的能量而影響鈣的沉積,從而導致軟殼蛋比例升高,再者考慮季節性的變化給雞的采食量帶來的變化。
4、添加有益于緩解蛋雞卵巢等生殖系統的衰退等功能性添加劑,諸如磷脂、B-胡蘿卜素、異黃酮等。
5。。。。。。。。
當然還有其他飼養管理方面的改變,諸如光照在60周齡后延長16-17小時、合理換成蛋雞產蛋后期料、采用探索減料等等。。
請諸位專家補充。。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