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2414|回復: 4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牧場建設] 第十一章 牛場建設與牛舍建筑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9-5-12 16:33: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第十一章  牛場建設與牛舍建筑
    第一節
    牛場的場址選擇
    一、
    地形、地勢


    場地應地勢高燥,最低應高出當地歷史洪水線以上,地下水位應在2m以下。這樣的地勢可以避免雨季洪水的威脅,減少土壤毛細管水上升而造成的潮濕。因低洼潮濕的場地,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的生存,不利于牛體健康,并嚴重影響建筑物的使用年限。
    地勢要向陽背風,以保證場區小氣候溫熱狀況能夠相對穩定,減少冬春風雪的侵襲,特別要避開西北方向的風口和長形谷地。場地要平坦稍有坡度,以便排水,防止積水和泥濘。地面坡度以15度較為理想。場區面積可根據飼養規模、方式以及飼料來源等來確定,同時應考慮留有發展的余地。

    二、
    水源


    水源是牛場建場的重要條件之一。首先,必須有充足的水源供應。牛場生產過程中,牛的飲用,飼料攪拌,牛奶冷卻儲存,牛舍、用具的清掃、洗刷都需要大量用水,一頭成年牛日平均耗水100L左右,所以可靠的水源非常重要。其次,水質必須清潔適于飲用,微生物指標、重金屬離子濃度、有毒化合物濃度都不能超過標準,水的硬度也不能過高。

    三、土質

    土質的透氣、透水、吸濕、抗壓性等,都會影響環境衛生和牛體健康。最適合建場的土質為沙壤土。這類土壤砂粒和粘度比例合適,雨水、尿液不易積聚,雨后沒有硬結,導熱性小,熱容量大,土溫穩定。有利于牛舍及運動場的清潔與衛生干燥,有利于防止蹄病及其他疾病的發生。

    四、周圍環境

    場址的選擇必須遵循社會公共衛生準則,位置應選在居民點的下風向,地勢低于居民點。但要離開居民污水排出口,更要遠離化工廠、屠宰廠、制革廠。另外還要考慮:
    1. 草料豐富
    肉牛飼養所需的飼料特別是粗飼料需要量大,不宜運輸。肉牛場應距秸稈、青貯和干草飼料資源較近,以保證草料供應,減少運費,降低成本。

     
    2. 交通方便
    架子牛和大批飼草飼料的購入,肥育牛和糞便的運輸量很大,來往頻繁,有些運輸要求風雨無阻,因此,肉牛場應建在離公路或鐵路較近的交通方便的地方。


    3.
    衛生防疫
    遠離主要交通要道、村鎮工廠500m以外,一般距離交通要道200m以外。應符合獸醫衛生和環境衛生的要求,周圍無傳染源。

     
    4. 節約土地
    不占或少占用耕地。



    5.
    避免地方病
    人畜地方病多因土壤或水中某種元素缺乏或過多而引起。地方病對牛的生長和生產性能影響很大,雖可防治,但必然會增加成本。故應盡可能避免。


    第二節
    場地的規劃和布局
    一、
    牛場的分區


    按經營管理功能,把牛場分為生產區、管理區、糞便處理區和生活區。分區規劃首先從人畜保健出發,使區間建立最佳生產聯系和環境衛生防疫條件,考慮地勢和主風向,來合理安排。分區的規劃是否合理,各區建筑物布局是否得當,直接關系到牛場的勞動生產效率,場區小氣候狀況和獸醫防疫水平都影響到經濟效益。居民生活區處于全場上風向和高地勢地段,向下依次為生產管理區、飼養生產區和糞尿處理區。通常以圖11-1的模式表示。
    圖11-1 牛場建筑布局示意圖
    1.生活區 2.辦公區 3.牛舍 4.糞便污水聚集區 5.主風向 6.徑流向
    a.職工宿舍 b.倉庫c.辦公室 d.飼料車間 e.飼料庫 f.青貯窖 g.運動場h.牛舍 i.草棚 j.公路 k.紫外線消毒室 l.獸醫室 m.堆糞場 n.污水池 p.消毒池

    1. 生產區
    包括生產區和生產輔助區。
    生產區是牛場的核心,主要包括牛舍、運動場、積糞場等。其內布局應全面細致考慮。奶牛場飼養是階段性的,成母牛、青年牛、育成牛、犢牛、預產牛需分群分舍,并設配種室、獸醫室、榨乳室和運動場,飼料、飼草貯存加工和調制間。肉牛場布局相對簡單一些,面積最大的是種公牛舍、母牛舍和肥育牛舍,此外還有犢牛舍、配種室、獸醫室以及飼料加工貯存場所。若放牧飼養,放牧地應與牛場保持較近的距離,交通方便(牧道與運輸道)。

    生產區內飼草飼料運輸道與糞尿運輸道不應有交叉,各牛舍間防疫間距(防火)15m以上,病畜隔離區與牛舍相距至少300m,干草堆放位置與其他建筑物保持60m以上距離。
    生產區還應配置防疫設施,使區界明顯,加強防疫。場區人員應設腳踏消毒池和車輛消毒池,四周建圍墻或挖防疫溝。
    生產區是牛場的核心,應設在場區地勢較低的位置,要能控制場外人員和車輛,使之完全不能直接進入生產區,要保證最安全,最安靜。各牛舍之間要保持適當距離,布局整齊,以便防疫和防火。但也要適當集中,節約水電線路管道,縮短飼草飼料及糞便運輸距離,便于科學管理。
    生產輔助區包括飼料庫、飼料加工車間、青貯池、機械車輛庫、采精授精室、液氮生產車間、干草棚等。飼料庫、干草棚、加工車間和青貯池,離牛舍要近一些,位置適中一些,便于車輛運送草料,減少勞動強度。但必須防止牛舍和運動場因污水滲入而污染草料。所以,一般都應建在地勢較高的地方。生產區和輔助生產區要用圍欄或圍墻與外界隔離。大門口設立門衛傳達室、消毒室、更衣室和車輛消毒池,嚴禁非生產人員出入場內,出入人員和車輛必須經消毒室或消毒池進行消毒。
    2. 管理區
    包括辦公室、財務室、接待室、檔案資料室、活動室、試驗室等。管理區要和生產區嚴格分開,保持50m以上距離。

    3. 生活區
    職工生活區應在牛場上風頭和地勢較高地段,并與生產區保持100m以上距離,
    這樣,牛場生產的不良氣味、污物不致因風向與地面徑流而污染居民(職工)生活環境,以及人畜共患疫病的相互傳染,以保證生活區良好的衛生環境。

    4. 病牛隔離治療區(包括獸醫診療室、病牛隔離舍) 此區設在下風頭,地勢較低處,應與生產區距離100m以上。病牛區應便于隔離,單獨通道,便于消毒,便于污物處理等。


    (二)場內布局
    牛場內各種建筑物的配置應本著因地制宜和科學管理的原則,統一規劃,合理布局。應做到整齊、緊湊、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節約基礎建設投資,經濟耐用,有利于生產流程和便于防疫、安全管理等。
    (一)
    牛舍

    我國地域遼闊,南北、東西氣候相差懸殊。東北三省、內蒙古、青海等地牛舍設計主要是防寒,長江以南則以防暑為主。牛舍的形式依據飼養規模和飼養方式而定。牛舍的建造應便于飼養管理,便于采光,便于夏季防暑,冬季防寒,便于防疫。牛舍應建在場中心,便于飼養管理,盡可能縮短運輸線路。規劃時,既要考慮采光,又要便于防風。修建數棟牛舍時,應采取長軸平行配置。當牛舍超過四棟時,可兩行并列配置,前后對齊,相距10m以上。牛舍內應設牛床、牛奶處理室、工作室、值班室和飼料室。牛舍前應有運動場,內設自動飲水槽、涼棚和飼槽、補鹽槽等。牛舍四周和道路兩旁應綠化,以調節小氣候。
    1、

    (二)飼料調制室

    2、

    應設在牛舍中央和水塔附近,距離各棟牛舍較近,同時也要考慮運輸飼料比較方便。

    3、

    (三)飼料庫

    4、

    盡可能靠近飼料調制室,運輸方便,車輛可直接到達飼料庫門口。草垛設在下風向,與周圍房舍至少保持50m以上距離。青貯窖、氨化池可設在牛舍的兩側或牛場附近,便于運送和取用,但必須防止牛舍內及運動場的污水滲入到青貯窖中。

    5、

    (四)干草棚及草庫

    6、

    盡可能設在下風向地段,與周圍房舍至少保持50m以上距離,單獨建造,既防止散草影響牛舍環境美觀,又要保證防火安全。

    7、

    (五)青貯窖或青貯池

    8、

    建造選址原則同飼料庫,位置適中,地勢較高,防止糞尿等污水滲入污染,同時要考慮出料時運輸方便,減少勞動強度。

    (六)貯糞場、病牛室及獸醫室

    應設在牛場下風向的地勢低洼處。獸醫室和病牛舍要建筑在距離牛舍200m以外的偏遠地方,以防疫病傳播擴散。
    (七)產房

    設在靠近母牛舍的下風向。
    另外,場辦公室和職工宿舍應設在牛場的大門口或場外地勢高的上風向,以防疫病傳染。場部應設門衛值班室和消毒池。

    第二節
    牛舍建筑
    適宜的環境溫度是提高牛生產性能的重要因素,我國南北方氣候變化差異很大。修建牛舍應根據當地的氣溫變化和牛場生產、用途等因素來確定。建牛舍要因陋就簡,就地取材,經濟實用,還要符合獸醫衛生要求,做到科學合理。有條件的,可建質量好、經久耐用的牛舍。
      牛舍內應干燥、冬暖夏涼、地面保溫、不透水、不打滑,且污水、糞尿易于排出舍外。舍內清潔衛生,空氣新鮮。
      由于冬季、春季風向多偏西北,牛舍以坐北朝南或朝東南為好。牛舍要有一定數量和大小的窗戶,以保證太陽光線充足和空氣流通。房頂有一定厚度,隔熱保溫性能好。舍內各種設施的安置應科學合理,以利于牛的生長。


    一、奶牛舍

    (一)拴系式牛舍

    拴系式牛舍,亦稱常規牛舍。母牛的飼喂、榨乳、休息均在牛舍內。其優點是做到個別飼養,分別對待;母牛如有發情或不正常現象極易發現;可避免嚴寒氣候對人畜的侵襲。缺點是耗費勞力較多;牛舍建筑造價較高;母牛的角和乳房易受損傷等。其建筑形式、內部排列方式和設備如下。
    1. 建筑形式
    常用的有鐘樓式、半鐘樓式和雙坡式3種(圖11-2、11-3)。






    圖11-2奶牛舍幾種主要建筑形式




    圖11-3鐘樓式牛舍外的通風折蔭設施
    鐘樓式:通風良好,但構造比較復雜,耗料多,造價高,不便于管理。
    半鐘樓式:通風較好,但夏天牛舍背側較熱,構造亦復雜。
    雙坡式:加大門窗面積可增強通風換氣,冬季關閉門窗有利于保溫,牛舍造價低,可利用面積大,易施工,適用性強。
    2. 排列方式
    牛舍內部母牛的排列方式,視牛數的多少而定,分單列式、雙列式和四列式等。牛群20頭以下者可采用單列式,20頭以上多采用雙列式。

    在雙列式中,根據母牛站立方向的不同,又分為對尾式和對頭式兩種(圖11-4)。以對尾式應用較廣,因為牛頭向窗,有利于通風采光;傳染疾病的機會少;榨乳及清理糞便工作比較方便,但飼喂不方便。對頭式的優缺點與此相反。




    圖11-4鐘樓雙列式牛舍內部布局
    3. 內部設置
    在對尾式中,牛舍內部中央有一條通道,寬約1.5~1.65m,為清除通道兩旁排尿溝內糞便、榨乳及照料母牛時行走之用。每側墻壁與飼槽之間有給飼通路,寬約1.2~1.3m。中央通路兩旁的排尿溝寬約30~40cm,微向暗溝傾斜,以利于排水。


    牛床位于飼槽后面,有長形和短形兩種。長形牛床適用于種公牛和高產牛,附有較長的活動鐵鏈。此種牛床的長度,自飼槽后沿至排尿溝約為1.95~2.25m,寬1.3~1.6m,短形牛床適用于一般母牛,附有短鏈,牛床約1.6~1.9m,寬1.1~1.25m。為了防止牛只相互侵占床地,便于榨乳及管理,可在牛床之間裝鋼管隔欄,其長度約為牛床地面長度的2/3。牛床地面應向糞溝作1/100m的傾斜度。

    牛床前面設有固定的水泥飼槽,槽底為圓形,最好用水磨石建造,表面光滑,以便清潔,經久耐用。飼槽凈寬約60~80cm,前沿高60~80cm,飼槽后沿高度視牛床長短而定,長形牛床用高槽,為40~50cm,短形牛床用低槽,高度為20~30cm,中央有月牙形缺口,以便牛采食或休息。
    牛舍各種設置規格,視牛體大小而定,參考表11-1。
    表11-1
    舍內各種設置的規格
    (單位:m)

    牛床寬
    牛床長
    尿溝寬
    尿溝深
    通道寬
    飼槽寬
    飼槽旁通道
    大牛(590~725kg)
    中牛(454~590㎏)
    小牛(454㎏以下)
    上海六牧水牛
    1.2~1.39
    1.1~1.2
    1.0~1.1
    1.2
    1.62~1.8
    1.5~1.62
    1.37~1.5
    1.8
    0.4~0.5
    0.4~0.5
    0.4~0.5
    0.4
    0.25~0.4
    0.25~0.4
    0.25~0.4
    1.37~1.82
    1.37~1.82
    1.37~1.82
    0.45~0.61
    0.45~0.61
    0.45~0.61
    0.85*
    1~1.4
    1~1.4
    1~1.4
    1.55
    * 為飼槽外寬
    自動飲水器是由水碗、彈簧活門和開關門的壓板所組成,可在每頭牛的飼槽旁邊離地約0.5m處裝置。當牛飲水時,用鼻子按下壓板,即可飲水,飲畢活門自動關閉。據試驗,采用自動飲水器,奶牛產量可提高10%~12%。
    此外,每棟牛舍的前面或后面,應設有運動場,用地面積,成年牛每頭15~20m2,育成牛10~15m2,犢牛5~10m2。運動場柵欄要求結實,以鋼管為好,高度150cm。運動場地面以三合土或砂質土為宜,并要保持一定坡度以便排水。運動場內應設置涼棚和飲水槽。
    (二)
    散養式牛舍

    奶牛除榨乳時外,其余時間不加拴系,任其自由活動。一般包括休息區、飼喂區、待榨區和榨乳區等。母??呻S意走到休息區和飼喂區,在榨乳區(間)集中榨乳。圖11-5為散養式牛舍平面圖。




    圖11-5 可容納300~400頭牛榨乳的散養式牛舍平面圖
    母牛飼喂和榨乳后可到休息區休息,以防寒防暑。每頭牛的床地面積為1.5~2.0m2。床地鋪有褥草,每周添加一次新草。
    散養式牛舍的優點是:便于實行機械化、自動化,可大大節約勞力;牛舍內部設備簡單,較為經濟,但根據舍內自動化程度和設備類型,其造價也可能相似或高于常規牛舍;母牛在散養式牛舍感到舒適,并在具有隔欄設備的情況下,可盡量減少牛體受損傷的危險,由于母牛是在榨乳間集中榨乳,與其他房舍隔離,受飼料、糞便、灰塵等的污染較小,故較易保持牛體的清潔,并可提高奶牛的質量。其缺點是:不易做到個別飼養;并且由于共同使用飼槽和飲水設備,故傳染疾病的機會較多。
    在溫暖的地方,還可建造棚舍式或蔭棚式奶牛舍,如圖11-6、11-7。





    圖11-6棚舍式牛舍示意圖





    圖11-7 蔭棚式牛舍示意圖
    在炎熱的南方,還可建造啟閉式奶牛舍,圖11-8、11-9、11-10。






    圖11-8 啟閉式奶牛舍下部窗壁上推式示意圖
          

    圖11-9 啟閉式奶牛舍下部窗壁外撐式示意圖
    圖11-10 啟閉式奶牛舍單列牛欄
    (三)榨乳間

    榨乳間是散養奶牛舍的主要設施,分固定式和轉動式兩種榨乳臺。而前者又有直線形和菱形兩種類型;后者根據母牛站立的方式則有串聯式、魚骨式和放射形幾種類型。分別簡述如下:
    1. 固定式榨乳臺

    (1)直線形榨乳臺
    直線形榨乳臺,將牛趕進榨乳廳內的榨乳臺上,兩旁排列,榨乳員完成一邊的榨乳工作后,接著去進行另一邊的榨乳工作。此時,放出已擠完奶的牛,放進一批待榨的母牛。榨乳員站在廳內兩列榨乳臺中間的地槽內,不必彎腰工作。平均每個工時可擠 30~50頭牛。西安市草灘農場和北京市南郊農場等處均采用此類榨乳設備。一般牛群不很大的牛場使用此類榨乳設備,比較經濟。


    (2)菱形榨乳臺
    如圖11-11除榨乳臺為菱形(平行四邊形)外,其他結構均同于直線形榨乳臺。菱形榨乳臺的優點是適用于牛群中等規?;蜉^大的牛場;同時,由于榨乳臺呈平行四邊形,故榨乳員在一邊榨乳臺榨乳時能同時觀察其他三邊母牛的榨乳情況,比直線形榨乳臺更為經濟有效。


    圖11-11菱形榨乳臺(魚骨式,24床位)
    2. 轉動式榨乳臺
    (1)串聯式轉盤榨乳臺
    串聯式轉盤榨乳臺是專為一人操作而設計的小型轉盤。轉盤上有8個床位,牛的頭尾相繼串聯,牛通過分離欄板進入榨乳臺。根據運轉的需要,轉盤可通過腳踏開動或停止。每個工時可榨70~80頭牛(圖11-12)。

    圖11-12串聯式轉盤榨乳臺(8個床位)

    (2)魚骨式轉盤榨乳臺
    這一類型與串聯式轉盤榨乳臺基本相似,所不同的是牛呈斜形排列,似魚骨形,頭向外,榨乳員在轉盤中央操作,這樣可以充分利用榨乳臺的面積。一人操作的轉盤有13~15個床位,兩個操作者則為20~24頭牛,配有自動飼喂裝置和自動保定裝置,如圖11-13。

    轉盤榨乳臺的優點是,機械化程度高,勞動效率高,省勞力,操作方便,牛奶由管道密閉輸送,衛生條件好。但設備造價高,耗電量大,生產成本過高。目前,在全國難以推廣使用。
    圖11-13魚骨式轉盤榨乳臺
    二、犢牛、育成牛舍
    (一)
    犢牛舍

    幼齡期,犢牛以奶為唯一的食物,斷奶后犢牛依然保持著吮奶的行為,針對這個特點,為防止它吃進污物,6周齡以內幼犢,以單個牛欄飼養為好,各種牛欄中又以可移動個體牛欄為好。因為可移動牛欄便于清理欄下污物,床位可保持干燥,犢牛轉群后便于消毒和徹底清除墊草和糞便,實施常規的衛生防疫措施。在犢牛舍內,幼齡犢的牛欄因牛群大小而異,可以與較大年齡的牛犢同舍,但是以每欄1頭牛犢為最好,欄間要保持一定距離,遠近以犢牛間不能互相舔、吮為度,以防止吃入毛和臟東西,避免發生臍帶炎。

    在氣候溫和的地方或季節,幼犢舍外設欄更有好處,如牛欄地面鋪鵝卵石,有利于沖洗,當牛欄移開后沖洗和曝曬卵石是很衛生的措施。一些先進國家正在推廣三面封閉,一面朝陽,無底面,有頂罩的犢牛欄,對保持犢牛成活率很有好處。


    很小的牛場,犢牛不一定有單獨圈舍,它可設在成牛舍的一側,但6周齡以內的犢牛哺乳后依然以單欄圈養為好。

    5~8月齡的犢牛,可按個體大小分群管理。這時可用通欄牛槽,小群分圈,一般每欄養6頭,每頭犢牛有30~45cm的食槽長度,如果在牛舍外設運動場,有防曬棚即可。這個年齡階段,干草和青貯是主要飼料,草架和飼槽是必需的設施。
    (二)育成牛舍

    育成牛一般有棚舍即可,由于牛的體重增加,牛飼槽的踏腳處要設硬地面,如果牛群較大,為防止擁擠和互相頂撞,設頸枷可以在飼喂時避免發生事故。有放牧條件的地方,飲水處可設在牛舍以外,全舍飼的牛要在圈舍內設飲水池,或在運動場上有飲水槽。

    在寒冷地區要有“暖”圈,圈舍內溫度最好保持7~10℃,夏天能比室外低5~7℃。墻的厚度最好是30~40cm,較暖和的地區墻可以薄些(25cm)。在嚴寒的北方,人字形屋頂加上頂棚的結構比較有利于防寒。同時,屋頂安裝通氣口十分必要,以免在嚴寒天氣,全日舍飼情況下,造成牛舍內空氣潮濕、污濁而引發肺炎、疥癬等各類疾病。

    三、肉牛舍

    建造肉牛舍應因陋就簡,就地取材,經濟實用,經久耐用,降低成本。北方地區要求能保溫防寒,南方地區要求通風防暑。

    (一)拴系式牛舍

    1. 拴系式牛舍的種類
    拴系式牛舍,每頭牛都有固定的槽位和牛床,上槽期間,用僵繩把牛拴系于食槽或欄桿上,不能隨便走動,相互干擾,便于飼喂和進行個體觀察,適合當前農村的飼養習慣、飼養水平和牛群素質,應用十分普遍。缺點是飼養管理比較麻煩,上下槽,牛只系放工作量大,有時也不太安全。當前肉牛生產中也出現了肉牛進舍以后不再出舍,飼喂、休息都在牛床上,一直肥育到出欄體重的飼喂方式,減少了許多操作上的麻煩,管理也比較安全,如能很好解決舍內的通風、光照等問題,是值得推廣的一種飼養方式。

    拴系肥育牛舍從環境控制的角度,可分為封閉式牛舍、半開放式牛舍、開放式牛舍和棚舍幾種。封閉式牛舍四面有墻,門窗可以啟閉,開放式牛舍三面有墻,另一面無墻;半開放式牛舍則三面有墻,另一面為半截墻;棚舍,為四面均無墻,僅有一些柱子支撐梁架。封閉式牛舍有利于冬季保溫,適宜北方寒冷地區采用,其他三種牛舍有利于夏季防暑,造價較低,適合溫暖地區和南方采用。
    塑料暖棚牛舍屬于半開放牛舍的一種,是近年來北方寒冷地區推行的一種較保溫的半開放式牛舍。就是冬季將半開放式(或)開放式肉牛舍,用塑料薄膜封閉敞開部分,利用太陽光熱能和牛體散發的熱量,使舍溫升高,同時塑料薄膜也避免了熱量散失。
      修筑塑料薄膜暖棚牛舍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問題:一是選擇合適的朝向,塑料薄膜暖棚牛舍需坐北朝南;二是選擇合適類型的塑料薄膜,應選擇對太陽光透過率較高,而對地面長波輻射透過率較低的聚乙烯等塑膜,其厚度以80~100μm為宜;三是要合理設置通風換氣口,棚舍的進氣口設在棚舍頂部的背風面,安裝防風帽、排氣口的面積以20cm×20cm為宜,進氣口的面積是排氣口面積的一半,每隔3m遠設置一個排氣口。
       
    具體做法為:安裝支架,在牛舍前側敞開的上半部分外面,用木桿、竹竿、水泥桿做成支架,保持40~65度的傾角,以利增加采光面積并防止雨天積水;扣塑料薄膜,四邊封嚴;夜間或陰雨雪天,薄膜外全面覆蓋草簾,以減少熱量散失,保持舍內溫度。河北承德一帶肉牛場的試驗表明,塑料薄膜暖棚舍經濟實用,效果良好。
    按照牛舍跨度的大小和牛床排列的形式可以分為單列式和雙列式。雙列式牛舍又分為對頭式和對尾式兩種。
    (1)單列式
    只有一排牛床,這類牛舍跨度小,一般5.5~6m,易于建造,通風良好,適宜于建成半開放式或開放式牛舍。但不足的是:散熱面積大,如果飼養頭數多,則牛舍需要很長又顯得布局分散,對于運送草料、糞便都不方便。


    (2)雙列式
    有兩排牛床,一般以100頭左右建一幢牛舍,分左右兩個單元,跨度一般8~10m,能滿足自然通風的要求。頭對頭式,中間為給料道,兩邊依次為食槽、牛床和清糞道。尾對尾式,中間為清糞道,兩邊依次為牛床、食槽和飼料通道。肉牛生產的主要工序為飼喂,對頭式較為方便,所以肉牛場采用對頭式牛舍普遍一些。而且這種牛舍,飼喂通道沿兩邊食槽安裝木制或水泥制欄桿,兩牛完全隔開,牛長期晝夜在牛床活動休息也較安全。

    2. 拴系式牛舍的基本建筑要求
    牛的耐熱性差,耐寒性相對比較強。日本學者推薦肉牛防寒溫度界線為4℃,防熱溫度界線為25℃。為了達到舍內冬暖夏涼,保證肉牛正常增重,牛舍建筑上要求墻壁、屋頂等外圍結構的導熱性差,選擇建筑材料要適宜。

    (1)地基和基礎
    需用石塊或磚塊砌好墻基,地基深80~130cm,并高于地面。


    (2)墻壁
    磚墻厚24~38cm,即24墻或37墻。如果墻壁為 24墻,應在屋梁下砌成37×37cm2的磚垛,從地面算起,應抹 100cm高的水泥墻裙。


    (3)屋架及屋檐
    屋檐距地面280~330mm,屋檐和頂棚太高,不利于保溫;過低則影響屋內采光和通風,坡屋頂的屋架高度取決于肉牛舍的跨度和屋面材料,機械平瓦屋面的高度一般為跨度的1/4,小青瓦屋面一般為1/3.5,波形瓦屋面一般為1/6。


    (4)通氣孔
    設在屋頂,單列式牛舍為70×70 cm2,雙列式牛舍為90×90cm2,北方牛舍通氣孔總面積為牛舍面積的 0.15%左右。通氣孔上設有活門,可以自由啟閉,通氣孔應高于屋脊0.5m或設在屋頂部。目前生產中,有不少牛舍的建筑上對通風問題重視不夠,舍內有害氣體超標,影響肉牛增重和健康。有的國家規定畜舍中氨的最高限度為26ppm(百萬分之一,下同),硫化氫最高限度為l0ppm,二氧化碳最高限度為1500ppm。人對l0ppm的氨覺察不到。50ppm則可引起流淚和鼻塞,l00ppm會使眼淚、鼻涕、口涎顯著增多。人的勞動衛生方面規定,空氣中氨最高容許含量為30ppm或40ppm,硫化氫為6.6ppm,所以有經驗的管理人員可以通過感覺,發現畜舍通風換氣方面的問題,及時加以解決。肉牛舍常用通風率為每頭體重454Kg閹牛,冬季2.1~2.3m3/min,夏季14.2m3/min。


    (5)門窗
    牛舍的門應堅固耐用,不設門檻,向外開,寬×高(2~2.2m)×(2~2.2m))。一般南窗較多、較大(100cm×120cm),北窗較少、較小(80cm×100c)。牛舍內的自然光照,受牛舍的方位、窗戶的形式、大小、位置及舍內物體反射率的影響。肉牛舍采光系數為1:16。窗臺距地面高度為40~120cm,一般后窗適當高一些。


    (二)圍欄育肥牛舍


    圍欄肥育是肉牛在舍內不拴系,高密度散放飼養,牛自由采食、自由飲水的一種育肥方式。圍欄肥育牛舍多為開放式牛舍或棚舍,并與圍欄相結合使用。


    1.
    開放式圍欄肥育牛舍
    牛舍三面有墻,向陽面敞開與圍欄相接。水槽、食槽設在舍內,刮風、下雨天氣,使牛得到保護,也避免飼草飼料的淋雨變質。舍內及圍欄內均鋪水泥地面。牛舍面積以每頭牛2m2為宜。雙坡開放式牛舍跨度為8~10m。國外開放式圍欄肥育牛舍跨度較小,牛的休息場所與活動場所合為一體,牛可以自由進出,每頭牛占有面積,包括舍內和舍外場地,為4.1~4.7m2。


    屋頂防水層可以用石棉瓦、油氈、瓦等,結構保溫層可以選用木板、高粱稈等。一側的圍欄要留有活動門,寬度可以通過小型拖拉機,以保證運進墊草和清糞。后墻的一側留有小門,主要為了人和牛的進出,保證日常管理工作的進行,門的寬度以能通過單個牛為宜,這種牛舍具有結構緊湊、造價低廉的特點,但冬季防寒性能差。


    使用開放式圍欄肥育牛舍,牛不拴系,可以自由出入、自由采食和飲水,適宜規模飼養,可以節約人工。一般每欄飼養15~20頭。

    2. 棚舍式圍欄肥育牛舍
    此類牛舍多為東西走向雙坡式(“人”字型)牛舍,棚舍四周無圍墻,僅有水泥柱子做支撐結構,屋頂結構與常規牛舍近似,只是用料更簡單、輕便,采用雙列對頭式槽位,中間為給料通道。


    北京市房山區竇店鎮望楚村的圍欄肥育柵舍,長60m;跨度10米,舍兩側分別設5m寬的運動場,設12個圍欄,每欄面積60m2,可養育肥牛15頭。中間設給料通道寬2m,可行人、走車、拌飼料。近年來根據各地試用情況,棚舍跨度還可縮減到8m,圍欄面積不變,可保證生產,進一步降低造價。

    有些地區采用上述結構的棚舍,但棚舍跨度更小。只有5~6m,不足以遮蓋兩側牛體的一半,但在雨雪條件下,起到保護飼槽,牛頭部的作用,飼養人員也便于操作。在溫暖地區仍不失為一種簡單實用的圍欄肥育棚舍。
    (三)裝配式牛舍

    這種牛舍以鋼材為原料,工廠制作,現場裝配,屬敞開式牛舍。屋頂為鍍鋅板或太陽板,屋梁為角鐵焊接;U字形食槽和水槽為不銹鋼制作,可隨牛的體高隨意調節;隔欄和圍欄為鋼管。裝配式牛舍內設置與普通牛舍基本相同,其適用性、科學性主要體現在屋架、屋頂和墻體及可調節飼喂設備上。
       
    屋架梁是由角鋼預制,待柱墩建好后裝上即可。架梁上邊是由角鋼與圓鋼焊制的檁條。
    屋頂自下而上是由3mm厚的鍍鋅鐵皮,4cm厚的聚苯乙烯泡沫板和5mm厚的鍍鋅鐵皮瓦構成,屋頂材料由螺絲貫串固定在檁條上,屋脊上設有可調節的風帽。
       
    墻體四周60cm以下為磚混結構(圍欄散養牛舍可不建墻體)。每根梁柱下面有一鋼筋水泥柱墩,其他部分為水泥沙漿面。墻體60cm以上部分分為三種結構:兩屋山及飼養員住室、草料間兩邊墻體為“泰克墻”,它的基本骨架是由角鋼焊制,角鋼中間用4cm厚泡沫板填充,骨架外面扣有金屬彩板,骨架里面固定一層鋼網,網上水泥沙漿抹面;飼養員住室,草料間與牛舍隔墻為普通磚墻外粉水泥沙漿;牛舍前后兩面60cm以上墻體部分安裝活動卷簾。卷簾分內外兩層,外層為雙簾子布中間夾腈綸棉制作的棉簾,里邊一層為單層簾子布制作的單簾,兩層卷簾中間安裝有鋼網,雙層卷簾外有防風繩固定。
      裝配式牛舍系先進技術設計,采用國產優質材料制作。其適用性,耐用性及美觀度均居國內一流,且制作簡單、省時、造價低,其主要優點為:
      適用性強:保溫,隔熱,通風效果好。牛舍前后兩面墻體由活動卷簾代替,夏季可將卷簾拉起,使封閉式牛舍變成棚式牛舍,自然通風效果好。屋頂部安裝有可調節風帽。冬季卷簾放下時,通風調節帽內蝶形葉片使舍內氨氣排出,達到通風換氣效果。
      耐用:牛舍屋架,屋項及墻體根據力學原理精心設計,選用優質防銹材料制作,既輕便又耐用,一般使用壽命在20年以上(卷簾除外)。
     
    美觀:牛舍外墻采用金屬彩板(紅色,藍色)扣制,外觀整潔大方,十分漂亮。

      造價低:按建筑面積計算,每m2造價僅為磚混結構,木屋結構牛舍的80%左右。
      建造快:其結構簡單,工廠化預制,現場安裝,因此省時,一棟標準牛舍一般在15~20天即可建成。
    本章內容提要
    本章主要介紹了牛場的場址選擇,場地的規劃布局和牛舍建筑。從地形、地勢、水源、土質和牛場周圍環境等幾個方面介紹了牛場場址選擇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從牛場的分區,場內的布局兩個方面介紹了牛場場地的規劃和布局;同時介紹了奶牛舍、犢牛舍、育成牛舍和肉牛舍的建筑種類和特色。
    復習思考題
    1. 簡述牛場場址選擇的注意事項。
    2. 簡述牛場的正確規劃和布局。
    3. 簡述牛舍的不同類型、建筑特點和適應的環境。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20 收起 理由
    勁松 + 20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09-5-12 20:22:36 | 只看該作者
    你是大學老師嗎,我是小學老師。吹牛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5 收起 理由
    system + 5 第一個回復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樓主| 發表于 2009-5-12 21:06:38 | 只看該作者
    我不是老師  只是我的課本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毯
    發表于 2009-5-13 11:33:01 | 只看該作者
    千篇一律的文章,一般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表于 2010-10-22 10:47:54 | 只看該作者
    把課本搬上來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0 13:11,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华市| 汽车| 茌平县| 中牟县| 上思县| 肥乡县| 洮南市| 青浦区| 老河口市| 屏东县| 沽源县| 永和县| 建德市| 泸西县| 日喀则市| 青河县| 吴堡县| 上林县| 长宁区| 右玉县| 拉萨市| 沙雅县| 平阴县| 那曲县| 鹤峰县| 天等县| 东明县| 越西县| 吉木萨尔县| 无为县| 古丈县| 海原县| 永仁县| 古浪县| 林芝县| 洞头县| 临江市| 嵩明县| 平武县| 遂昌县| 祥云县|